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室沖涼無穿拖鞋腳板潰爛 港醫生:有女病人以為是雞眼

撰文:陳嘉欣
出版:更新:

美國一名男子在健身室沖涼後,左腳腳底受惡菌感染,由最初的1粒疣擴散至5粒,甚至變得紅腫而無法步行。
經多次治療仍未見效,他最終接受皮膚移植手術,取自魚鱗急救。他向外界公開腳底生疣照片,勸喻大家留意公眾浴室的個人衛生。

美國一名男子因在健身室沖涼時沒有穿上拖鞋,導致生疣、皮膚潰爛。(左圖:紗布包紮傷口;右圖:從腳底切出受感染的皮膚;網絡圖片)

據《每日郵報》報道,美國德州一名男子在健身室沖涼,沒有穿着拖鞋而受惡菌感染。他沒有公開姓名,但向媒體表示,他的腳底由最初生1粒疣,漸漸演變成5粒疣,擴散至全腳底,並且出現傷口,導致潰爛流血。他嘗試接受不同治療,但無奈傷口繼續擴大。最終他接受皮膚移植手術,以魚鱗植皮。

該男子為了參加馬拉松,經常在健身室進行特訓,有時趁中午食飯時亦去一趟。有時,他發現自己忘了帶人字拖,但又不想大汗淋漓趕回公司取拖鞋,於是決定赤腳淋浴。

其後,他發現左腳底中間的表皮有硬物,起初他不以為意,但為了不影響訓練,他嘗試在網上搜尋多個治療方法,例如用膠帶、香蕉皮、醋治療,但患處毫無起色。

在束手無策之下,他只好尋求醫生協助。該醫生以斑蝥素(cantharidin)治療疣。這方法是引入昆蟲斑蝥,對抗疣繼續擴散,讓細菌自然死亡。每星期,醫生都為其切走起泡的皮膚及塗上軟膏。不過,細菌仍然頑強擴散,由1粒疣增至5粒疣,完全無功效。

即使該男子以偏方,尋求醫生治療腳底,但感染部分不斷擴大,由1粒疣變成5粒。(網絡圖片)

他憶述,當時左腳變得腫脹疼痛,完全無法步行。他亦不能將腳垂直向下,以免血液直流,令皮膚更腫更痛。受盡多個月的折磨後,他在今年2月決定接受植皮手術。

植皮取自北大西洋鱈魚(North Atlantic Cod)魚鱗,手術過後,他的傷口開始癒合。大約1個月後,他終於能走動自如。因此,他提醒大家不要像他一樣,忽視個人衛生。為自己着想,必須在公共地方穿鞋,以免受細菌感染。

受惡菌感染,該男子的左腳變得紅腫。(網絡圖片)

皮膚科醫生:女患者誤以為疣是雞眼

皮膚科醫生陳厚毅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在公共更衣室、淋浴間中,最常見是以下3類惡菌,分別是細菌、病毒及真菌,細菌會引致皮膚紅腫;病毒是指過濾性病毒,在皮膚上形成疣;真菌則引發生癬,例如香港腳。他評估過外國人的圖片,認為該男子應受病毒感染而導致腳底生疣,並衍生傷口導致發炎,加上報道指他用過偏方,可能令病菌更易入侵,令其傷口變大。

陳又指,小朋友較成人容易生疣,因為其抵抗力較低,加上他們多參加游泳活動,是容易受惡菌感染的一群。此外,處於潮濕、炎熱的環境,都會增加生疣的危機。若果處理不善,疣就會愈生愈多。而治療方式分多種,包括用藥水塗抹、冷凍治療、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甚至做切割手術、植皮手術,視乎個人情況嚴重性判斷治療方法。

皮膚科醫生建議,即使已在健身室沖涼,但安全起見,回家亦應再清洗多次雙腳。(iStock)

事實上,他曾接觸過類似的病人,患者是一名28歲女子,初時以為因常穿高踭鞋,引致腳底生雞眼,但久之愈生愈多。自己曾用醋浸腳,但不見成效,於是尋求皮膚科醫生協助。經細問下,陳得悉該女患者經常出入健身室,因嫌麻煩而沒有帶拖鞋,是腳底生疣的成因。最終她接受冷凍治療,大約兩個月康復。

保持個人衛生 健身宜自備拖鞋、毛巾

為免皮膚受感染,陳建議,健身人士必須帶備拖鞋替換。即使已在健身室沖涼,回家亦應再次清潔身體,特別是腳底,洗澡後必須抹乾腳底。此外,不少人在坊間學打泰拳、瑜伽,都需赤腳做運動。因此他建議,打泰拳後記得要抹乾淨雙腳,若做瑜伽不妨自備一張瑜伽墊,以免與人共用。

High Fitness課程總監及健身教練Francis Lam亦向《香港01》表示,在健身室內的沖涼房,地面都會有積水,要避免皮膚受細菌感染,他建議健身人士宜穿上拖鞋。安全起見,最好在沖涼時都穿着拖鞋,盡量不與地面有接觸。用完拖鞋,記得要清洗,慎防細菌殘留在鞋上。

此外,他亦留意到,有些人在沖涼後赤裸上身四圍走,為了確保個人衛生,他認為宜沖涼後應穿上衣服。部分健身室會為用家提供毛巾,但他認為自備毛巾較佳,例如在使用健身器材前,可用毛巾自行清潔,以免沾染上一手的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