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的牆】訂單壓價、塞車遲到扣錢 失明速遞員:僱主欠體諒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視障人士奮力衝破黑暗,但卻打不破外界堆起的一幅幅高牆,融入社會路上,是一塊又一塊看不到的絆腳石。
完全失明的智廉,一年前成為速遞員,最難克服不是身體障礙,而是旁人及僱主的不諒解,「試過被保安阻攔登門派件,要取貨人親身落樓提貨,但對方要照顧小朋友沒有空,最後我畀人投訴。」但公司亦未曾為他辯護,甚至封鎖其帳號逾一星期令他未能接單失去收入。他又指,速遞公司近日壓低速遞員的單價,「每個月收入少幾百蚊。」
雖然熱愛自己的工作,但更希望僱主能更體諒他們這類人的工作難處,「想有一個無障礙工作環境。」

礙於其身體障礙,曾遭到公司及客人質疑,甚至投訴。(盧翊銘攝)

被質疑身分曾遭投訴 公司不諒解感無奈  

根據政府於2013發布的「香港殘疾人士貧窮情況報告」,殘障人士失業率是6.7%,遠高於當年香港整體失業率3.7%。有致力協助視障人士求職的社工指,不少僱主質疑他們的能力,加上提供的支援少之又少,令視障人士更難於職場上展抱負。

智廉看似對速遞工作得心應手,惟箇中辛酸無人知,「最常見係畀人質疑身分,同搵唔到路。」礙於天生的障礙,有客戶會要求速遞公司核實才首肯讓其取貨,令他大感難過;他亦曾被保安阻攔登門派件,需要求取貨人親身落樓提貨,「對方要照顧小朋友唔得閒落嚟。」最後他遭客人投訴。面對客人的無理投訴,公司亦未曾為他辯護,甚至封鎖其帳號逾一星期。智廉足足一周全無收入手停口停,更感到孤立無援。

公司支援少:連直線電話都無 

另一常見情況是客人地址不清晰、甚至門牌數字掉色,「最後要致電客人要求他開門,然後試著沿鐵閘開門的聲音尋找。」倘若遇到上述緊急情況,只能靠自己處理,「公司連直線電話都無。」智廉展示著他與速遞公司絡的手機程式,只得文字對話格,「我哋之間只可以用文字溝通,」不僅對視障人士而言難操作,加上一般需要等候5至10分鐘才獲回覆,一但遇上突發情況亦難解決。

另外,手機應用程式的設計亦難讓視障人士自行操作。如接單的按鍵位置不支援螢幕朗讀程式,接單時須先關掉程式才可按鍵;取貨後須素描二維碼確認等程序,令視障人士難以自行操作。

難另覓工作 冀將來有無障礙工作環境

若不幸遇上塞車遲到,訂單一半的收入更會被扣除。智廉說指自己平日甚少遲到,惟曾因遇上交通突發情況,「遲咗一分鐘都罰。」工作困難尚可靠自己解決,但近日公司兩度壓低速遞員的單價,令其大感徬徨,「每個月收入少幾百蚊。」由一年前每張訂單收費約有32元,到早前的29元,近日更被壓至只剩26元。

面對薪金漸減,惟礙於自身障礙難以另覓工作,智廉坦言擔心日後出路,「日後年齡大了,點開到飯養家呢?」他明白僱主不願為視障人士花費額外資源,但希望能多了解視障人士的困難,盡量提供一個無障礙的工作環境。

多年來協助視障人士求職的社工吳先生稱,顧主對視障人士的誤解多。(盧翊銘攝)

社工:主對視障求職者誤解多 

多年來協助視障人士求職、身兼心光學校校友會主席的社工吳先生,指近年隨著科技漸趨發達,視障人士能勝任的工種越來越多,不再局限於盲人按摩等工作。近年投身於速遞行業的視障人士亦漸多,惟礙於僱主對視障人士的不了解,往往質疑他們的能力,「因為路上有很多突發情況,僱主最大的疑慮是視障人士能否安全將貨品送達目的地。」往往要更多時間向僱主解釋,說服他們視障人士的能力不遜於常人。

另外有不少僱主擔心聘請視障人士後,須投入更多的資源支援,令他們更難求職,「四、五十份工內可能只有五、六份有面試機會。」同時亦局限了他們轉工的機會,被迫屈服於不公平的工作環境。他建議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提供誘因讓僱主聘請殘障人士,令他們有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