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補習班】腸胃炎分2種 兒科醫生:唔係屙清就可以好返

撰文:王淑君
出版:更新:

病從口入,小朋友喜歡什麼都放入口中嚐嚐,不慎把細菌、病毒也吃下肚子的話,便會引發腸胃炎。原來不是每種腸胃炎都讓孩子「清腸胃」,更有研究指5歲前的小朋友極可能患上一次輪狀病毒,令小朋友又屙又嘔,非常辛苦。想知腸胃炎的分類和治療方法,即看兒科專科陳欣永醫生的解說吧!
攝影:顫嘉盛
拍攝:詹郭敏、黃卓敏
剪接:陳詩敏

兒科專科陳欣永醫生。

Q:腸胃炎分幾類?

陳醫生:所謂病從口入,所以腸胃炎一定是吃了不潔食物,或是接觸到不潔的物品再放入口中,因而引發腸胃炎。

一般病毒型腸胃炎,常見的如輪狀病毒、諾沃克病毒等,患者的病徵大部分會先嘔後屙,在幾個小時之間不停嘔吐,過了一日左右,嘔吐情況改善之後,可能會肚漲、肚痛,甚至會屙水。

如果是細菌性腸胃炎,譬如吃了不潔食物致食物中毒,患者可以同時出現嘔吐、肚痛和肚瀉,又或是沙門氏菌感染的話,患者可能沒有嘔吐,而是肚痛、持續發高燒和肚瀉,大便不是呈水狀,看起來很爛之餘,更會出現血絲和黏液。

Q:小朋友食什麼都嘔,怎麼辦?

陳醫生:假如患者不停嘔吐,真的是食什麼嘔什麼,即使吃藥也嘔、飲水也嘔,但是家長不能因為怕他嘔而不給他喝水,因為患腸胃炎的小朋友就似一個水樽般,萬一漏走了所有水,又沒有補充就會乾,嚴重者會脫水。小朋友脫水時會出現迷迷糊糊,而流失太多電解質也會對身體有影響。

家長能做的是嘗試慢慢給小朋友飲水,可以給他含電解質的水,並且利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喝2口就停、等一段時間再喝2口,小口小口地喝。萬一小朋友到了完全喝不下的地步,開始感到疲勞、減少小便,這情況就必定要看醫生。

病從口入,飲食也要注意衛生。(VCG圖片)

Q:腸胃炎需要服藥嗎?

陳醫生:如果是輕微腸胃炎,是不適合給予藥物或止瀉藥。家長為小朋友補充水份、小心處理飲食,靠身體也能慢慢康復。

不過,如果小朋友是飲什麼嘔什麼,水也完全喝不下去,更出現脫水病徵的話,或需要入院吊鹽水來補充水份。

但要是嚴重些,如沙門氏菌,患者可能會持續高燒、屙血,再嚴重些會穿腸,這些情況就不是由他肚瀉,瀉完就可以解決的事。

如果證實了是一些嚴重的細菌性腸胃炎,我們需要用抗生素治療去幫助患者,而病毒性腸胃炎,例如諾沃克和輪狀病毒,反而需要支援性治療,希望減少小朋友因為嘔吐得太犀利而脫水,會給他電解水來補充流失的水份和電解質。

Q:病毒性腸胃炎可預防嗎?

陳醫生:有研究數據指5歲前的小朋友,一定感染過一次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有口服疫苗,但諾沃克病毒暫時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