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設展解密爭議名畫懸案 建台灣首個線上藝術史資料庫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油畫作品是如何、為何被製造出來?又如何流傳下來變成現在的狀態?在藝術史上有多個名畫懸案,可能涉及畫中有畫,又或涉及後人加工修補。隨著近年科技進步,透過科技檢測技術再結合專家的偵查,讓多個藝術史具爭議名畫背後的秘聞漸漸為人所了解。近日台灣奇美博物館便推出全新線上常設展覽「窺物誌」,結合科學檢測及藝術史,讓大家一窺爭議名畫背後秘密。

台灣奇美博物館網頁

奇美博物館推出全新網上常設展「窺物誌:那些藏品沒說出口的事」,精選具有議題價值的畫作研究案例,從無損檢測光學技術和油質材質兩過角度,向大家剖析如何以科學檢測了解畫作的形成和流傳過程,展覽更以十九世紀法國畫家Louis Emile Adan 的《暮秋》、十七世紀畫家 Jan Brueghel the Younger 的《風車前的旅人》等數幅名畫為案例,從「畫中有畫」、「如何分辨畫家自己創作和修改過程」、「再現消失或變質的元素」、「畫作為怎麼有許多版本」等議題,讓大家了解最近的藝術研究歷程和成果,該常設展亦會成為台灣第一個以畫作檢測結合藝術史研究的線上知識型資料庫。

【延伸閱讀:Barbara Hepworth|幾何形狀不再冰冷 抽象雕塑表現自然之優美

據《台灣英文新聞》,館方為了深入了解藏品,自2011年起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合作,針對畫作的作者、風格、圖像等實行計畫研究,並陸續引進各類先進的檢測儀器,透過藝術史的探究與科學檢測相互搭配,進一步獲得更多作品資訊,除了藉此評估出最適切的文物保存修復方式,同時亦能將成果內容轉化為淺顯易懂的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

透過紅外線反射映像攝影技術, Adan在創作《暮秋習作》時,其實也已有構圖上的調整。(奇美博物館)

近年的光學檢測技術日趨進步,已先後有多幅具爭議名畫,在這些技術幫助下得到更多解讀。例如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名作《蒙羅麗莎》,2020年科學家 Pascal Cotte 利用自己發明的新型多光譜相機,透過高靈敏度技術放大細節,結合紅外線攝影和紅外線反射成像技術,發現《蒙羅麗莎》額頭和手上的打孔痕跡,顯示出一幅前所未見的草稿,這發現表明達文西在繪製這幅著名畫之前就已經對畫布進行了初步素描。

科學家 Pascal Cotte 利用自己發明的新型多光譜相機,檢測名畫《蒙羅麗莎》,發現表明達文西在繪製這幅著名畫之前就已經對畫布進行了初步素描。(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展覽網站

【延伸閱讀:但丁逝世700周年 烏菲齊美術館全套《神曲》畫作免費線上展

【延伸閱讀:私影紀實|安達祐實寫真桑島智輝 抵抗婚姻未知未來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