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上教育.二】升格私立大學是「出路」抑或「絕路」?

撰文:李耀宗
出版:更新:

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去年底發表自資專上教育檢討報告,提到為確保自資界別在本港學生人口持續減少下的健康發展,建議政府應按自資院校各自的辦學規模、專長等特色,逐步推動其轉型為「擅長特定課程範疇的專精院校」抑或「提供多元學科的私立大學」,避免各校定位相互重疊。其實政府早於2015年,已發表有關自資院校升格私立大學的路線圖,但有關路線圖又能否幫助院校體現應有服務定位及特色,從而為本港學界帶來貢獻?

【專上教育】公私之爭未解 自資高等教育前路何去何從?

恆生大學就升格為本港第二所私立大學,在去年11月舉行正名起動禮。(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相對「大而全」、注重理論研究的資助大學,誠如專責小組於檢討報告所述,自資院校理應朝「小而精」、專注實務應用的特色路線發展,例如東華學院主打醫療護理科目、仁大專攻新聞學等,務求在特定專業範疇上與八大各擅勝場,既可尋求更大生存空間,亦能扭轉公眾對於自資界別「寬進寬出」、「低人一等」的負面印象,對提升認受性亦有助益。

事實上,教育局早於2015年已公布名為《成為私立大學的路線圖》(下稱《路線圖》)的獨立私營院校轉型制度,院校須先經特首及行政會議批准,成為具頒授榮譽學士學位或以上程度學歷資格的「認可專上學院」後,再於課程廣泛程度、學生人數、學術研究能力、管治質素四大方面接受評審,並證實達到「一所大學應有的水準」,方能獲授私立大學名銜(見表四)。

升格要求與自資院校特色呈矛盾

本港目前有10所認可專上學院,然而多年以來,只有恒生管理學院在去年10月成功通過重重評審,獲批准正名為「香港恆生大學」,成為繼樹仁大學後第二所本地私立大學,除了反映升格門檻極高,更深層次原因是《路線圖》要求似乎與自資高等教育應有定位有所衝突。

《路線圖》規定,認可專上學院必須在至少三個學科範疇取得「學術範圍評審資格」,以證明課程廣泛程度能與八大看齊,但此舉亦迫使校方將有限教學資源「分散投資」,不只影響授課質素,亦無助其朝「小而精」路線發展。

自2011年獲得認可專上學院資格的東華學院,冀於2023年成功升格私立大學。該校校長呂汝漢表示,目前校方正籌備為轄下醫療護理科目申領「學術範圍評審資格」,下一步是加強發展幼兒教育、老人學、商業、心理學等其他學科,期望能於五年內「儲夠數」,「儘管醫療護理是我們的強項,但亦只算一個(學術範疇),因此我們必須花較長時間部署教職員和財政的資源,才有能力發展其他範疇。」

另外,《路線圖》要求認可專上學院連續兩年最少有1,500人就讀學位課程,亦對校舍設施較遜色的院校不利。東華學院現時錄取近2,400名學生,雖達到升格門檻,卻離該校臨時校舍2,700人容納上限不遠;呂汝漢期望政府可加快批地程序,以便校方興建永久校舍,為持續發展為私立大學奠定基礎:「我們大部分課程均是clinical-based(臨床為本),需要大量實驗室作為授課空間,如果沒有地方擴展,對未來運作將造成一定妨礙。」

呂汝漢期望政府可加快批地供校方興建永久校舍,為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吳鍾坤攝)

另外,《路線圖》亦要求認可專上學院具備若干程度的學術研究能力,包括校內研究項目成功競逐公帑贊助、出版論文獲國際學術期刊刊載等。雖然學術研究是高等教育重要一環,但強項在於實用教學的認可專上學院,未來若與八大一樣專注學術研究,不只定位重疊,亦恐使本港高等教育體系漸趨單一,無疑是弊多於利。

目標是成為本港首所天主教私立大學的明愛專上學院(前稱明愛徐誠斌學院)校長麥建華認為,在上述升格條件中,學術研究能力對於自資界別的挑戰性最大,「院校要從事研究,必須具備一定條件,例如政府向公營大學發放額外研究經費,但自資院校資源僅來自學生學費」,形容兩者無法用同一標準看待。

