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雲密報】除男女主角外,電影另一角色更叫我感興趣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戰雲密報》即將在香港正式上映,電影公司也在一月份舉辦了一些優先場。Steven Spielberg加Meryl Streep加Tom Hanks這黃金陣容自然是主要賣點,而認識美國近代新聞史的人都知道,五角大樓文件案是關乎新聞自由的標誌性事件。

五角大樓文件(Pentagon Papers)是美國國防部就二次大戰後至1967年為止的美越關係所進行的研究報告,內容涉及美國為何要參與越戰、美國於60年代在越南的政治操作等。Daniel Ellsberg是有份參與研究報告工作的軍事分析員,據一些文獻所述,他在1969年開始確認美國不可能贏得越戰。於是,他在1971年中先後把五角大樓文件泄漏給《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尼克遜政府嘗試阻止報章刊登內容。最後,最高法院9位法官以六比三的比例,判定美國政府不能禁制報章刊登五角大樓文件的內容,重申了政府不能在沒有充份證明刊登內容會帶來嚴重後果的情況之下,以籠統而模糊的「國家安全」為由妨礙新聞報道和出版。

Steven Spielberg加Meryl Streep加Tom Hanks這黃金陣容自然是主要賣點。(《戰雲密報》劇照)
+6

香港不少新聞界朋友,應該都準備好入場觀賞或已經看了優先場。Tom Hanks飾演的《華盛頓郵報》總編輯Ben Bradley和Meryl Streep飾演的社長Katherine Graham,都是美國新聞界的傳奇人物。不過,我個人對電影中將會出現的另一角色有著同等或甚至更大的興趣。那角色名叫Ben Bagdikian,事件發生時是《華盛頓郵報》全國新聞(national news)的編輯,他在過往的工作中認識Daniel Ellsberg,而Ellsberg就是通過他把五角大樓文件給予《華盛頓郵報》。

為甚麼我會對Bagdikian特別感興趣?因為他不只是一位出色的新聞工作者。他在1976年離開新聞工作,到加州柏克萊大學新聞學研究院(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教書,在1985至1988年間做過院長。進入學院後,他也不是純粹傳授經驗,自己亦有進行研究工作。事實上,在80和90年代讀新聞學的人,都會看過他在1983年首度出版的《The Media Monopoly》,內容講述美國媒體工業如何由50間大機構壟斷,而且這些大機構的董事局成員往往重疊,跟其他商界和政界精英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美國媒體受著政商界很大的影響。

這本書是美國新聞學和傳播政治經濟學的經典。雖然記者出身的Bagdikian未必能在理論層面上作非常深入的討論,但《The Media Monopoly》勝在材料豐富,分析扎實,文字流暢易懂,特別適合大學本科生看。這本書後來多次更新再版,到了2000年出第六版時,Bagdikian指美國傳媒擁有權的集中化,已經到了只是由6個大集團壟斷的地步。這本書最後一次更新在2004年,Bagdikian已經84歲,書名修正為《The New Media Monopoly》。在Google Scholar上,這本書的不同版本被引用共接近五千次,而這本書在美國通過大學課堂和業內討論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不是引用率可以反映的。

雖然記者出身的Bagdikian未必能在理論層面上作非常深入的討論,但《The Media Monopoly》勝在材料豐富,分析扎實,文字流暢易懂,特別適合大學本科生看。(網上圖片)

可惜,Bagdikian在2016年以96歳高齡辭世,沒有機會看Bob Odenkirk如何演繹自己。《華盛頓郵報》去年刊登的悼念文章提到,回到1971年的時光,Bagdikian收到Daniel Ellsberg的通知,帶了個空蕩蕩的公事包去見正躲起來逃避FBI的Ellsberg,但他估計不到文件有幾千頁,唯有買了些紙箱運載文件。坐飛機回程到華盛頓時,紙箱就放在自己旁邊的坐位上。然後,已經滿頭銀髮的他帶著紙箱,爬著樓梯把文件帶到Ben Bradley的住所。

Bagdikian在《華盛頓郵報》進行內部討論時,是最強力主張要不顧政府恐嚇和刊登文件內容的人之一,悼念文章指Bagdikian當時說了一句提綱挈領的話:主張刊登權利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刊登(the only way to assert the right to publish is to publish)。

我們也可以說,維護表達自由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堅持表達,維護報道自由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繼續報道,維護學術研究自由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繼續進行不一定受權力擁有者歡迎的學術研究。這句有點「萬能Key」味道的話,也許很適合今天的香港。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