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健康|提防長者吞嚥困難8大警號 多做中等強度運動防肌少症

撰文:Heho健康
出版:更新: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的資料統計,台灣社區65歲以上長者有21.8%於每週至少3次有進食嗆到的現象,有12.8%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代表每10個高齡者可能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顯示有不少長者深受吞嚥問題的困擾。

人體過了50歲後,體力、肌力、骨質逐漸流失,使得吞嚥的生理和神經功能產生變化,包含牙齒功能不好、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內感覺變差、舌頭力量減少等;這種吞嚥功能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退化的現象,而非由疾病造成的吞嚥障礙,多被稱作「老嚥症」。

長者吞嚥困難8警號(按圖了解👇👇👇)

+7

吞嚥異常不可小覷,恐釀成嚴重傷害

台灣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郭家芬主任指出,每個人都曾有被食物或水嗆到的經驗,有時候吃太快、吃太大口、邊吃邊說話、吃飯不專心等,都可能會造成水或食物錯跑到氣管。

一旦有異物進入氣管,就會藉由咳嗽反應將異物排出,但是部分年長者由於吞嚥功能退化,以及咳嗽反射能力下降,較容易發生唾液、食物、液體、藥物等進入聲帶下方的氣管,卻無法藉由咳嗽排除的情形,稱為「無聲誤吸」。

郭家芬表示,對銀髮族而言,吞嚥問題可能造成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吸入性肺炎、脫水等情形,若銀髮族因吞嚥問題而排斥進食或產生社交孤立,更可能會加速失能、臥床、延長住院天數,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相關文章:吞嚥力下降|提防長者邊吃邊咳、進餐時間變長 5個訓練有助進食👇👇👇

+16

無聲誤吸造成肺炎,日常生活8個警號來判斷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李龍騰理事長表示,根據韓國 2021年發表於《Lung》期刊的研究,觀察784名平均76歲的吸入性肺炎患者,超過一半有吞嚥困難,包含3成的無聲誤吸現象。無聲誤吸是年長者感染肺炎的重要危險因子,嚴重時可能導致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死亡。因此他提醒需注意以下8種警號,檢查家中長輩是否有吞嚥困難的情形:

1. 平時會流口水,或睡覺時引起咳嗽
2. 喝湯、喝水,很容易嗆到
3. 只吃特定食物,或減少進食
4. 吃飯時要吃很久、每口食物須吞兩三次、會疲累,或東西吃不完的次數增加
5. 用餐後口腔殘存食物,或食物堆在嘴巴或掉出嘴巴
6. 進食後,聲音改變或咳嗽增加
7.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8. 不明原因發燒、肺炎

他建議,上述警號若是生理老化造成,可透過吞嚥健康操訓練嘴唇、下巴、舌頭、喉嚨,或是透過專心吃、慢慢吃、坐正吃、飲食調整來預防改善狀況。

相關文章:吞嚥困難|好咬食物不代表就是好吞!營養師:3類食物不利吞嚥👇👇👇

+2

吞嚥功能怎麼改善? 飲食與運動是關鍵

肌肉量下降是影響吞嚥功能的主因,而吞嚥困難造成的營養不良,也可能導致肌少症,因此「老嚥症」與肌少症息息相關;研究顯示,肌少症目前並無藥物可醫治,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飲食和運動的調整。

台灣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大部分銀髮族雖有規律運動習慣,但多選擇有氧而忽略肌力運動,誤以為較高強度運動好像會對心臟、對關節不好,事實上兩者都要做,才能預防延緩肌少症,應維持每週至少2天,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頻率。

相關文章:防老|肌肉隨年齡減少而失能?三招遠離肌少症降低死亡風險!👇👇👇

+8

許惠玉也提供了預防「老嚥」的方法:攝取足夠蛋白質及熱量,避免肌少症;飲食調整、注意食物原本的色香味形;專心吃、慢慢吃、坐正吃;吞嚥動作訓練,同時也需注意口腔衛生。

延伸閱讀:

易嗆到、吞不乾淨恐為吞嚥障礙!未改善恐影響日後吞嚥,復健科醫師教如何改善

【本文獲「Heho健康」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