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請讓普羅大眾與你同行 ——致林鄭月娥公開信

撰文:黃雲娜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台鑒:

透過傳媒對外放風逾半個月,閣下首份施政報告終於出爐,看着那延續你競選風格的藍色和「同行」口號,想起你當選特首時對解決民生的躊躇滿志。

此前,厭倦政治鬥爭、不忍社會再撕裂的香港人,確實期望你的施政新風,勞福線記者讚你有關心弱勢的情懷,房屋線前輩信你有為基層安居的決心,政治線行家說你有顯示自己並非「梁振英2.0」的善意;然而,這份史上最長的施政報告,洋洋4.9萬字,有251項新措施,涉款最少達881億元,雖可見你正努力兌現競選承諾,但也令不少人失落,不但沒有了標準工時、全民退保、重啟政改,連你最看重的置業主導房屋政策,亦被指脫離社會現實,引起最大爭議。

謝謝你有心要讓香港變得更美好,但這「頭痛醫頭」的施政報告,似乎未能為大多數港人描繪出更長遠宏大而令人憧憬的藍圖;謝謝你邀請港人「一起同行」、「擁抱希望」、「分享快樂」,可惜的是,現階段能跟得上你步伐、可預見光明前景、會感到開心幸福的,顯然不是營營役役、為口奔馳、只有「生存」而沒有「生活」的普羅大眾;謝謝你每天工作17小時、連日馬不停蹄向公眾解釋施政理念,但始終未能釐清以下各種矛盾和迷思,還望你在收穫掌聲的同時,亦請放下身段聆聽意見,為港人締造更多與你同行的機會。

這份「頭痛醫頭」的施政報告似乎未能為大多數港人描繪出更長遠宏大而令人憧憬的藍圖。(路透社)

你說要照顧各階層住屋所需
卻未能急最有迫切需要的基層所急

民生問題看似千頭萬緒,而今天香港最根本最迫切的是房屋問題:私樓售價指數升至339點,住戶供款入息比率達67%,公屋輪候冊申請破27.78萬宗,另有20萬人蝸居極不適切的劏房;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施政報告前夕的期望調查,有94%受訪者認為,政府最需要處理房屋問題。

猶記得你多次強調自己出身基層,年幼時一家七口與另外數夥人蝸居灣仔板間房,平時要屈在床上做功課之餘,能獲熱水洗澡也覺得是恩賜,這些成長經歷理應令你比其他官員更「貼地」、更能體會基層辛酸;就在大家翹首以盼你會大刀闊斧覓地建屋之際,你提出以置業為主導的房屋政策,既推出「港人首次置業先導計劃」,又主張「綠置居」和「白居二」等資助房屋恆常化,以取代部分出租公屋供應及加快居屋流轉,從而提升目前僅48.7%的自置居所比率。

這政策公布後,等待入市的中產自然大表歡迎,有能力的綠表富戶也摩拳擦掌,中等收入的白表小資亦躍躍欲試。然而,那將近28萬戶正在苦候出租公屋的基層家庭,卻像是被你不聞不問地晾在一邊,仍然要無止境地等公屋再起多一會兒。

儘管你多次強調,原則上這並沒有減少也沒有增加公屋供應量,你又說這是要照顧各階層所需、回應市民強烈訴求、重燃不同收入人士的置業希望,但所謂「事有先後,用有緩急」,你不但未能急最有迫切需要的基層所急,反而在未來五年公屋建屋量維持9.45萬個、遠低於《長遠房屋策略》所訂定14萬個的情況下,以「損不足而補不足」的方式撥出公屋單位去滿足置業需求,這難免令人質疑你重中產而輕基層,甚至把「有居者」和「無居者」作「階級分等」,令草根階層蒙受更多不必要的社會歧視。

特首林鄭月娥曾稱,年幼時一家七口與另外數夥人蝸居灣仔板間房,現在的基層兒童卻境況類同。(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你說房屋非商品
卻進一步把房屋推向商品化

