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論壇.梁海明|香港對大灣區認識尚淺 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近日在立法會出席行政長官答問會時指出,要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優勢互補。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模型研究發現,香港市民雖愈趨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市民今年較上一年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關注度大幅提升超過93%,但今年對粵港澳大灣區呈現負面態度的市民,亦較上一年增加了3個百分點,眾多港人並以為大灣區特指廣東九市,並不包括香港。

研究亦發現,居住在香港較高收入地區的市民,更加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訊息,而市民認為香港最能做出貢獻、最能體現「灣區所需、香港所長」的十大领域中,前三位分別為金融業、交通運輸業和教育業。

來稿作者:梁海明

特首李家超曾表示期待香港「開新篇」,深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重大機遇。那麼,香港市民是否也抱持同樣的看法?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模型挖掘從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間,香港的中英文媒體、社交媒體和網上論壇,所有涉及粵港澳大灣區的信息共有156,822條,平均每天430條。而在2020年至2021年的同期,則有81,124條,平均每天222條信息,今年度的總信息量比去年度增加了93.31%,顯示香港市民比以往更加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訊息。

較高收入地區市民較希望了解大灣區

研究進一步發現,在香港的十八個區當中,最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相關訊息的前九個區,從高到低分別為中西區、灣仔區、大埔區、九龍城區、離島區、北區、南區、東區和沙田區(具體如下圖所示)。

由於中西區是香港最重要的金融、商業中心區;灣仔區則是香港主要的大型會議及展覽區和主要的富裕階層住宅區;大埔區是香港主要的創新科技產業中心,香港科學園、大埔創新園均處於該區。由此可見,在金融、商業、創新科技、大型會議及展覽領域工作的香港市民,更為關注與粵港澳大灣區相關的新聞及話題。從中亦可看出,住在香港較高收入地區的市民,更加希望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情況。

而且,從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香港市民年齡分佈可發現,18歲至24歲的市民最關注粵港澳大灣區,比例達30.3%,其次是25歲至34歲的市民,比例達27.6%,18歲至34歲年齡段的市民已佔比例高達57.9%,顯示香港青年更加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訊息。而最低的是45歲至54歲年齡段的市民,只佔3.9%。

至於香港市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印象,通過人工智能情緒分析模型研究香港市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態度,可發現僅有7%市民表達出正面的態度,負面態度則佔4%,中性態度的市民則高達86%。而2020年至2021年的同期,市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正面態度為2%,負面態度則為1%。顯示市民對大灣區的正面態度雖有上升,但負面態度同樣有上升。

擔心香港失特色 不知港屬大灣區

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表達正面態度的市民主要是認為大灣區發展機遇處處、香港融入大灣區,可抓住國家穩步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表達負面態度的市民,一是認為政府官員、建制派歌頌大灣區的美好未來不可信;二是認為參與大灣區建設會矮化香港地位;三是太過融入內地會失去香港特色;四是認為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薪酬較香港低,對港人而言並不吸引;五是因疫情原因久未回內地,對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最新狀況缺乏了解。

分析也發現,在很多香港市民眼中,粵港澳大灣區指的是廣東九市,顯示很多市民潛意識並沒有認為香港是包括在粵港澳大灣區當中,因此,「上大灣區」、「去大灣區」此類關鍵詞在各社交媒體、傳統媒體乃至個別特區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的公開發表文章中,頻頻可見!

