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過去了  緬甸羅興亞難民為何還未能安全返鄉?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2017年8月,緬甸若開邦羅興亞人與緬甸軍方的衝突全面爆發,之後造成數十萬羅興亞難民被迫出逃到鄰國如孟加拉等地。
危機至今來到了一周年,仍然有逾90萬的羅興亞難民滯留在孟加拉,他們希望返回家園,但要安全回去,並不容易。

回顧羅興亞難民危機

在2017年8月前,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與軍方已時有衝突,但到了2017年8月25日,羅興亞人的武裝組織「若開邦羅興亞救世軍」(ARSA)攻擊軍方的多個駐點,殺死12名軍人,隨即引來緬甸軍隊以此作藉口,進行大規模報復的「清剿行動」,他們清洗、燒毀羅興亞人的村莊,造成數十萬羅興亞難民逃往其他國家如孟加拉、馬來西亞等,在報復期間,有大量羅興亞人遭殺害、強姦。

緬甸軍方堅持說,他們是對付武裝分子,但國際社會批評,他們的行為無異於「種族清洗」,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也因此失落「民主女神」的光環,西方領袖、傳媒等一面倒指控她助紂為虐。

一年後,羅興亞難民依舊艱苦

在這一年間,在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如今高達約91.9萬人,他們身處孟加拉的難民營,例如是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難民營,但環境非常惡劣,從2017年9月至今,有超過1.6萬名孩子在難民營出生,當中已無法估計有多少是因為強姦而誕下的孩子,但這些母親更加艱苦的是,只有不足5分1人可以在有醫療設備的環境下產子。

國際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指出,羅興亞人在臨時營地所要忍受的狀況,遠遠低於國際人道標準,難民仍處於他們則抵達孟加拉時一樣的緊急狀況,棲身在由塑膠布和竹枝搭建成的臨時帳篷,難民幾乎未能住在安全穩固的建築物內,帳篷內也沒有燈,晚上漆黑一片。

羅興亞難民:難民營的環境惡劣,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難民在臨時「搭建」的清真寺祈禱。(VCG)

羅興亞人的返鄉夢

難民營的環境惡劣,讓羅興亞人盼待返回家園,6月,緬甸政府與聯合國簽署協議,同意讓數十萬名羅興亞難民「自願、安全、有尊嚴並可持續地回鄉」,但是要安全返鄉,並不容易:

1. 已遭清洗的家園

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分會(Amnesty International)3月一份報告指出,那些在2017年遭清洗、燒毀的羅興亞村莊,它們所在的位置,如今已成為軍方鋪橋建路的地方,報告指在1月,當地進行了大型工程,建設包括軍事基地、直升機停機坪、公路等,意味羅興亞人返鄉後,可能已經找不回自己的家園。

羅興亞難民:在難民營內的孩子,就在臨時搭建的木架上玩耍。(Getty Images)

2. 協議欠細節 羅興亞人仍無公民身份

緬甸政府雖然與聯合國簽訂協議,同意讓羅興亞人「自願、安全、有尊嚴並可持續地回鄉。」但是協議欠缺具體細節,如回鄉的形式等,協議也沒有解決羅興亞人的無國籍身份問題,他們即使回鄉,同樣沒有公民權利、不能合法工作,他們的生活狀況,恐怕會與逃難前一樣,難有明顯改善。

3. 雨季降臨的安全問題

在孟加拉和緬甸若開邦,現時已踏入一年一度的雨季,雨季在當地經常引來災害,也為羅興亞難民帶來嚴峻的安全考驗。

羅興亞難民危機已屆一周年,但難民要回鄉仍然不容易,更擔心安全問題。(VCG)

4. 救援組織不能進入若開邦

事實上,羅興亞難民即使回鄉後,也要為安全問題感到擔憂,深恐受到緬甸軍方的再次迫害。雖然按緬甸政府與聯合國的協議,緬甸願意讓聯合國派監察員到若開邦,但是到目前為止,若開邦仍然不讓國際人道救援組織進入,羅興亞難民返鄉後,也面對生命受威脅、但又欠缺援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