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四大專業學會稱填海不涉收地 發展相對容易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現正舉行公眾諮詢,填海選項一直備受爭議。香港建築師學會 、香港規劃師學會、香港園境師學會及香港測量師學會今(22日)舉行聯合記者招待會,指填海不涉及收地程序,故發展會相對容易。不過,他們強調每個學會都有自己看法,不能排除公眾諮詢中任何一個選項。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郭岳忠指出,尋覓1,200公頃土地僅「基本要求」,本港造地應「越多越好」,並可設立土地儲備制度。

香港建築師學會 、香港規劃師學會、香港園境師學會及香港測量師學會今舉行聯合記者招待會,強調香港面對土地短缺,必須多管齊下覓地。(林若勤攝)

四大學會指出,土地供應是複雜過程,不是在「點心紙」選出一至兩個選項,就可解決問題。他們指出,按客觀事實,政府完成填海後,由於相關土地不涉及私人土地,故不需要複雜的收地程序,故填海會較容易。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陳沐文補充,每個學會都有自己看法,故不能排除任何一個選項。他又指,建築師學會不反對填海,但政府應先有做好規劃。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郭岳忠指出,測量師學會認同填海是可行選項。(林若勤攝)

填海具可行性 惟要考慮細節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郭岳忠指出,現時可供發展的土地中,有四分一土地均由填海所得,惟過去10至20年的填地面積,平均過年只有40公頃,加上相關土地大多用作基建建設,故填海面積猶如「近乎零」。他指出,測量師學會認同填海是可行選項,但須考慮填海細節,包括填海方式、選址等。

香港規劃師學會會長龍小玉亦指,學會不排除填海造地的選項,惟她強調,填海的細節才是最重要考慮的因素,包括造地用途、範圍等。

土地短缺多於1,200公頃

根據《香港2030+》,本港未來30年的所需土地,尚欠最少1,200公頃土地。郭岳忠指出,1,200公頃只是「基本數字」,又坦言1,200公頃一定不足夠,「當然爭取越多越好,覓地多了,其實可以做儲備。」

陳沐文又指,未來發展「生地」及規劃時,建議政府可先與專業人士商討,以避免冗長及重覆程序,加快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