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推「七份一書店」店長孵化器 實習生記下打工「煙腸」日常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十年前,整個深水埗區可能只有零星數間二手書店,直至近年一拳書館落戶大南街,大家才猛然醒覺,原來深水埗都可以有「書卷味」。開書店除了講理想,也需要「落地」的實戰經驗,曾開設「阿麥書房」的James於是決定,以為期半年的「書店孵化器」計劃,利用自身經驗支援和培養7位新人,讓他們分別在東南樓和大南街,自行經營各自負責的七份之一間書店,目標有兩個方向,「經歷咗孵化階段,(店長們)一係就圓咗開書店嘅夢,唔會再開;一係就將拎到嘅經驗應用喺自己開嘅書店度。」
「七份一書店」又提供了夏季實習機會,當中兩位愛書的年輕「煙腸」在工作期間不忘將實習期間的難忘點滴記下,最後更將之製成刊物留念。

於2004年創立的樓上書店「阿麥書房」,過往深受文青歡迎,但最後因經濟和營運壓力在2009年結業。開書店是熱情和現實之間的角力賽,創辦「阿麥書房」的James最清楚不過,「諗返自己生意失敗、蝕好多錢,但見到有好多人想開書店,於是就開始諗,點樣可以畀佢哋試下呢件事呢。」他指,希望能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後來者,盡量減低失敗的機會。很多人覺得在香港開書店沒出路,James則說:「冇辦法,就算知道係死路一條,大家都係會去做,咁不如畀佢哋認清現實……之後可以係放棄,亦可以係更有信心做好件事。」

「七份一書店」提供了夏季實習機會,當中有兩位愛書的年輕「煙腸」加入書店。(受訪者提供圖片)

James去年7月首創「書店孵化器」計劃,公開招募有興趣想開書店的人士,以半年時間一起擔當「七份一書店」的店長。他指,希望計劃能提供培育的框架,讓店長們事先嚐到開書店的滋味,學習不同的經營事務,「好多人想開書店係有passion(熱情),但要將諗法變成生意有好多嘢要考慮,因為你要交租,一啲好偏嘅書你好想推廣,但佢嘅銷售量你支唔支持到呢?」James表示,多年來坊間都沒有類似的計劃,不少人未了解清楚便衝去開店,結果「勁交學費」;他希望協助他們,建立好基礎再考慮開書店。

「教科書教唔到,經驗要自己學」

「點樣平衡好賣嘅書同自己想賣嘅書、邊間供應商係咪可以退貨、會唔會買到『蟹貨』啦……呢啲教科書教唔到,經驗要自己學。」其中兩名店主,完成計劃後真的開了書店,以James觀察,計劃也算是成功,「例如書店名,一間原名 『夜露死苦』(日本暴走族用語,解作多多指教),6個月後佢自己改返個容易記得同搜尋嘅名,叫『獵人書店』。」James認為,就算不用明言,店主們自會學到應如何經營書店。

修讀文化管理的Candy指,在書店工作讓她接觸深水埗的不同族群,也了解到書店如何能連結社區。(受訪者提供圖片)

貼地接觸族群 了解書店如何連結社區

除了店主,七份一書店還有愛書的實習生。修讀文化管理的Candy,去年10月時見到「心浪潮 @ 深水埗」的實習計劃,自己愛看書也愛到書店,於是在眾多選項中剔選了七份一書店。她表示,以往的實習機會多是在表演藝術相關的機構中做行政工作,在書店工作讓她接觸深水埗的不同族群,也了解到書店如何能連結社區。Candy又指,每次在書店當值都會遇上不同店長,每次上班都能與背景各有特色的人聊天,了解他們為何如此選書,以及交流閱讀心得。

Candy在實習過後,現時仍有在書店做兼職工作,並在實習過後,與其他參加者一同製作名為《七份一書店的煙腸日常》的刊物,記錄他們在實習期間的點滴和不為人知的趣事。Candy坦言,是次實習令她認識到社會創新有不同可能,亦因此會以新角度來考慮未來的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