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貝聿銘】兒時愛上園林景致 毋忘初心打造真實「桃花源」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當代建築師傾向為事物加注現代元素,有人會有點擔心歷史(保留)的問題。我明白時代改變了,我們進化了,但我不想忘卻起源,一件恆久的建築必須有根(root)。
0

在羅浮宮項目之後,貝聿銘於1990年便「半退休」離開事務所,埋首設計。別人形容,他做設計時總能放慢速度,從容不迫,步入晚年後繼續創作出不少代表作。位於京都近郊的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於1997年落成開幕,同樣巧妙地糅合古代感覺與現代設計,這座位處山上的私人美術館,跟自然景觀美妙融和。

張克榮編著的《貝聿銘》一書裏提到,日本人當時邀請貝聿銘在山中蓋一座美術館,追求的是大自然與藝術之美,貝聿銘也認為這種融合才會體現到深沉的寧靜。

隧道一方出口,夾道種植了櫻花樹,跟《桃花源記》裏的情景呼應。(Miho Museum)

「你不必總將自己的風格加到作品裏,使每個地方的建築都雷同。創新不是我的目的,我是在時代、地域和出現的問題中尋找創新。」在創作美秀美術館時,貝聿銘到訪過美術館的選址信樂山,想到自己還是童年時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東晉時一名漁夫在桃花林盡處,搖着船穿過狹窄的山洞,發現與世隔絕三百多年的社區。

日本人也同意貝聿銘把美術館以桃花源的感覺建造出來。美術館座落山中,由入口廣場,通過隧道與吊橋,才能到達藏身於樹林中的美術館。隧道前栽種了夾道的櫻花,跟《桃花源記》情景互相呼應,燈光幽暗的隧道,就如漁夫穿越山洞之後,豁然開朗,置身另一境界。

幾何線條與透光的玻璃,極具貝聿銘的設計特色。(Miho Museum)

母親鍾情中式園林 再世或做園丁

這固然離不開他是中國人的根。出生自蘇州名門望族的貝聿銘,父親貝祖貽是地位顯赫的銀行家,但為貝聿銘埋下建築大師種子的,卻是他充滿藝術素養的母親。年輕時,他跟着母親看過很多別致的中式園林、山林寺廟。「這些日子啟蒙了我成為一位建築師,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園林—人工與大自然設計上的美妙結合。」貝聿銘曾笑言,如果再世為人,或者會是一個園丁。

貝聿銘年輕時跟隨母親參觀中式園林、寺廟,對他啟發良多。(Getty Images)

設計美秀美術館時,他刻意營造這份情懷,正如他所見中國的寺廟、庭院,與山和樹結合。貝聿銘這件作品也有着承先啟後的作風,也是他所強調的延續性。「藝術還在繼續,從未停息,我相信持續的藝術,創新上必須有一個深厚的源頭。但如何使建築保持現代風格是一個大問題。」

不過,貝聿銘作為現代建築泰斗,已為全球的建築師立下典範。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鍾宏亮說,貝聿銘在華人建築師中擁有很高評價,是世上公認最好的當代建築師之一,其設計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東翼,對於當年初學建築的他影響尤深,幾何形立體空間的處理手法,突破一般人對建築的想像。

貝聿銘的作品很強調幾何結構和圖形,而且擁有抽象性,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與蘇州博物館正是範例。「當建築師要設計,甚至真正要興建那座建築物時,往往就有很多其他的考慮,有很多細微的變化,不會是完美無瑕的形象。」

鍾宏亮認為,貝聿銘的成功之處,在於他的幾何設計概念,與最終實踐出來的很接近,就像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與中銀大廈,線條簡化卻處理得很完美。

點擊圖輯:貝聿銘其他建築作品

+3

貝聿銘的建築美教人感動,或者正如其言,一座建築物若要恆久不衰,需要有過去,需要有根。他以建築藝術作橋樑,連繫一個地方的古與今。這個理念,大師畢生也在實踐。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16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5月20日)《紀念貝聿銘:在現代建築裏尋找根源》專題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