麥建華強調,明愛專上學院定位是教學機構,日後將不會專注於高端學術研究,反而會主力發展協助本港科研成果「落地」的下游研究,以實務應用和促進教學為宗旨,「香港科研成果雖然豐富,但到達實際運用階段的卻不多,正好給了我們空間發揮,因為即使有新技術成功發明出來,仍需要有人處理應用層面的工作」,重申政府在要求自資院校提升研究能力的同時,亦應加強對院校支援,才能減輕業界疑慮。

麥建華直言,學術研究能力對於自資界別升格私立大學的挑戰性最大。(高仲明攝)

高等教育欠整體藍圖 難談公私並行多元

坊間不時評論本港大專學歷貶值,甚至指發展自資專上教育,會使大學生供過於求情況惡化。但參閱勞工及福利局《2022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至2022年本港持學位資歷人力資源因適齡學生人口收縮,將出現多達5.1萬人短缺,形成巨大就業斷層,足以證明建立公私營並行發展的健全高等教育體系,對維持本港社會穩定確有必要。

本港年均有7萬多名中學生報考文憑試,然而八大資助學位學額僅有1.5萬個,換言之八成考生均無法接受資助高等教育。政府雖然常說本地學生人口減少、升學需求下降,但就推行高等教育普及化而言,香港絕對容得下更多優質、創新和多元性兼具的自資院校,以培育更多高技術專才,應付未來知識型經濟發展需求。

潘玉琼認為,因規管及轉型制度脫節,本港高等教育體系已逐漸喪失多元發展潛力。(龔嘉盛攝)

資深教育政策學者、浸會大學教育學系客席副教授潘玉琼接受《香港01》訪問時形容,本港自資高等教育政策出現諸多未完善之處,例如同時容許八大和獨立私營院校開辦自資課程,或反映政府欠缺詳細考量,「可以說是政府『落錯棋』,意外地改變了香港高等教育的生態,漸漸趨向商業化、市場化。」

潘玉琼又提到,與美英等地自資高等教育盛行不同,香港自英治時代以來,均是以公帑營運高等教育,教育當局因而難以跳出「公營為主、私營為輔」的既有思維,從而制訂與實際經營環境脫節的自資院校規管及轉型制度,「迫使大家為了存活,一同朝着爭奪排名、資源、撥款的方向競爭」,使本港高等教育體系逐漸喪失多元發展潛力。

要公私營高等教育並行多元發展,首要政府須制訂清晰發展藍圖,方是學生與社會之福。(高仲明攝))

潘玉琼認為,隨着本港自資院校數量漸多、辦學規模漸大,象徵本港自資高等教育體系初期擴張目標已經達成,下一步應專注向提升辦學質素、發掘獨有優勢方向發展,才能站穩陣腳,「但要真正實現這點,不能只靠業界自行調適,亦需政府從中着力監管、把關,方能製造適合院校成長發展的土壤,否則只會資源錯配,白白扼殺大好發展前景。」

總括而言,若要達至公私營高等教育並行、多元發展,首要政府必須制訂清晰發展藍圖,以解決現時本港自資高等教育定位模糊、規管不一和轉型前路有待釐清等結構性問題,整體教育質素長遠才有望顯著提升,才是學生與社會之福。

延伸閱讀:

【專上教育】公私之爭未解 自資高等教育前路何去何從?

【專上教育】香港高等教育能否產業化?

上文節錄自第14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28日)《檢討報告促「並行發展」 自資高教轉型 須解公私之爭》。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更多《香港01》周報有香港教育的報道:【職專教育】職業專才教育發展80年 為何仍比不上大學教育?【職專教育】職訓助培育本地專才 VTC:畢業生具Work-Ready優勢【通識教育】由千人選修變六萬考生的核心科 緣何「彈」起?中藥有學位課程 香港卻無「中藥師」【衝上雲霄】落實機師本土化 從拓展航空專業學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