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工業化非「翻兜再做」 查毅超冀改大眾核板印象︰唔止坐生產線

撰文:許世豪
出版:更新:

香港一直與不同的「國際中心」扯上關係,如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等,但其實香港曾經亦是一個工業發達的城市,不同的製造業,例如食品、紡織、成衣、玩具以及電子零件等,有過光輝一頁。

近年政府大力提倡「再工業化」及產業升級轉型。身為業界推手之一的工業總會,新一屆主席查毅超接受《香港01》專訪表示,希望政府由「根本」做起,優化統計數據,如實反映製造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改變大眾對「香港冇工業」的迷思!

查毅超希望政府優化統計數據,如實反映製造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改變大眾對「香港冇工業」的迷思。(梁鵬威攝)

據政府公布的最新數據,服務業包括金融、質易及專業服務等,佔本地生產總值達九成三,製造業僅佔1.1%,不少人咎病香港的經濟太過側重於服務業,忽略其他行業。到近年特區政府提倡產業結構轉型,由前任特首曾蔭權的六大優勢產業,到梁振英及現任特首林鄭月娥的「再工業化」,提出製造業升級轉型至「工業4.0」。

特區政府透過創新及科技局、科學園和生產力促進局等機構,通過以直接撥款、資助等方式,援助了數以千計的創科及再工業化項目。七月底正式上任、身兼科學園董事局主席及工業總會主席的查毅超,更是業界於這方面的推手。

查毅超有「磅秤大王」之稱,目前是福田集團董事總經理,集團生產圍繞秤重有關的產品,包括體重磅和食物磅等一般家庭用品,「星級」客戶則包括飛機製造廠「一哥」Airbus(空中巴士)和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提供重量傳感器等高端技術。

再工業化「係有回報」

他於上任後接受《香港01》訪問時就認為,政府除了繼續支援業界「再工業化」外,也要將製造業對香港經濟增長的貢獻,如實反映出來,「近年所做嘅嘢全部都係有正面影響,呢幾年政府花喺『再工業化』 嘅投放,我夠膽講係有回報。」計算「生產性服務業」 更反映製造業貢獻。

他解釋,從香港統計處數據反映,製造業在本港GDP佔比中僅佔1.1%,令人質疑推行「再工業化」的成效,「我直頭有次喺顧問會議上反映,唔係幾同意呢個數,呢一個數字係反映製造業,對於工業嚟講,仲有好多相關的生產服務業。」

所謂「生產服務業」,是指與製造業及工業相關的服務範疇,包括研發、設計、生產、產品運輸、儲存,甚至是廣告、保險及法律服務等。若計算在內,服務業當中有逾四成屬「生產服務業」。

查毅超指,若政府將相關數據反映於統計數據當中,就更能夠反映製造業對經濟的貢獻,說服社會繼續於「再工業化」投放資源外,亦可令年輕人對行業有更深認識,「令大眾市民知道香港係有工業,唔係代表坐喺生產線上面,而係有好多價值供應鏈!」

他建議政府可用「footnote」(腳註)形式去解釋「生產服務業」對GDP的貢獻,「希望帶出效果,同學讀大學時選唔選擇讀設計,或者工科等相關課目?讀完之後係咪喺相關行業工作?如果成日掛在口邊『香港冇工業』,你只係殺緊自己嘅場景,但你倒轉頭睇,HKDI(香港知專設計學院)、Poly(理工大學)每年都有幾千個設計系畢業生,你叫佢哋出嚟做乜嘢?」

查毅超認為,政府可用footnote的方式,令社會對工業及製造業有更深入認識。(資料圖片)

再工業化不等於「工業4.0」

雖說近年政府大力推動「再工業化」,但當中的「再」似乎引起了部分討論,有評論認為政府似乎過於側重先進、被界定為「高端製造」的行業,忽略傳統工業。的確,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於上月12日,出席一個活動時表示,將軍澳和元朗工業邨發展先進製造業中心及微電子中心,提供逾14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予智能生產和高端製造業,意味香港主要的三大工業邨,不少面積均涉及高端製造業。

查毅超卻認為,今天的「再工業化」,並不是單單的將過去的工業「翻兜再做」,對他而言是通過「工業4.0」的手段達至先進製造,「我曾經公開都講過,再工業化唔係將以前嘅嘢翻兜再做,一啲好傳統嘅產品,你有先進嘅製造過程,都係一個先進製造。」

查毅超認為,「再工業化」不是「翻兜再做」,而是要向先進製造的方向發展。(梁鵬威攝)

所謂「工業4.0」,是透過物聯網(IIoT)將整個產品週期串聯,由落單、採購、排單、生產至出貨付運,均可進行實時數據分析,並因應實際情況調整。查毅超進一步解釋,企業「各施各法」,有公司利用「工業4.0」去優化自己生產線;有企業更索性「轉行」。

他以自己為例,公司主要是生產圍繞秤重有關的產品,但9年前已開始將內地廠房規模縮減,轉型集中做科研、項目管理,再利用國內其他企業進行生產。

但查毅超提醒,企業家亦要考慮,自己是否真的要為廠房進行轉型升級,「成個流程入面邊啲要工業4.0,邊一啲唔洗,唔好盲從附和,我走去睇完車廠,人哋做,我做磅秤嘅又咁做,咁死得啦。大家要有合作,唔係各有各做,所以成日講香港工業家係好彈性,你自己有咩場景係手,點樣好好咁Leverage (槓桿)佢。」

港府搭好「場景」 企業家「識走位」

企業家的「彈性」,好大程度上亦反映中美兩國交惡下,香港已不再享有「獨立關稅區地位」的特殊地位,港商改為採取「中國+1」策略,於其他地區如東盟設立新生產線,以應對全球政治格局引起的貿易變化,查毅超指出關稅對香港的影響,最終都是以加價方式,又或將部分業務轉移至海外去應對,「好多時(港商)都係(於外國)成立一個分部,服侍咗關稅嘅目標先。」

因此他認為,政府及業界只要做好「場景」,港商自然「識走位」,「一帶一路、再工業化、本地先進製造,冇人話你要做嘅嘢,一定要係同一個地方,企業各施各法,香港係A、大灣區係B、海外係C:A、B、C冇人教你點𠝹,企業自己去諗,ABC餐你可以去買晒,但邊樣嘢食多啲,個個唔同。」

查毅超相信,香港「場景」優勢正正是一國兩制下有良好的法治,對知識產權有保障,「香港有一個好場景,敏感嘢係香港做有優勢…….係大灣區做生產,企業要升級,成個流程入面中間可能有啲好秘密嘅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但若果要將IP畀其他公司(生產),可能覺得唔太好,寧願抽出來,成個流程斬斷,將核心、有IP嘅搬返香港。」

香港「終極理想」埸景,是政府有完善的政策、資金及土地供應,企業視乎自己的原因,將工作流程分工,將過去的「Made in Hong Kong」,轉化為「Made by Hong Kong」,「一個好的工業家,不同的場景都用到最盡,就係一個最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