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來稿】留住年輕員工,公司要破除四大不自由風氣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旅樂

有沒有發現除了Management Trainee、政府工、銀行工等傳統吃香職位之外,新興的彈性自主工作Freelancer、KOL、手作人、Blogger及SLASH等在市場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看看各大媒體,年青人關注的都是有關Working Holiday、出走、追夢、創業等「伸張自由」的資訊,這說明了什麼事實?年輕人崇尚自由已經到了一個「不自由,毋寧死」的地步,而他們深信自由可以帶來快樂。那麼作為傳統公司應該如何塑造一個自由氛圍的環境,令新一代不致於工作一兩年,到了開始能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年期就悻悻然離去?率先要摒棄的是四大不自由公約。

1. 人身不自由

這裏所說的不是肉身上的非法禁錮,而是思想上的束縛讓員工無法按個人意志行動。員工在公司工作良久後,很容易建立起一種意識形態,形成了無形的枷鎖。簽合約時,明明寫著工作時間為九點至六點,正常打工仔在五時三十分應該要為當日的工作埋尾;可是,辦公室往往籠罩著一種氣氛,六時準時能夠離開的反而是有問題的一群。情境大致有兩個:工作未算過量的,當看到其他同事六點後仍然埋頭工作,就會突顯自己的工作量好像比其他人少,唯有繼續「扮工」;而工作量過盛的,今天不完成工作,明天將會更慘,這類同事已經模糊了時間線。還有,公司為了宣揚企業文化,總會在非辦工時間舉辦建立團隊、義工、Annual Dinner 等活動,要是長期缺席,就會被邊緣化成為不熱愛公司的一群,影響工作前景。因此,很多同事為了避免麻煩,意識上已經簽訂了一份自願性OT合約。

2. 生活不自由

整個社會都在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最後卻演變成工作與生活長期失衡。24/7 概念已經失控於職場,再準確一點,應該是24/7/52工作概念。離開辦公室,Whatsapp 訊息不絕,無論你在放補假、年假甚至產假,都擋不住別人找你的決心。選擇年假方面,情況同樣嚴峻,公司「entitle」了你十二日的年假,又如何?你考慮過「唔係peak season、唔係重要deadline、無撞其他同事假、唔可以隔月放、只可以連紅日放一次、小薯仔要俾大人放」等等因素後,就可以安心申請了,到時剩下多少日子,大家心知肚明。最後HR年底逼清假,就只能散放假期。明明不想只把工作變成生活重心的人,卻受制於一系列隱藏的規條,已經分不清楚是「約束」還是「虐畜」了。

3. 言論不自由

員工可按照個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是基本人權,但每每行使這個權利時就發覺其中的脆弱。言論自由度按照職級、年資、地位、認可程度、受寵程度、犯錯次數、關係深度等浮動因素區分,每位員工在心裏都要揣摩上司給你的自由尺,知道自己的尺是相對闊的,說話就可以大膽一點;相反地,明白自己的尺非常狹窄,就只能說些不經個人意見包裝的事實。人微言輕本是職場中的金科玉律,要是錯誤估計自己的言論自由度,很容易受到冷言冷語的對待,打擊自信。事實上,每個人心中都存在著一些無意識偏見,上司們亦然,要是能夠意識並管理好自己的偏見,才能把言論自由度提升,吸納更多具有創意又實用的意見。不幸地,要是已經發展成一種「多講多錯,少講少錯,唔講唔錯」的風氣,只是為公司埋下一個又一個的計時炸彈,且看能夠風平浪靜多久。

4. 發揮不自由

缺乏發揮自由的空間絕對是很多員工的離職死因。初初入職,還在熟悉工作環境,員工都傾向願意學習舊有一套;久而久之,工作變得熟練,便會有自己的想法,為什麼不這樣做而要那樣做?這樣做不是更有效率嗎?你不是做的那位卻多多意見,你懂嗎?要是公司沒有合理的原因而拒絕或矮化同事的意見,或是回應這是一向以來的習慣,同事便會認為原來要為公司帶來絲毫的改變是這麼困難,感覺自己不受重視之餘,更重要的是發覺自己在這個職位中困在死胡同內,鬱鬱不得志。沒有出路下,何不在求職網中找尋新目標,給自己一個機會。管理學中的風箏管理法,正是要說明收放自如的重要性,上司們對待員工時,如果可以好像放風箏那樣,雖然手中握著風箏線,但懂得放線讓風箏隨風在空中自由飛翔,風箏自然會享受翱翔於自己的那一片天。

社會上渴求自由的空氣正在迅速蔓延,這股空氣正在顛覆傳統企業大時代;現在已經不是運用權力控制人心的年代,取而代之是順應人心以柔制剛的管理術。若是能夠在共同目標下放飛自由,同事就會有更多的工作熱誠,交出更多亮眼的成績表。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