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千蚊風筒帶動營業額創新高 Dyson靠甚麼成功?

撰文:陳博悟
出版:更新:

英國電器品牌Dyson的產品,在香港隨處可見,港人對這些產品的印象,除了設計漂亮、好用外,相信更是價錢不便宜,一個Dyson風筒動輒要超過3000港元。但貴價一樣有市場,《每日郵報》周五(22日)報道,Dyson公司營業額再創新高,2017年達到357億港元,其中的關鍵原因,正是貴價風筒的銷情理想。
這一切有賴公司創辦人戴森(James Dyson),他究竟是靠甚麼取得成功?

Dyson的貴價風筒正是2016年推出無葉的「超音速風筒」(Dyson Supersonic),標榜運用高速氣流乾髮達至護理頭髮效果,配以亮麗時尚的造型,令它成為中高檔次消費者的寵兒。根據公司官方網頁顯示,現時風筒售價約為3,380港元。

可是高昂的售價不但沒影響銷售情況,更為該公司帶來超乎預期的成功。《每日郵報》報道,Dyson貴價風筒在過去1年的銷情超乎預期,帶動公司營業額再打破紀錄,2017年營業額較前一年增長達到4成。

創辦人戴森的資產因此上漲愈2億英磅(約20億港元)。據彭博富豪指數(Bloomberg Billionaries Index)顯示,戴森現時的資產達115億美元(約898億港元),全球排行第120名。戴森表示,亞洲人對於旗下公司的技術有「異常的熱情」,約73%的增長都是來自亞洲。另有21%的增長來自歐洲。

Dyson風筒造型獨特而且標榜有頭髮護理效果,深得一眾高檔次消費者的歡心。(Dyson網頁)

戴森是如何取得成功?1947年在英國克羅默市出生的他,早年在倫敦修讀藝術,但他卻對發明非常有興趣,他1993年自立門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公司Dyson,在英國設立獨立實驗室及廠房,推出產品。

回顧Dyson的經典產品,必定要數到1993年推出的直立式吸塵機DC-01。戴森憶述他6歲時吸塵的經歷, 一邊聽着刺耳的噪音,嗅着難聞的氣味,並要彎腰拾碎屑,及後到他28歲成家立室時,使用當時號稱世上最強力的吸塵機,但卻是一樣不好用。

這些經歷成為他的靈感,他決心研究其他吸塵方式,結果經歷12年研究、製作共5127個模型,終於生產出無需塵袋的直立式吸塵機DC-01。

Dyson創辦人戴森今年71歲,他是發明家也是工業設計師。(VCG)

大型零售連鎖店最初對DC-01態度謹慎,但強烈馬力配上鮮黃色的塑膠設計,漸漸博得顧客歡心。呼吸系統敏感的用家也發現另一個優點——DC-01更有過濾空氣功能。

Dyson隨後推出數款吸塵機,銷售數字節節上升,公司於2005年已主導歐美吸塵機巿場。戴森透露秘訣是「你很難愛上一件功能良好但其貌不揚的物件。你會愛上一件外相討好但功能不佳的物件,之後心生討厭。功能固然是最重要,但一件東西美觀得來,功能優越又使人興奮,那麼外觀就可錦上添花。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性能良好又耐用。」

戴森2000年在德國漢諾威世博帶同機器原型,介紹設計中的智能吸塵機。(美聯社)

在這過去的20年多間,他多次把新元素注入傳統家電產品,把風扇、吸塵機和暖風機等普通電器改良及重新包裝,開創家電市場新一頁。他也表示自己常常留意普通人生活上的投訴作為發明靈感,希望透過觀察投訴,從中發掘改善的可能。或許這些理念,使他不斷能把平凡家電完善,《紐約時報》甚至形容Dyson就像是家居電器版的蘋果公司。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