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全球塑膠垃圾僅9%被回收 倡各國立法禁用膠袋或徵費

撰文:王海如
出版:更新:

泰國一頭領航鯨上周六(2日)因誤食超過80個膠袋死亡,類似的事件不時發生。聯合國周二(5日)趁着世界環境日發表報告,指出歷來所有塑膠製品中,只有9%被回收再用,建議各國考慮徵稅,甚或全面禁用即用即棄膠袋或食物容器,從根本解決塑膠污染問題。

報告指出:「全球製造的90億噸塑膠中,僅9%被回收。」「大部分最後丟進堆填區、垃圾場或散落四周環境。」每年全球使用的塑膠袋數量高達5萬億,排列開來,足足有兩個法國這麼大。

這份報告是聯合國與印度政府聯合發表,被視為最全面評估各國減少單次用塑膠行動的研究。報告還附帶「減塑」口號:「不能再用就拒用」(If you can't reuse it, refuse it.)。

根據報告,中國是塑膠包裝垃圾的最大來源地,超出歐盟和美國;但人均製造量而言,美國則居首,超越日本和歐盟。

聯合國6月5日發表報告,指歷來所有塑膠製品中,只有9%被回收再用,建議各國考慮徵稅或禁用即用即棄膠袋或食物容器。圖為6月4日越南清化省一個滿佈膠袋垃圾的沙灘。(路透社)

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執行總監索爾海姆(Erik Solheim)在報告中寫道:「塑膠災難已經禍及地球每一個角落。」這些塑膠除了危害海洋生物、污染土壤,還會在燃燒時釋放有毒化學物質。

不過有不少國家已經採取行動作出補救。負責聯合國環境可持續生活方式(Environment's Sustainable Lifestyle)項目的東達(Elisa Tonda)說,超過60國家都有法例針對膠袋或聚苯乙烯容器(俗稱發泡膠)等單次塑膠製品,予以禁止或額外徵費。

報告指徵費及禁令是最有效減塑方法之一,在採用有關措施後一年,有30%國家膠袋消耗量大跌、20%則很少或完全沒有改變。其餘50%國家政府就未能判斷限制措施的成效。報告還提出多項其他建議,包括改善垃圾分類和回收;提供經濟誘因鼓勵民眾轉用其他對環境無害的替代品,以及教育消費者,提倡可重用產品等。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