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年內人均曾蝕逾6萬 業界籲看長線回報 反對供款作首期

撰文:許世豪
出版:更新:

今年市況波動,恒指全年高低位超過一萬點,10月底低見14597點,創2009年以來新低,連帶一眾「打工仔」的強積金投資回報亦大減,人均虧損一度高達逾6萬元!幸好年尾市況好轉,人均蝕幅才收窄。

退休積金計劃協會主席潘紀虹接受《香港01》專訪時直言,投資者不應只看短線回報,股市本身有自己周期,「好似馬拉松,冇可能一直跑,人都有休息時間,股市都係。」認為只要做好資產配置,長遠而言強積金可成為市民退休保障的重要支柱之一。

今年市況波動,不少「打工仔」都關心其強積金戶口投資回報出現虧損的問題。(資料圖片)

人是受感情支配的動物,潘紀虹笑言投資者好難在股市做到「高賣低買」,「大家衝你又去衝,變咗長線回報冇咁理想。」 她以今年為例,雖然據平台公布的數據顯示,強積金今年的人均虧損一度高達逾6萬元,但之後市況好轉,「你年底睇返,已經唔係呢個數。」

據積金評級表示,強積金11月份的回報表現強勁反彈,總投資收益估算約為929億元,相等於強積金成員每人賬面平均收益約20,300元,令強積金今年以來累計賬面虧損減至約1,907億元。而計入強積金供款後,11月底成員平均賬戶結餘約為227,700元,按月增加約21,200元,令今年累計虧損收窄至約3萬元。

潘紀虹提醒,「打工仔」應該做好資產配置,目前各大強積金保薦人提供逾400多隻基金供選擇,加上政府亦一直開放更多的投資選項,如早前容許投資內地A股及地方債券等,投資者可分散投資,加上長時間的滾存,令強積金回報更為理想。

潘紀虹提醒「打工仔」應該做好長遠的資產配置。(歐嘉樂攝)

積金局:切忌試圖捕捉市況

事實上,積金局亦多次提醒,強積金是跨越超過四十年的長線儲蓄投資,期間會經歷不同的經濟周期,計劃成員切忌試圖捕捉市況。如果在市況急劇下跌時把強積金基金轉換,很容易造成「高買低賣」的情況,把短期的波動變為實際虧損。

局方又指,過去近22年,強積金制度經歷了不同的經濟周期及金融市場波動,大部分時間(14年)均錄得正回報,出現負回報後亦往往能夠回升,顯示強積金制度長遠經得起考驗。

積金局亦多次提醒,強積金是跨越超過四十年的長線儲蓄投資,期間會經歷不同的經濟周期,計劃成員切忌試圖捕捉市況。(資料圖片)

強積金成儲蓄機制 培養市民為退休做準備

不過有聲音認為,強積金是政府「強迫」投資,在「被迫」的心態下,往往輸錢時會出現負面情緒,認為相關供款應交回市民手上,自行決定如何應用或投資。潘紀虹不認同,她指強積金每月供款,其實佔打工仔收入的一小部分,而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短期目標希望達成,如去旅行、買車,或購買奢侈品等,「唔同時間有唔同需求,但就好多時忽視,要為退休去儲錢。」

本身是金融機構財富及退休金業務總經理的她稱,雖然不少打工仔都希望可以自己決定如何投資,但實際上以其個人的觀察及數據,甚少打工仔是會頻繁轉倉。

對她而言,強積金是一個好好的機制令市民習慣去為自己退休做準備,亦因此反對強積金供場款可用於首置、或疫情下應急等用途,「廿幾年後人均戶口都係得廿幾萬,而且年青人岩岩出嚟工作都冇咁多,依家(樓價高企下)唔夠你上車。」

退休後 可考慮不一筆過提取資金

年青人希望用強積金置業,而退休人士則擔心踏入退休年齡之時,遇上今年的市況,令「退休金」縮水。潘紀虹提醒,香港人均壽命長,65歲退休後其實仍要為自己打算,「年紀大,又唔洗依賴政府,而且又唔係幾多可以依賴。」

潘紀虹建議,退休前將資金分配好後,部分可考慮留在強積金計劃內,不要一次過提取,「你拎出嚟,冇可能擺銀行,雖然依家定存回報高,但長線唔係咁。」她指強積金計劃內有各種基金選擇,亦受積金局監管,「轉倉」亦沒有額外的手續費等,比起其他基金或投資工具更具彈性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