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失職核數師「狙擊手」 揭上市公司四大造假 績優不一定好

撰文:詹詠渝
出版:更新:

上市公司造假風波不斷,揭出核數師失職的情況愈趨嚴重,「本地薑」對沖基金Argyle Street Management ﹙ASM)更以此覓出「錢途」,靠著狙擊核數師而獲得倍計回報的賠償。作為ASM這盤「生意」的皇牌狙擊手,ASM執行董事黃科凱在法證會計(Forensic Accounting)方面經驗豐富,熟悉核數造假手段。他向《香港01》揭露倘公司出現這四大情況,投資者便要小心留意!

財匯局近日高調調查德勤涉審核冠華國際(0539)未盡責、跟進德勤中國審計失當的指控,以及查康宏環球(1019)財報審計。一連串調查,引起市場對上市公司造假及核數師專業的關注。

ASM由2014年至2015年開始做Litigation Funding(訴訟資金),向失職核數師興訟獲取賠償,至今回報不俗。這盤生意做得起,是否代表香港監管機構監管不足?黃科凱則認為,香港監管已算嚴謹,但監管機構並非萬能,「就算出名監管嚴格的新加坡,早年都有不少上市公司出現造假數情況」。他認為核數師有嚴謹審計核數的責任,公司董事又有監察管理層的責任,故不能單靠監管機構監察造假。

多年來,黃科凱接觸不少賬目不清的上市公司,對造假數套路十分熟悉。在這個「捉假」過程之中,他歸納出造假賬常見的四大問題,包括公司架構過度複雜、大量不常用銀行戶口、高現金但高負債,以及逆市業績過份造好。

黃科凱認為核數師有嚴謹審計核數的責任,公司董事又有監察管理層的責任,故不能單靠監管機構監察造假。(羅君豪攝)

爆公司四大造假位

他解釋,一間公司在拓展新銷售地區或增加生產線時,會設立很多子公司,來應對不同地方的稅制,令公司架構變得複雜。但太多子公司會大大增加核數難度,故有部份造假的公司會刻意開設大量子公司,規避核數師的追查。

此外,假如一間公司在一些偏遠且不常見的銀行,開了很多不常用的戶口,亦是慣常蒙騙核數師的技倆,因這樣會增加核數師追查每一個戶口的難度,有關銀行結餘很大機會造假。至於高負債不一定是造假,但假如現金存量很高同時不斷借貸,就很大機會造假,因其實際戶口現金根本不夠償還債務。

在逆市時大幅跑贏同業的公司亦值得留意,「例如在疫情之下,酒店、零售、飲食業績慘淡,突然某一間酒店集團『零零舍舍』逆市造好,核數師應要更謹慎」。因很多時為了借錢來應付關聯公司的債務,就需要「做大條數」,所以實際市場環境不會影響造假數公司的業績。

造假賬常見的四大問題,包括公司架構過度複雜、大量不常用銀行戶口、高現金但高負債,以及逆市過份造好。(羅君豪攝)

捉到年報錯處 核數師亦不一定「上身」

在公司破產清盤時,清盤人有權控告導致公司損失的人如核數師或公司董事等。儘管核數師沒有法律責任「捉造假」,但不代表沒有責任做足所有核數程序。「假如公司造假數造得好精密、精細,在做足所有audit procedure之後都發現不到任何造假是沒有責任」。事實上,核數師的責任只是在合理範圍內,保證一間公司的財務報表沒有重大的誤導。假若只調查到公司有假數是不足以拿來控告核數師的,要找到證據證明核數師的審計程序有專業失當才行。

但他坦言,一旦傳出公司造假消息,公司賬目很大機會有問題。而且,很多時都是一些普通人能察覺有奇怪的問題,他笑言一看會有種「啲auditor瞓醒未啊」的想法。

他舉出其中一個過往案例,一間上市公司在中國賣一款產品,報稱一年收入100億元,但原來該產品在全個中國的銷售額都沒有100億元,「作為核數師,咁簡單的問題你都沒有諗,咁你點audit?如果你連個業務都唔了解,又點做專業人士?」他續稱,在這個情況下,核數師很大機會沒有做足工夫,故下一步就會找出證據,例如核數師有沒有質疑過公司的收入,以及做了什麼工作查證收入,假如什麼工作都沒有做,就可以告他疏忽。

上市公司造假,核數師不一定「上身」,關鍵是審計程序有没有專業失當。(VCG)

投資者不時聽到核數師「跳船」,但在核數師發現不了賬目有問題時,就可以從司法途徑索償核數師,就算辭職都不能完全推卸責任。黃科凱指出,只要是賬目出問題的那段時間由該核數師做審計工作,但因疏忽沒有發現賬目有問題就可以控告核數師。「上市公司做假數做了幾年,核數師無做足工作,到爆煲之前先話唔出audit report,甚至發出『保留意見』 ,都一樣可以告他前幾年的疏忽」。

不過,香港沒有集體訴訟(Class Action),小股民就算知道核數師失職都未必可以靠司法訴訟來獲得賠償,只能向證監會投訴。到公司破產清盤時,亦未必能從公司手上取得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