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接種疫苗意願調查 團體不建議將恢復全日制與疫苗接種率掛勾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新冠病毒自2019年尾開始在香港爆發,學生經歷停課、復課、停課、復課的循環。小學生全日課程已暫停差不多近兩年,對學生的學習和家庭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少影響。食物及衞生局長11月20日已批准科興新冠疫苗的適用年齡擴至涵蓋3至17歲人士,以預防萬一感染後出現重症的情況。參考中學恢復全日制課程指引,政府有機會再次將疫苗接種率與恢復全日制課程掛勾,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上月起進行有關「接種疫苗應否作為恢復全日課的條件?」問卷調查,以了解小學生家長和兒童對於接種疫苗及恢復全日制課程的意願。

文章作者: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

問卷對象以小學生及其家長為目標

是次問卷以網上形式發放,家長十分關注兒童接種疫苗安排,踴躍回應問卷,截止2021年11月23日,一共收到2,503份有效問卷,當中涉及2,354份家長問卷,佔94%,及149份兒童問卷,佔6%。66.9%受訪者(1,675人)為初小(小一至小三)學生或家長,33.1%受訪者(828人)為高小(小四至小六)學生或家長。

家長對於小學未能恢復全日實體課的影響持不同意見,認為有負面影響的家長比沒有影響或有正面影響的家長多約一成。其中出現的負面影響包括「半日制課程趕急,兒童心理和學習壓力增加」(45.4%)、「家人長時間留在家中,多了爭吵」(31.8%)、「跟不上課堂進度,兒童成績下滑」(31.6%)、「家人需要照顧小朋友,所以不能外出工作,收入減少」(29.7%),其他負面影響包括「因校園生活減少,失去與同學相處機會,影響兒童的社交能力」、「兒童失去了校內活動及興趣班,改為以網上形式進行,不利兒童整全發展」、「兒童視力下降」、「需要額外為兒童安排功輔班或補習,費用增加」、「單親、雙職家長在接送、工作、照顧安排難以兼顧」、「小朋友很遲才吃午餐,對兒童身體腸胃不好」、「兒童未能掌握課堂內容,也難以問老師,對學習造成困擾」等。

同時,有約四成半家長反映半日制課堂對兒童和家庭沒有影響,甚至有正面影響。鑑於以往全日實體課堂繁重的功課壓力,導致小學生缺乏課餘時間作娛樂和作息,他們認為在半日制課程下,「兒童多了和家人的相處時間,親子關係更好」、「兒童多了時間玩耍、多了時間溫習,可以回家午膳更健康」、「兒童有時間學喜歡的興趣。學習和生活得到平衡」,以及「上半日課,更能靈活運用時間」等。

在小學生回覆方面,超過六成兒童認為半日制課程對他們或家人造成負面影響,超過一半受訪兒童認為「課程趕急,心理和學習壓力增加」、「跟不上課堂進度,導致成績下滑」,四成兒童表示「因長時間留在家中,與家人多了爭吵」。約三成半兒童反映半日制課程對其沒有影響,或有正面影響,包括有較多休息時間。

逾九成拒打疫苗家長擔心疫苗對子女身體產生副作用

政府計劃降低接種新冠疫苗的年齡至5-11歲,但大部份家長(82.5%)及兒童(65.8%)都表示不會接種疫苗。

其餘會讓子女接種疫苗的家長,接種原因主要包括「認同疫苗能減輕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和症狀」(88.1%)、以及「希望接種疫苗後,學校能恢復全日面授課程」(84.5%)。同樣地,兒童表示自己會接種疫苗的主要原因,也是「認同疫苗能減輕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和症狀」(76.5%),以及「希望接種疫苗後,學校能恢復全日面授課程」(68.6%)。

然而,不能忽略有三分一家長和兒童感受到家人和學校壓力,而選擇接種疫苗。

超過九成不會讓子女接種疫苗的家長表示擔心疫苗會對兒童身體產生副作用,並有四成家長表示認為沒有需要。超過七成半兒童表示擔心疫苗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及接近七成兒童表示害怕打針。

兩成半家長及超過四成兒童表示對接疫苗缺乏足夠的認知,包括不理解疫苗的接種過程、保護率、副作用、風險等相關數據。

對於認為自己對疫苗沒有足夠認知的家長,超過七成受訪家長認為學校應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有關接種疫苗的資訊(包括接種過程、保護率、副作用、風險等相關數據),超過五成半家長認同應該讓學生參與接種疫苗與否的討論和決策,及有接近一半家長表示可邀請專家,在學校舉辦與疫苗相關的講座。

在兒童受訪者方面,超過八成兒童表示學校應邀請專家,舉辦與疫苗相關的講座,接近八成兒童認為學校應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有關接種疫苗的資訊,及接近七成半兒童表示應讓學生參與接種疫苗與否的討論和決策。

只有一成家長及兩成兒童認為必須要以疫苗接種率作為恢復全日制課堂的條件,其餘受訪者都認為可以用其他措施取代疫苗接種率。

有兒童恢復面授課後,要重新追上課堂進度,部分基層兒童要趕功課,急得在洗衣機上做功課。(受訪者提供)

聯席:建議不要將恢復全日制與疫苗接種率掛勾

六成半家長認為可以「加強防疫措施,如增加防疫板、加強社交距離管理等」、超過一半家長認為可以「分年級全日上課,減低聚集帶來的風險,如由高小學生開始」,以及四成家長認為可以「先全校恢復全日課,如有感染個案,即立刻停課14天,改為上網堂。14日後,可以重新上實體課」。

七成兒童認為可以「加強防疫措施,如增加防疫板、加強社交距離管理等」,以及超過一半兒童認為可以「分年級全日上課,減低聚集帶來的風險,如由高小學生開始」,以及四成兒童認為可以「先全校恢復全日課,如有感染個案,即立刻停課14天,改為上網堂。14日後,可以重新上實體課」。

對於調查結果,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認為小學未能恢復全日制,對兒童學習及家庭關係造成影響。然而,即使日後恢復全日制,教育局應注意兒童學習及作息平衡,建議政府應為學業上遇到困難的基層兒童提供功課輔導服務或津貼,讓兒童跟上學習進度,重拾信心,以減輕兒童和家長面對的壓力。同時,建議政府提供恢復全日制指引,並注意兒童學習及作息的平衡。教育局應調整課程內容,讓老師及學生不用追趕課程,並將下午堂的安排以輔導功課及課外活動為主,讓兒童有更全面的身心發展。

大部份學生及家長都不願兒童接種疫苗,擔心疫苗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聯席建議政府不要將恢復全日制與疫苗接種率掛勾,讓家長及兒童自行決定是否接種疫苗,並考慮以加強防疫措施,如增加防疫板、加強社交距離管理,以及分年級全日上課安排等,來作為恢復全日制的指引。

超過四成兒童及兩成半家長表示對接疫苗缺乏足夠的認知。若要提升家長及兒童對疫苗的認知度,聯席建議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有關接種疫苗的資訊,包括接種過程、保護率、副作用、風險相關數據,以及邀請專家,在學校舉辦與疫苗相關的講座。政府在向學生推廣注射疫苗的同時,應提供全面資訊,如為接種疫苗的中學生進行追蹤研究,以了解中學生在注射疫苗後出現輔作用的比例,以及疫苗對兒童影響的臨床研究數據是否足夠等,以讓家長及兒童在充分了解潛在副作用的情況下做出知情決定。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接種疫苗與否的討論和決策,尊重兒童的主體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