根據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公約,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安全、和平、有尊嚴地居住某處的權利」,而政府的功能,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存和生活,包括為大家提供適切居所。因此,我們十分樂見你提出「房屋不是商品」的說法,畢竟港府過去多年經常把「安居」、「置業」與「致富」混為一談,令「房屋」在很大程度上淪為炒賣工具。

然而,令人大失所望的是,你不但未有任何「房屋去商品化」的措施,例如租務管制、房產空置稅、累進差餉、減少賣地增建公屋等等,反而以置業主導房屋政策,等同製造更多供市民買樓的機會,令他們更熱中購買房屋這種「商品」,誠如影子長策會成員陳紹銘所言,這使更多人加入賭局——一個進入後就不想樓市下跌、令樓價和租金繼續居高不下、導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賭局。

你在記者會上提到,市民若能擁有自己的房屋,對社會的穩定是很好的基礎,然而,這正正令你跌入鼓吹「房屋就是商品」的迷思。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李健正教授所撰《香港房屋政策的政治經濟學》一文指出,房屋作為「交換商品」有兩種特質,其一是為住戶提供居所的「使用價值」,其二是可以長久保存、具備升值潛能的「交換價值」,而過去多年的樓市失衡,就是源於港府為了減少公共住房的資源投放、盡量鼓勵市民自置物業,導致樓市往往強調房屋的「交換價值」多於其「使用價值」,造成瘋狂炒樓亂象。

加上政府依賴土地買賣收益和地產業界對本港經濟之影響,房屋的「交換價值」基本上已經涵蓋了社會上流各階層的利益,以致有大部分中產階級,動輒就把物業價值的增降,視之為政府管治優劣的另類指標,令政府一直被他們的置業需求牽着鼻子走。在此情況下,你更需認清當前房屋的「交換價值」大幅高於「使用價值」的矛盾所在,並循更多令房屋「去商品化」的途徑,扭轉這個失衡的局面,以免市民繼續飽受樓價飆升、盲目追求房屋「交換價值」之苦。

置業主導房屋政策,等同製造更多供市民買樓的機會,令他們更熱中購買房屋這種「商品」。(梁鵬威攝)

你說市民置業訴求強烈
卻遺忘節衣縮食的供樓之苦

你在施政報告中提到,去年推出位於新蒲崗的「綠置居先導計劃」,超額認購近18倍,故認為即使是住公屋的居民,也有一定的購買能力,故主張日後以更多「綠置居」單位取代出租公屋。這引伸了不少問題,究竟有多少綠表住戶有能力置業?就算他們有置業能力,置業又是否唯一選擇?

截至去年12月,本港共有251萬戶家庭,目前總自置居所比率為48.7%,即有約122萬戶家庭,擁有所居住屋宇單位的業權,當中包括私人樓宇和各種類型的公營房屋,而在約110萬戶公營房屋住戶當中,扣除已經擁有住屋業權的31.7%住戶,就餘下約75.6萬戶家庭。依林太所言,扣除當中19%的長者住戶和16%的綜援住戶後,剩下的49萬個住戶當中,有部分有能力的家庭可循置業階梯向上移,以騰空公屋單位予有需要市民。

這當中有多少人有置業意欲呢?參考新蒲崗當時收表1.6萬份計,即大約佔3.3%,是否反映「強烈訴求」,就見仁見智。但關鍵的是,那些富戶所以能有數百萬元積蓄買樓,全因他們過去一直居於公屋,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住屋支出,不用為奉還樓宇供款節衣縮食。
以政府統計處的《2014/2015年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結果》為例,從「按房屋類型及商品或服務類別劃分的住戶開支比重」分布可見,出租公屋、資助房屋及私人房屋的住戶每月平均開支分別為13,275元、26,075元及36,728元,其住戶開支比率則分別佔其總開支的12%、38%及41%,而其外出用膳及食品開支,則分別是46%、30%及22%,從中不難看出,沒有供款負擔的家庭住戶,在日常消費上明顯較為輕鬆和寬裕,相信亦較易達致儲蓄的目標。

