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女孩穆拉德 從ISIS性奴到保衛族人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2018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兩位都是對抗戰爭暴力的鬥士。一位是醫生,另一位是戰爭中的受害人、曾遭ISIS綁架數個月的雅茲迪族女孩。
這位25歲女孩穆拉德(Nadia Murad),4年前遭擄走並淪為性奴,好不容易逃離魔掌後,決定向ISIS「反擊」,她成為知名的人權運動份子,以自身經歷向世人作出呼籲,只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多一點關注雅茲迪族人的被迫害情況。

甚麼是雅茲迪族?

雅茲迪族(Yazidi)是一群散居於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等地,擁有自己獨特宗教和文化習俗的少數族裔,其中在伊拉克北部地區辛賈爾(Sinjar),便居住有不少雅茲迪族人,但是在近年來,雅茲迪族一直是極端組織ISIS進行攻擊的主要目標之一,此因雅茲迪族的信仰中,崇拜「孔雀天使」,而孔雀天使在ISIS眼中則是魔鬼,這個宗教上的分歧,造成ISIS把雅茲迪族視為「崇拜撒旦的人」,並以此為理由施襲。

諾貝爾和平獎:穆拉德稱在遭ISIS禁錮期間,日夜遭強暴及毆打,也淪為一件商品,多次轉賣到不同ISIS份子手上。(VCG)

穆拉德受難記

自2014年起,ISIS勢力不斷擴張、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攻城掠地,終於在2014年8月,ISIS攻下雅茲迪族的聚居地辛賈爾(Sinjar)並施以屠殺,男性遭要求一字排開再被處決,婦孺則被俘虜成為性奴,然後在ISIS份子中不斷轉售。這次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穆拉德,正是其中一名遭綁架的女性。

近6500位雅茲迪婦孺遭擄走,大約5000人被殺,只是在一天內。
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雅茲迪女孩穆拉德(Nadia Murad)

在ISIS的屠殺中,她目睹6名兄長遭處決,母親也在事件中喪生,然後她被帶走,在遭禁錮期間,日夜遭強暴及毆打,也淪為一件商品,多次轉賣到不同的ISIS份子手上。她當時只得21歲,在事發前還夢想未來可以成為歷史老師或是經營美容院。

穆拉德曾試圖逃跑但失敗,然後又遭到強姦虐待,一度暈倒過去。不斷的折磨讓她感到絕望,也曾想過自殺或毀容。

諾貝爾和平獎:逃出生天後,穆拉德在國際社會到處發聲,希望世人關注雅茲迪族的慘況。(VCG)

逃出生天 勇敢發聲

直至穆拉德遭俘虜的3個月後,她終於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在一戶遜尼派穆斯林人家的幫助之下,成功逃脫,這戶人家的長子協助她偷渡過僅存的家人身邊。

穆拉德逃出生天後移居德國,她希望協助其他正受ISIS迫害的雅茲迪族人,她到處演講、到聯合國和美國國會作證,敦促國際社會加大力度打擊恐怖主義,她又把慘痛經歷寫成《倖存的女孩》(The Last Girl)一書,以受害者身份控訴ISIS。在她與各人一同極力爭取之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成立調查小組搜集ISIS在伊拉克的罪證。

我希望自己是最後一個經歷這些事的女孩。
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雅茲迪女孩穆拉德(Nadia Murad)

2016年,穆拉德獲選為首任聯合國人口販賣倖存者尊嚴親善大使,同年她也獲得沙卡洛夫人權獎,以及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當時並沒有得獎,終於至今次成功奪得和平獎,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表揚她對抗戰爭性暴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