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甩教仔學】幼稚園課程愈深愈有「競爭力」?惡性循環不易破

撰文:任建峰
出版:更新:

如果有學校在課程內教學生熱帶雨林的四個層次,大家估會是在什麼班級內教的?

高中生理學班?

初中科學班?

小學常識班?

以上這些班有沒有教我就不知。但我肯定的(因為有朋友的孩兒經歷過),就是這個課題近年曾在一家出名幼稚園一年級開學後第三個星期時在課堂內教的。對,香港有幼稚園嘗試教三歲小孩熱帶雨林的四個層次。

老實說,我真的不知熱帶雨林四個層次是什麼。我最初聽到有幼稚園一年級頭一個月這樣教時、頂多能用英文(技術字眼,我的中文真的不行了)說出其中兩個層次。我之後周圍走去問各行各業對才俊同一個問題,幾乎沒有人懂得答,就算有懂得答的有科學背景人士都驚訝這東西會在幼稚園一年級頭一個月去學。大家的結論都是,世界變了,現在要認識何謂熱帶雨林的四個層次才有資格讀幼稚園一年級。

但說笑還說笑,為何我們的學校會教小朋友一些遠超他們年齡理解能力、就算他們能就有關知識背唸出來都不會對其有意識的東西?以熱帶雨林這個例子,在哪個星球會有三歲小孩(特別是你是活在雨林生態的小孩)會真正理解何謂熱帶雨林、遑論其四個層次?這個例子絕不是單一、個別情況,類似的例子我聽過不少,包括有某傳統名校在小學五年級就已經要學生學懂繪畫與計算電路、及學懂不少複雜的相關方程式。

為何我們的學校會教小朋友一些遠超他們年齡理解能力、就算他們能就有關知識背唸出來都不會對其有意識的東西?(視覺中國)

其實,這一切都是一個經過多年醞釀的惡性循環:

  1. 父母為了提升小孩的「競爭力」,就不斷施壓要求學校教更深的課程。

  2. 名校收生時見到某些學生好像程度較高就會自然偏向收這些學生。名校收了這些學生就會假設他們是「天才」,然後把自己的課程都加深。

  3. 有學校為了「爭」學生(其實是「爭」家長),就會模仿名校而把自己的課程加深。各學校為了讓學生能從練習而跟上課程,就把功課愈加愈多。政府見到各學校整體程度提升了亦會把課程基本標準定得更深。

  4. 同時,老師們習慣了一般學生能捱得着較深的課程,就會偏向逐漸麻木,很容易會墮入一種令他們覺得如果有學生跟不上,問題就不在於課程、而是在於學生的思維。

  5. 這一切就把我們帶回起點:父母一面叫苦連天、孩子一路受苦,但父母為了提升孩子的「競爭力」就「唯有」要求學校教再深一點的課程。

上述的情況是否健康,大家心中有數。要打破這個局面、這個惡性循環絕對不會容易,亦必定需時。但要根治問題就會在源頭開始:香港父母需要問自己,他們覺得現在這個情況是否可以接受?如果是不可以接受,他們會繼續忍下去,還是會願意團結起來,就上述的循環說不?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或團體,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