事實上,據金融管理局貨幣統計,截至2017年6月,本港的住戶供款入息已經高達67%,是1997年金融風暴後的最高位,遠超過去20年的平均水平45%,金管局的經濟報告就警告,一旦本港利率微調3%至正常水平,住戶供款負擔比率就會飆升至87%,由此可見,倘若政府「一廂情願」地滿足部分市民的置業訴求,不斷創造有利環境供他們入市,他們可能要為利率的上調或樓市泡沫擔驚受怕,甚或會影響原有的生活質素。

另外,美國經濟學家David Blanchflower和Andrew Oswald,曾於2013年發表一份關於置業率和失業率的研究報告,以美國一些州份如亞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及南卡羅萊納州等為例,當置業比率上升一倍,其後的失業率也會上升一倍,故提出「置業影響就業」的論點,認為置業會損害人力資源的流動能力、拉高上下班的時間和成本、甚至乎壓抑新企業成立的機會。上述研究未必適用於所有經濟體,但作為一地首長,實有需要正視有關調研,並責成有關官員作出詳盡分析後方能行事,否則難免予人藥石亂投、缺乏理據之嫌。

林鄭接受《明報》專訪時指出,80萬個出租公屋單位已足夠應付基層家庭需要,意見引起社會爭議。(資料圖片)

你說要仿效新加坡房策方向
卻忽略當地補貼和公積金購屋計劃

你早在參選特首期間,已經提到日後的房策理念「類同新加坡方向」,並提倡減少興建公屋以增建更多「綠置居」,而你近日也在施政報告記者會上提及,香港人之所以羨慕新加坡的公屋制度,是源於它以出售為主,令大家最終都享有固定資產。然而,你在追求新加坡高自置居所比率的同時,卻忽略了當地政府不會以「積極不干預」之名逃避主導角色,以及各種先決條件。

參考立法會秘書處《新加坡的公共房屋》文件,新加坡自1960年代開始,已經把提出「自置居所」列為國家目標,以增加國民的自豪感及國家歸屬感,當局不但推行各種措施包括填海及強制收地等,以建立大量土地儲備、興建公共房屋;更因應不同住屋需求和負擔能力,為不同住戶提供多種置業階梯,製造房屋單位流動性,甚至實行多項提出「購屋資助計劃」,出錢出力地鼓勵新加坡人自置居所。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為負擔能力不同的準置業人士,訂定了各項購買組屋的入息資格限額,由2,000新加坡元(折合11,517港元)至10,000新加坡元(折合57,585港元)不等,此舉令八成新加坡住戶都符合購買資格。在2011年前,組屋通常以市價的70%發售,但在物業市場升勢持續的情況下,有關售價早已與市價脫鈎,令其仍維持在市民可負擔的水平;另外,建屋局亦把組屋的供款入息比率定為30%至35%,以確保其不會超出住戶的負擔能力基準水平。

與此同時,新加坡亦為組屋的自住業主,提供多項財政資助計劃,例如當局准許市民使用中央公積金購買居所、提供建屋局房屋貸款、以及中央公積金購屋津貼等。據統計,新加坡目前有80%組屋業主均使用公積金存款支付每月的按揭供款,根本毋須再為償還供款而作其他現金準備,而建屋局的貸款上限為單位售價的90%,意味着市民只需持有一成首期便可「上車」,最長還款期30年;首次置業的人士,最高可獲高達40,000新加坡元(折合230,342港元)的額外津貼,而低收入的住戶,則以遞進的方式提供津貼,即收入愈低的合資格住戶,可享有愈高的津貼額,而最多則可獲發合共80,000新加坡元(折合460,684港元)的特別津貼。除此之外,當地還設有育兒優先配屋計劃、多代同購優先配屋計劃、已婚子女優先配屋計劃、租戶優先配屋計劃等等,靈活地把組屋優編配予各式各樣的合資格人士。

