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語言矛盾】法語政府VS英語民眾 鐵腕打壓造就分離份子

撰文:凌俊賢
出版:更新:

語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部分,正如本港教育局長楊潤雄早前質疑,用廣東話教中文長遠會令香港失去優勢,引來本港民意沸騰,不少人大撐廣東話,強調「廣東話係我母語」。
母語被取代可能會導致一個地區的文化漸漸消失,亦有可能令當地人感到不受尊重。中非國家喀麥隆亦有類似的語文矛盾,當地英語圈(Anglophone)民眾屢遭法語圈的中央政府打壓。鐵腕打壓不但撕裂社會,更讓當地分離主義運動勢力抬頭。為讓該區獨立成國,分離份子更不時發起襲擊,他們日前更被指綁架一所學校的81名師生。

喀麥隆英語區巴門達(Bamenda)周一(5日)有81人在一所學校被綁架,其中78名學生和一名司機周日(4日)獲釋,但校長及一名教師仍被脅持。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學生們被釋放後乘坐軍方汽車返回學校與父母見面。

當局指摘這是英語區分離武裝分子所為,但無交代是否曾與綁匪達成協議。其中一名獲釋的15歲少女表示,綁架者有善待他們,又指從外表及說話方式推斷有關人事可能是亞巴佐尼亞(Ambazonia)地區的分裂主義者。

語言矛盾死結重重

喀麥隆官方語言為法語及英語,英語圈(西北省和西南省)人口約佔該國總人口的20%。當地曾發生多次劫持學生的事件,今次為牽涉最多學生的一次。當地10月底曾有11名學童遭綁架,當局隨後邀付約3.4萬港元贖金換取人質。

當地長老會( Presbyterian Church)部長豐基(Samuel Fonki)稱,綁匪可能是武裝分子、流氓或小偷,利用當地不穩定局勢綁架學生,再嫁禍予分離主義組織。但無論如何,當地的語言問題絕對不容忽視,這不但關乎日常生活,更牽涉地域、歷史、人民情感及政權穩定等多項矛盾。

喀麥隆語言矛盾:喀麥隆英語區巴門達(Bamenda)周一(5日)有81人在一所學校被綁架,其中78名學生和一名司機周日(4日)獲釋。圖為學生家長。(VCG)

漸失自治權下分裂導火線

要討論這個問題,必需先了解喀麥隆複雜的歷史。喀麥隆在1884年成為德國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兩國從德國手上瓜分喀麥隆,當中八成歸法國、兩成由英國託管。

法屬喀麥隆在1960年成功獨立,建立「喀麥隆共和國」;英屬喀麥隆北部地區加入同是講英文的鄰國尼日利亞,南部地區則在翌年與「喀麥隆共和國」合組聯邦,並改名為「喀麥隆聯邦共和國」。

喀麥隆當局在1972年通過改革由聯邦制改為單一國家,並由法語圈中央政府管治;英語圈則「馬照跑,舞照跳」,保留英國託管時期的法律及教育制度。

不過好景不常,中央政府在三年後即改國旗,將旗上代表英語及法語的兩顆星星,「改版」到只剩一顆。當局稱這是象徵喀麥隆團結,惟事實上是無視英語圈民眾。當局更日漸收緊英語圈自治權,並1984年將國名改回「喀麥隆共和國」。去除「聯邦」一詞使英語圈民眾感到不被尊重,以至不滿聲音漸大。

喀麥隆語言矛盾:喀麥隆英語圈(西北省和西南省)人口約佔該國總人口的20%。圖為喀麥隆西南省。(VCG)

中央政府鐵腕打壓成撕裂分水嶺

英語與法語雖同樣貴為官方語言,但英語圈民眾受到國內大多數人歧視。他們批評政府在司法和教育系統偏袒法語使用者,大部分官方文件只有法語版本,英語使用者亦較難擔任高級公務員,有如「二等公民」。惟當局不但漠視訴求,更從教育入手向英語圈新一代「洗腦」,不斷加大當地學校法語教學比例,以試圖將他們的母語邊緣化。

這有如當年港府硬推「國教」一樣,引起英語圈民眾不滿及抗議。他們在2016年發起和平、理性、非暴力示威,要求當局更廣泛承認英語圈的教師和律師,惟遭政府安全部隊鎮壓,導致數10人死亡。當局及後更拘捕英語圈領袖。

喀麥隆語言矛盾:喀麥隆英語圈民眾2016年發起和平、理性、非暴力示威,要求當局更廣泛承認英語圈的教師和律師,惟遭政府安全部隊鎮壓,導致數10人死亡。(VCG)

官逼民反造就分離份子

「喀麥隆英語圈危機」一觸即發,當局針對英語地區實施網絡封鎖。和平示威在鐵腕鎮壓下,2017年10月終於演變為武裝衝突,亦令分離主義運動勢力抬頭。英語圈的部分民眾,由本來只想爭取政治和公民權利,變為企圖讓該區獨立成國。

喀麥隆政府及後試圖為英語法語大戰降溫,釋放英語圈領袖,並呼籲共同努力,惟分離主義已一發不可收拾。分離份子組織如雨後春筍盤踞在英語圈內,他們不時勇武抗爭,針對當地政府部門和學校發動襲擊和綁架,亦頻與喀麥隆安全部隊發生衝突。

「人權觀察」組織報告指出,分離份子要求學校罷課和燒村,又號召民眾抗爭和殺戮,政府亦對他們施以酷刑和鎮壓。分離份子2018年9月27日攻擊西北省武姆(Wum)的一座監獄,分離組織「亞巴佐尼亞之虎」(Tigers of Ambazonia)及後聲稱,救出106名「無辜的人」。

喀麥隆語言矛盾:喀麥隆獨裁者比亞(Paul Biya)10月成功第七度連任總統,繼續執政多7年。(VCG)

獨裁政權惹的禍

聯合國統計,截至5月共有最少16萬人在喀麥隆境內流離失所,另有2萬人逃往尼日利亞,半島電視台報道亦指出,迄今最少有400人死於衝突。如此多平民百性受牽連,國家陷於暴力和不安之中,部分國民出國逃難,背後全因有一個獨裁政權。

已統治喀麥隆36年的比亞(Paul Biya)10月成功第七度連任總統,繼續執政多7年。這位昔日收緊英語圈自治權、改國名、出兵鎮壓示威的85歲獨裁者,可謂將該國推向撕裂的幕後黑手。他周二(6日)卻聲言要修補社會撕裂,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會賦予英語圈人民更大自主權。這番言論是信口開河、貓哭老鼠或是「轉死性」,相信心水清的人均會看清楚。

由剝奪自治、鐵腕打壓、文化侵略,到民眾反抗、獨立呼聲四起……如斯政治軌跡似乎並非喀麥隆獨有。有類似經歷的國家或地區政府與民眾,大概可以這個中非國家為鑑。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