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題】暴戾記憶載百年 讓散落文物重歸舊主人的疑惑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去年11月正式宣布,向法國前殖民地、西非國家貝寧(Benin)歸還26件法國軍隊在1892年戰爭掠奪的文物。同一時間,由總統府委託的藝術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發表報告,建議法國政府應將國內博物館收藏的以萬計非洲文物,歸還給原屬國。這再度掀起前西方殖民國家歸還文物的討論。
物歸原主,天經地義,但為什麼歐洲國家的文物歸還過程,經年來會出現那麼大的爭議?除了道德上的討論,還有文物處理的實際考量。

法國總統馬克龍向法國前屬地貝寧歸還文物,兌現他選舉前許下的承諾。(路透社)

馬克龍在2017年競逐總統期間,曾到訪法國前殖民地阿爾及利亞(Algeria)。訪問期間,他不諱言指責法國的殖民歷史是「真正的野蠻」和「反人類罪行」。言論引來民族主義者群起圍攻。就任總統後,他在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Burkina Faso)訪問途中,也曾表明部分非洲文物理應歸還給原屬國。是次馬克龍歸還貝寧文物一事,算是兌現了選舉承諾。

逾世紀前遺留下來的「債」

十八、十九世紀大航海時代,歐洲列強在殖民地進行的非法掠奪行為,將大量本土文物帶到歐洲大陸。即使不是所有文物都是掠奪得來(有博物館專家指出,有很大部分的原屬地文物,是殖民者或冒險者通過以物易物,或以低價在賣家首肯的情況下獲得),但與殖民主義的暴力行為始終不能割裂。在現今道德基礎上,不少人認為,原歐洲殖民國家理應無償交還歷史文物給原屬國。

歐洲殖民者在殖民時代,通過不同方式獲得的文物可以說是包羅萬有。全球規模最大、成立於1753年的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收藏了來自埃及、西亞、希臘、中國、以至大洋洲的歷史古物。可以想像,大英博物館多年來一直陷入文物歸還的漩渦之中,不少國家要求英國儘快歸還己國文物,但最終獲英國方面允准者,寥寥無幾。

埃及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曾是英國的保護國,故大英博物館裏有豐富的古埃及文明典藏。(Getty Images)

例如智利復活節島上的居民,多次要求大英博物館把一尊摩艾石像(Moai)歸還,但久久未獲明確答覆。該尊4公噸重的石像,是英國船員於1868年在未經當地人允許下,偷運回國的珍貴文物。

另外的例子還有希臘政府。當局多次希望大英博物館,歸還原屬古希臘巴特農神殿(Parthenon)內的大理石浮雕,可惜一直未能如願。

文物歸還原屬國非至理?

不過,有一些針對非洲被殖民國家的歷史盲點位,讓文物歸還這一命題,在道德爭議以外,建立起反面立場的論證基礎。

事實上,在歐洲殖民者紛紛霸佔「黑暗大陸」上的土地之時,根本沒有國界之分,充其量只是各個部族間互相協議的勢力範圍地。在現今非洲版圖上,國界的劃分是當時殖民者強行在手繪地圖上瓜分而成,當中鮮有考慮到原住民族群的聚居地、文化分隔等問題──這亦是為何現今在非洲大陸上,部分國家之間仍紛爭不斷,偶有衝突的原因。

文物歸還也有類似的問題:殖民者當時在未具名領土裏取得土著文物,到了現在,應該歸還給哪個國家呢?就以馬克龍歸還貝寧歷史文物之事作例子,有鄰國尼日利亞藝術家提出抗議,認為古貝寧帝國(Kingdom of Benin)屬於尼日利亞古文明的一部分,故當年被法軍帶走的青銅器群,應該歸還給現在的尼日利亞政府。當文物的業權問題出現糾紛,實在無助於長期保育有關文物。

大英博物館裏也有收藏一部分古貝寧帝國的文物。(Getty Images)

回歸舊地或更易流失

另一方面,就是考慮到將文物轉移至非洲國家的安全性問題。觀乎部分非洲國家的客觀條件,如政局動盪、社會不安、罪案率高企等問題,讓人思考,原本安放在歐洲博物館的珍貴藏品,是否適合交還給原屬國呢?這是部分反對文物歸還的人所持的有力理據。現實的確有發生類似事件,才使觀點得以確立於不敗之地。譬如在1976年至1982年間,比利時政府曾向前殖民地剛果民主共和國歸還114件藝術品文物,不過大部分在後來內戰期間失蹤。這令人擔憂,非洲文物來到本土,將增加流失的機會。

很多來自亞非的文物因歷史因素而流落在歐洲的博物館裏,被妥善保存。原屬國本身是否有能力保存這些珍貴的文物,成為爭論。(Getty Images)

尼日利亞籍建築藝術家Olajumoke Adenowo認為,馬克龍的做法為歐洲各國在歸還文物一事上,樹立了好榜樣。可是,她也同意非洲各國本身,也要做好接收文物的準備,例如提高博物館的安保標準,保障館內的文物不致損壞及遺失。

她指出,現時有大約60%的非洲人口是25歲以下。非洲歷史文物若能在本土博物館展出,將有助建構新一代非洲青年的國民認同感及集體意識,對非洲國家的整體社會和經濟發展,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