反觀香港的「綠置居」,我們不但沒有系統地建立土地儲備措施、符合各階層的配屋制度及各項津貼,計劃一旦大幅擴充而不加調整,反而可能會「有害無利」。如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阮穎嫻指出:其一,日後總公屋及資助房屋數量中,用以出租的比率會減少,當「綠置居」一旦被「買斷」,而住戶的收入或資產高過公屋富戶上限時,就不能要求他們遷走騰出這些本來是公屋的「綠置居」;其二,「綠置居」沒有訂明收入門檻,以二人公屋富戶收入上限8.6萬元、三人富戶收入上限11萬元為例,他們的收入高於居屋限額的5.2萬元,但卻可以用200至300萬元購買「綠置居」,難免有人會質疑,當公屋是給最窮的人、「綠置居」是給次窮的人時,那些有錢至此的富戶,是否不應該享有購買資格。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為負擔能力不同的準置業人士,訂定了各項購買組屋的入息資格限額,令八成新加坡住戶都符合購買資格。(新加坡建屋發展局)

你說要我們「擁抱希望」
卻在各種不作為中扼殺我們的希望

對於政府而言,房屋問題歸根究柢仍是土地供應的問題,但《香港01》多次指出,這是捆綁香港發展的偽命題,因為香港缺乏的從來不是土地供應,而是一個敢於打破現有利益格局、重新分配土地資源的新政府。我們期望你展現有別以往特首的「新風格、新思維、新哲學」,亦盼望你由「公務員」轉為「特區首長」的過程中,不止是充當「促成者」及「推廣者」這類「第三者」的買辦角色,而是有擔當地從新定位為「領導者」,絕不含糊其辭地回應社會各種關鍵問題,例如在推展「港人首次置業先導計劃」時,可具魄力地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以收回發展商的閒置農地,又或肯盡快而徹底地解決棕地問題,就可建立大量令市民安居的土地儲備。

正如影子長策會曾經撰文提及,假如香港有方法把全港270萬個私人和公營房屋單位,平均分配給予現時的253萬戶香港家庭,那麼實際上香港還有17萬個剩餘單位。然而,由於政府過往曖昧的置業主導房屋政策,令「房屋」偏離了「基本住房的權利」,甚至成為調控金融穩定的「投資工具」了。

你在談論土地房屋問題時,兩次提到「自由市場經濟」,甚是引以為傲,但你似乎還未認清正是這所謂的「自由市場經濟」,只是被扭曲了的「放任自由」,當你釋出善意想和地產商合作「幫助」市民置業時,卻遺忘了獲取最高回報,從來就是商人的目的,當今市民的置業困難、樓市的瘋狂飆升,地產商是最大的推手。當我們以為「好打得」的你,將會為香港人打一場敢於挑戰地產霸權的硬仗時,你不但沒有協助市民擺脫地產商的剝削,反而與之聯手製造更多「樓奴」,完全漠視了你作為領袖理應保護社會整體利益的職責,這叫普羅大眾從何「擁抱希望」,又如何能夠真正和你「分享快樂」?

《孟子・離婁上》有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但當你面對外界有關「官商勾結」的質疑時,卻反斥這種「扣帽子」的風氣令你感到憂慮;回想你於2012年擔任發展局局長期間,尚能顧及坊間對於「官商勾結」的疑慮賠錢收地,但你官至政務司司長時,卻反口指「官商勾結」的指控沒有道理。當政府的解說堵不住悠悠眾口時,難道不應該自我反省、總結經驗、主動跨過與市民之間的信任鴻溝嗎?相信普羅大眾仍然心存盼望,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與你同行。

 敬頌

秋祺

《香港01》記者黃雲娜 謹啟

上文出自第82期《香港01》周報(2017年10月16日)〈請讓普羅大眾與你同行 ——《香港01》記者致林鄭月娥公開信〉。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0月16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