而持中性態度的市民高達86%,顯示市民雖已較為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情況,但自2020年1月新冠疫情大爆發以來,因封關市民較少前往廣東,已經開始「不知道」大灣區內地城市最新發展情況、最新政策和最新機遇。可見,香港特區政府要重燃這86%市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熱情,未來有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令市民能夠重新認識、進一步了解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最新訊息和機遇,解決「不知道」的問題,

而通過人工智能模型分析發現,多數香港市民認為,香港最具優勢、最能為粵港澳大灣區做出新貢獻的前十大領域,分別為金融業、交通運輸業、教育業、地產業、互聯網服務業、時尚業、零售業、家電業、醫藥業和食品飲料業(具體如下圖所示)。

若然將這十大行業比對大灣區內地城市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國際、國內未來發展趨勢,有理由相信香港未來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做出更多新的貢獻。在此,筆者以金融和教育這兩個行業為例。

香港應參考三藩市灣區以建設大灣區

在金融方面,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創新科技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撐。例如,美國三藩市灣區就以發達的風險投資為主體的金融環境,充當高新科技與金融資本之間的橋梁,為三藩市灣區的高新技術及創新科技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也為三藩市灣區的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金融資源。

粵港澳大灣區也是如此,例如深圳,外界與其總是談及深圳的高科技發展得好,卻不了解深圳的高科技企業融資的道路做得更好。尤其是來自香港市場的融資,在深圳高科技企業的發展中極為活躍,無疑是這些企業成長的重要助推器。

隨著美國總統不斷將中國企業(包括眾多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企業)列入禁止美國個人與機構投資的黑名單,在國際資本市場阻止資金流進中國企業,對中國企業實行美元斷供之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未來愈加重要。

香港未來要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可參考美國三藩市灣區的成功經驗,在香港建立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以及構建科技金融體制,致力於整合灣區的創新要素。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包括金融資本、融資服務、管理訊息咨詢、國際人才招聘、技術轉移、財務和法律等多種服務,這些服務整合運作,將能大幅提高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產出效率。

更為重要的是,面對美國未來可能的持續美元斷供,香港未來也十分需要構建粤港澳大灣區的科技金融體制。

參考硅谷的發展經驗,硅谷崛起以後,以硅谷為產業鏈帶動的科技金融業,已成為其顯著標誌。美國三藩市灣區形成了由天使投資、風險投資以及私募投資組成的完整投資體系,並在企業的不同階段進行投資。以及三藩市灣區还擁有完備的資本市場,以納斯達克等市場為中心,通過IPO或協議轉讓的方式,為風投資金的退出提供渠道。目前,美國加州乃至整個美國,最主要的風險投資都集中到了三藩市灣區,有資金需求的企業可以來三藩市灣區尋找資金。

未來,香港同樣有需要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由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投資和運作上市等組成的完整的投資、融資體系,為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提供金融、投資服務。

在教育方面,香港應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大灣區人才中心,除了提供科技人才之外,還須提供大量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

根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模型分析的結果,粵港澳大灣區未來五年需要的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佔需求總數的81%。香港要進一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要向大灣區內地城市提供更多的技能人才(即在生產、運輸和服務等領域崗位一線,熟練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術,具備精湛的操作技能,並在工作實踐中能夠解決關鍵技術和工藝的操作性難題的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具體如下圖所示)。

深廣淨入率低 大灣區富裕未富足

內地的研究數據顯示,流入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人才有40.39%都流向深圳,31.42%流向廣州,兩者佔到7成以上。從深圳和廣州流出的人才則分別佔大灣區總流出人才的48.35%和29.37%。因此深圳、廣州兩地的人才淨流入率相對其它廣東珠三角城市要低,分別只有0.78%和1.36%。例外的是,珠海的人才淨流入率相對較高,為6.07%,不過流入珠海的人才人數僅佔6.64%,仍與其經濟特區地位不符(具體如下圖所示)。

這些城市在產業發展加快、對人才需求隨之增大,人才淨流入率卻較低的情況下,將更加歡迎香港人才前往,以及希望香港的高校可協助幫忙培養更多相關的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

