周報獨家精選|共同富裕對香港的啟示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歷史決議,總結了中共百年奮鬥的歷史經驗,當中重點提到「人民至上」,表明將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中國進入發展新階段,「共富」正在成為核心課題,今年8月舉行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更將共同富裕列為中共第二個百年的工作重心。

而在香港,礙於歷史印象和片面認知,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質疑「共富」是要回到「共產」的道路上,抑或認為相關理念與奉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無關。然而,當香港長年面對貧富懸殊、分配不均等深層次矛盾,M型社會的趨勢更一天比一天嚴重,中央提出「共富」,對香港是否也有所啟示?「共富」會否也可以成為香港社會問題的解方?

詳細分析請閱讀第292期《香港01》電子周報的系列報道:

中央推動「共同富裕」 香港社會問題也需要解方

反壟斷、嚴監管與「共同富裕」有何關聯?

四個港人一個窮 資本主義也應追求「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對香港的啟示——擴大蛋糕,分好蛋糕

「共富」會否也可以成為香港社會問題的解方?(鄧倩螢攝)

對話王緝憲|北部都會區:熱點下的冷思考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無疑是今年特區政府《施政報告》的最大亮點,也一度引起城中熱話。作為曾經的市區邊緣地帶,新界北的發展潛力一直受到忽視,而部份已開發新市鎮,例如屯門、元朗、天水圍等,也因規劃失當和產業空心化等,被迫忍受「職住分離」和社區設施不足等問題。未來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和建設如何避免上述不足?交通基建在當中扮演什麼角色?如何扶持產業在區內落地?香港如何在與深圳合作的同時保持自身特色?《香港01》獨家對話大灣區香港中心研究總監王緝憲,一一解答上述問題。

按此閱讀全文。

新界北的發展嚴重滯後,大片土地和大批居民被長期忽視。(梁鵬威攝)

學者談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

上周二(11月16日),被稱作中共歷史上第三份歷史決議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正式公布。雖然官方主動表明了此決議與前兩份決議的不同,以及為何將側重點落在2012年之後,但還是在防火牆外引發一輪批評聲浪。批評者一如既往地認定,此份決議最主要的意旨不過是「兩個確立」,也即:確立習近平核心地位和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指導地位。究竟該如何理解中共百年以來的「第三份歷史決議」?「兩個確立」之外,此份決議藴含着怎樣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香港01》圍繞這些問題採訪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和台灣中山大學、佛光大學名譽教授姜新立。

按此閱讀全文。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在11月11日閉幕,全會通過了《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美聯社)

時政專論|習拜會暖風續吹 調和中美不能只靠對話

北京時間11月16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了後者上台以來的首場峰會。這場超過三小時的視像對話繼續了9月兩人通話以來的「吹暖風」趨向。習近平以「老朋友」稱呼拜登,而拜登亦親口表明「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從會議後的雙方通稿來看,這次峰會以習拜二人之間的溝通和加深理解為要,是個人關係的維繫多於實際事務的合作。對外界而言,此峰會的結果也只能是一種緩和中美關係的務虛表態,對中美之間的實質問題沒有明顯影響。

按此閱讀全文。

北京時間11月16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了視像峰會。(美聯社)

焦點人物|打死不離親父女 「叛逆」薩拉為杜特爾特家族鋪路?

菲律賓明年5月舉行總統大選,達沃巿巿長薩拉杜特爾特(Sara Duterte)宣布夥拍小馬可斯(Bongbong Marcos)出選,分別角逐副總統及總統職位。本來外界預期,民調領先的薩拉會角逐總統之位,讓將由總統寶座退下來的父親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選副總統,為何她久經波折後卻「違抗」父親的意願,甘心走去當別人的副手?

按此閱讀全文。

薩拉若能在副總統之位積累更多政治本錢,再在2028年競選總統,或能更有效地延續及拓展杜特爾特政治家族的影響力。(路透社)

科技動向|元宇宙概念氾濫 擴增實境才是終極理想?

元宇宙(metaverse)無疑是近來最火熱的未來科技及投資概念。除了社交媒體Facebook上月底宣布改名Meta進軍元宇宙以外,近來多個不同領域的科技業者也紛紛以元宇宙願景招徠。然而,目前元宇宙概念仍流於空泛,一方面,開始出現業務與元宇宙無甚關係的業者在混水摸魚;另一方面,在眾多可能性之中,為什麼有業者堅信擴增實境(AR)才是元宇宙的終極理想?

按此閱讀全文。

元宇宙概念仍在摸索之中。圖為里斯本網絡峰會上,參訪者在試用VR設備。(路透社)

思潮|我們在回憶怎樣的梅艷芳?

電影《梅艷芳》上映,勾起無數記憶。電影和現實裏都曾有過這樣的一幕:梅艷芳站在舞台上,語重深長地向觀眾問道,如果有一日大家望向黑夜星空的時候,仍然會記起她這個曾經帶給大家一點點歡樂的歌手嗎?《梅艷芳》首日的票房或許就是給予這位巨星最好的安慰,所有曾被她的歌聲、演技感動過的香港人都沒有忘記她。然而,我們想起梅艷芳,與這齣講述梅艷芳生平的電影其實無太大關係,反而與這齣電影留白或迴避的地方有關......

按此閱讀全文。

我們在紀念和歌頌這種「香港女兒」形象的同時,我們在追求着怎樣的「香港精神」?(資料圖片)

敬請留意2021年11月22日出版的第292期《香港01》電子周報。你亦可按此試閱電子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