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造城】私人資金重塑文化空間 上海藝術商業巧妙結合

撰文:李照興
出版:更新:

延續上文:【藝術造城】上海西岸變身巴黎左岸 幾年打造美術館部落群

只在上海的藝術商業結合

問題是為何只有在上海?北京、南京、杭州、廣州等地都有建大型美術館及文化場地,但似乎只有上海最為成功。不僅吸引到人流,甚至開發成社區,同時也真的帶動出一條時尚、藝術、商業連通的產業鏈。

上海成熟開花的商圈需要大量藝術策展,來吸引不同層次的消費人群,再配合品牌發布和傳播,達成商業和藝術的結聯。(視覺中國)

私人美術場館改造與營建明顯利用民間資源作城市開發的大背景,與城市政策及定位不能分割。北京的意識形態管控太嚴,各種官方場館也不少,私人建設較難立足;南京的四方美術館一度引起注目,但僅僅拍照好看,其實沒什麼社區生活感;廣州則缺乏欣賞藝術的氛圍。種種其他城市的不足,都襯托出上海的優勢。作為內地文明最發達及管理最有條理的城市之一,上海人的質素普遍較高,以至接受藝術態度更開放—這些基本構成不說,就以城市發展方法而言,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浦東大開發後,此城也逐漸從經濟增長取向模式過渡到綜合價值取向模式,其中藝術和文化的全面參與,已成為這新時期城市升級運動的主力。

尤其2010年上海世博會之後,在進行大規模的新式社區建設組合出「時尚之都」的街區景觀過程中,在對包括工業遺產及石庫門在內的歷史建築保育開發中,都十分符合城市品味。就是說,自2000年橫空出世的新天地,帶起了全國範圍的「保育+商業化」發展模式後,它又再進一步結合了消費、時尚和藝術。這類去年香港在大館中才見成熟的綜合社區空間開發模式,上海已行之有年。

2018年,遊客在上海田子坊遊覽,感受石庫門風情。田子坊是石庫門建築群改造后形成的時尚地標性創意產業聚集區之一。(視覺中國)

這當中有一更重要因素,就是上海擁有最為集中的時尚消費和國際化品味,而我們知道,今天國際時尚的包裝都是往藝術的方向靠近。符號的轉換十分直接:高級時尚商品=藝術品,到藝術空間去=有品味及消費力。

從商業角度來看,上海成熟開花的商圈需要大量藝術策展,來吸引不同層次的消費人群,再配合品牌發布和傳播,達成商業和藝術的結聯。這些「商圈」不限於商場或店舖,所指涉的是一整個更大的藝術經驗圈子,包括了美術館。筆者通過親身經歷發現的現象是:在前述的各個西岸藝術場館中,個人去最多的原因,不是因為有時尚品牌在現場搞活動,就是品牌策劃了個別展覽獲邀去參觀。美術館成為品牌宣傳展示廳的延伸,這種經濟流動決定了整個art scene的活力與持續性。

當然,反過來看,這是購物商場也是藝術升級。商場定期作出藝術展覽,特設展覽空間,一方面吸引人流,另一方面也確實重新定義了藝術展覽場地的本質。

這可說是一種市場機制與政策主導的結果。官方機構層面,上海商務委員會和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合作,推出相應的行動計劃配合「消費升級」的社會商業趨勢,鼓勵展覽、演出、文創等文化項目,和商圈、街區和大型購物中心聯手,造成多重效應。除卻上海在這方面有客觀的優勢,還有另一點:保稅區的成立讓藝術作為商品更容易進口,而相對開放及接受度高的社會環境,也較容易吸引藝術家來訪、駐扎,進行創作和交流。

炎黃藝術館是內地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視覺中國)

私人藝術館最早起於北京

追溯中國當代私人藝術館的歷史,其實已近三十年。潮流最早起於北京,第一家是1991年由藝術家黃胄創立的炎黃藝術館;新世紀後,地產商人張寶全在百子灣創建的今日美術館到今天仍有影響力。放眼到全中國,也有惹爭議的、設於江蘇同里的中華性文化博物館(前稱「中國古代性文化博物館」),以及在四川的超大型文革博物館群。

而到了2010年後,這股浪潮就主要湧動在上海,根本原因在於上海擁有一個結合商業、人文的政策環境,更能接納和適合私人美術場館的生存。儘管有些是配合商圈,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鮮明特色:不以短期盈利為目的,與買賣藝術品的商業畫廊有明顯區別,扮演的是一個更大的社會新區或商業空間開發的角色。

從藝術觀摩角度而言,過多的美術館湧現也不無問題。可想而知,那麼多間美術館,需要多少作品來「填滿」?策展人不再花長時間去構思及邀請藝術家參展,反而匆忙「湊夠數」就開展,也不是罕見現象。此外,為追求人流,一味以奇觀式(適合用來拍照post相)作品作為噱頭招攬觀眾,也是另一形式的審美摧毀。沒有藝術的城市是枯燥醜陋的,藝術過剩的城市卻是虛浮偽裝的。私人美術館,在此的意義,就如獨立電影一樣,把官方或者主旋律的敘事及美學排拒於外,顯示創辦人或策展者的獨立視野與獨有審美。

余德耀美術館。(視覺中國)

《藝術市場通訊》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的私人美術場館已超過1,000家,這也預示着當前中國藝術收藏和展覽進入了「私人時代」。而上海的私人美術館潮流有着當下造城的啟示錄意義:雖然商業主導,但不重視表面利潤而是更看中藝術在長遠時間帶來的形象升值,並客觀上推動城市環境、文化和生活方式變革。

不少創辦人依然表達出一種理想主義的態度,希望「打造有活力的地方,用藝術影響到更多的人」,而箇中可能出現的其他利益考慮,總不在表面風光話之中。面對美術館這種急速發展趨勢,就如中國社會普遍對待藝術一樣曖昧,永遠不清楚它內裏搞什麼,但起碼是個看來不錯的標籤。

上文節錄自第15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4月8日)《私人資金重塑文化空間 上海絕招:藝術造城》,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李照興的文章:

【中國潮語】2018年度漢字出爐 國家願景VS小民自嘲 網民點睇?【中國潮語】關鍵詞串聯各界現象 新地標宣示新時代來臨【娘炮】陰柔美橫行 看流行文化戰場怎樣演變​【娘炮】聽教聽話的國產偶像 「Man」定「娘」不是重點​

虛擬世界結合現實人生    中國式的美好生活

線上線下面貌模糊  具中國特色的網民是怎樣形成?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