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問題倘持續 社會難感安全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過去的犯罪率持續下跌,2018年整體罪案數字更是自1974年以來最低。但最近五個多月經歷暴力示威,令人擔心罪案有趨升跡象。犯罪行為趨升的成因當然眾多,未必直接因為示威所致,在欠缺具體科學化研究前不能斷言兩者的關係。但暴力示威不息,理論上也可能間接令犯罪行為上升。隨着理大事件與區議會選舉結束,社會有略為回復安寧的趨勢,政府、警方以至於即將履新的區議會也應該關注治安,防範於未然。

首先,部分暴力示威本身是破壞治安的刑事罪案。不少針對地鐵、中資商店或所謂「藍店」的惡意破壞(示威者美其名為「裝修」),屬於刑事毀壞;與政見不同的市民互相打鬥(或稱「私了」),則屬於傷人及嚴重毆打。這兩類罪案在2018年本來按年減少,但隨這幾個月暴力示威頻繁,個案數字令人憂慮。

遇竊譚仔玻璃大門粉碎,錢箱被盜。(劉定安攝)

第二,即使未有科學化證據顯示,暴力示威與暴力犯罪行為有直接關係,但兩者之間可能處在漣漪效應。舉例而言,不少時候警方未能即時拘捕暴力示威者,會否令一些心懷惡意的市民心存僥倖,甚至心魔發作,鋌而走險作案?再說,暴力示威者破壞了各處的閉路電視保安系統,若未能及時修復,自然形成了治安監測的漏洞。更宏觀而言,警力因應付四處的暴力示威而相當吃緊,能應付其他罪案的人力自然相應下降,歹徒更可能認為當下亂局正是犯案好時機。

撇除實際關係,而從觀感層面看,市民亦可能開始擔憂治安問題。可能因為傳媒比以往更加關注斬人之類的罪案,單是11月已有7宗持刀傷人的罪案報道。個別引起注意的,例如沙田周二(26日)晚上兩名男子斬傷一名女子,尖沙咀周三(27日)晚三名男子搶劫途人100萬現金等。若然根據統計數字,罪案率可能沒有明顯上升,但治安也關乎主觀感覺,若然市民主觀地覺得治安較以往差了,便難以感到安全。

尖沙咀漢口中心劫案 (陳永武攝)

甚至個別罪案,例如金舖和錶行劫案,數字上更有趨升跡象。按警方統計數字,此類罪案每年只有2至5宗,2019年上半年也只有1宗。但從新聞報道可見,單是本月已經發生4宗金舖和錶行劫案,包括旺角廣華街的錶行3次遭劫及荃灣一間珠寶金行遇劫。若然連個案數字亦顯着上升,警方便不得不警惕。

罪案的統計及成因需要詳細研究,但若然違法暴力示威持續不息,社會也應該提防治安可能惡化,並須及早修補治安漏洞。警方應該密切留意其手上更完整的數據,了解某些罪案數字是否上升,考慮增派巡邏人手、給予公眾更適切的治安建議等。除了依賴警察維持治安外,社會亦應該修復各處的閉路電視等治安系統等,增加臨時資源預防罪案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