對於香港而言,一些教育機構、大專院校如職業訓練局、香港珠海學院等,已積極發展應用學位課程,未來若能進一步增強與如香港總商會、工業總會、中華廠商會和中華總商會等業界合作,共同開設「三文治」課程(Sandwich Course),該課程分為三個階段,即理論學習階段、業界實習階段及理論學習階段,此課程的主要精神在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透過中間的企業實習階段,將所學的理論應用於實務經驗,並從中獲得驗証。由於用實務經驗,學生在畢業後到企業工作,「上手」非常快,因此非常受企業歡迎。

因此,未來本港若能推動大專院校打造更多「三文治」課程,甚至設立專門的應用型大學,不但能讓香港青年人在創新、創意、創業中進一步發揮潛力,增加發展空間和流動機會,也能吸引更多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學生前來報道,以此既能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也能為大灣區內地城市培養更多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

此外,香港的大學醫學機構還能協助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打造更加完善的醫療體系。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富裕(Rich)的區域,但並非富足(Affluent)的區域,這從醫學院的數量可以看出,本研究比較了粵港澳大灣區和西方富足國家的差距,例如在英國,1個醫學院服務194萬人口,德國是1個醫學院服務220萬人口。而在粵港澳大灣區,則是1個醫學院要服務640萬人口。

換言之,英、德等國家單位人口擁有醫學院的數量是粵港澳大灣區的3至5倍(具體如下圖),大灣區的醫學院數量遠達不到國際富足的標準。

大學醫學院的功能不只是字面上那麼簡單,英國醫學委員會(BMC)曾指出,醫學院的使命具有三個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提高知識和服務社會。對於大灣區開始走向富裕或者已經富裕的民眾而言,僅是經濟發展與富裕的生活已不能滿足他們,他們更多需求的是「富足」的生活——更好的生活質素、身體的健康的提升,醫療的支持和保障,成為他們非常關注的事項。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香港完整的沿襲了西方醫學體系,同時經過香港醫生的不懈努力,至今已創造了很多傑出成就。在世界醫療水平上,香港的醫療水平僅次於美國,在個別領域更在歐美之上,如治療肺癌、肝癌、腸癌和乳腺癌等方面的水平位於世界第一。對於大灣區內地城市而言,除了要推動經濟發展之外,還應以人為本,發展更多醫學院,更大力度推動醫學發展,建設更多的各類型醫院,並逐步建立大灣區全民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打造健康灣區、長壽灣區。這不但是為了滿足大灣區民眾對醫療健康愈來愈高的需求,讓民眾可以更加健康地生活和安居樂業,更可通過完善的醫療體系,吸引更多國內外人才前往大灣區工作。

香港發展不能僅靠中央「送大禮」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香港過去的成就、亮點並非未來前進的動力,反而是一種拖累和負擔。未來香港經濟要往前走,尤其是在當前疫情陰霾籠罩、國際局勢錯綜複雜的形勢下,香港不但深陷經濟衰退之中,且很多內部問題持續窒礙經濟、社會和創科產業的穩定、發展。面對鄰近地區正在大步向前,香港若不想國際金融中心及龍頭城市地位褪色,絕不能再像以往般故步自封,也不能僅依靠特區政府不斷尋求中央政府「送大禮」,而是要更加發奮自強。

改革開放之初,香港創造了「前店後廠」的模式,促進本港的繁榮發展。未來,香港何妨再次打造新的「前店後廠」模式,將包括香港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視作一個整體,港人若能以我們都是「大灣區人」的心態,將自己當成「廠」,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當作「店」,通過角色互換形成新型的「前店後廠」模式,向內地「再出發」,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共同開拓中國內地統一大市場,將能為香港未來的發展贏得更多機遇。畢竟,內地在金融業、服務業和消費領域的「人口紅利」才剛剛開始,預計未來15年,內地將進口超過30萬億美元商品和10萬億美元服務。

向來有「世界仔」之稱的香港人,對此機遇,真的要選擇忽視?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研究院是由中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聚焦於粤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宏觀經濟等領域研究。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為「香港可在粵港澳大灣區扮演什麼角色?」。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其任職機構及香港01無關。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