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二】教學不應重理輕文 與培正師生談實踐教育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近年不少中小學都大力推動STEM—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 Engineering(工程)和Mathematics(數學)教學,並舉辦大量多元化的STEM課程。教育局希望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多體驗活動,讓他們有效結合相關知識,從而學會探究、協作和解難能力,培養科技創新精神。不過,有教育界人士質疑STEM教學的成效,認為應推行STEAM(加入藝術,Art),甚至STREAM(加入宗教,Religion)。為了解本港實踐STEM教育的情況和利弊,記者訪問了在相關教學上具多年經驗的培正中學副校長鄭景亮及該校專責STEM教學的老師蘇栢揚,並跟該校學生傾談。(此為【人文學】專題系列之二)

擁有130年歷史的培正中學,培養了不少數理專才,如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及蕭蔭堂教授等。學校着重科學思想和訓練,上世紀八十年代更是本地首間津貼中學率先採用電腦輔助教育。直至1998年,政府推行資訊科技教學,校方亦致力在此發展,深信將對未來教學有深遠影響。

鄭景亮表示:「因為科技能夠不斷將知識推前,以前我們講的工業革命,其實就是科技更新,這個科技巨輪在不同的年代都會出現,亦會不停向前滾動。」故此,校方認為辦教育不能只教授舊有知識,還需要不時展望將來,學習嶄新知識。學校現時設有創意科技設計實驗室、紅藍數研實驗室、鐳射切割機器等教學設施,協助STEM教學。

鄭景亮副校長稱,培正中學重視均衡教育,校方不時展望將來,傳授嶄新知識。(黃寶瑩攝)

培正亦透過在課程中加入部份STEM教學元素,如在中三加開機械人和3D打印課程。加上校方舉辦許多不同種類的活動,並由原先興趣聯誼的活動性質逐漸變成較正式的課程,進一步發掘學生對科技的興趣。

今年升讀中五的Maria是培正中學機械人團隊成員之一,參與這項活動已有年半時間。她認為參與製作機械人和相關比賽,學會與其他同學合作協調,此外前往不同國家和地方作賽,也大大增廣見聞,明白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她表示,這些經驗令她在待人處事方面變得更加盡責和主動。

只借用STEM名義 學生無所得

對於STEM教育的大趨勢,鄭景亮表示:「香港很需要實踐性課程,要求學生親身參與,而不是只坐在課室內聽書,被動地接收老師的教導。正如美國推行STEM的時候,很強調行動研究法(action research)和親身體驗 (hands-on experience)。」

機械人團隊除了需要「技術專員」,也需要語文能力較佳的「文膽」協助撰寫engineering logbook。(黃寶瑩攝)

鄭景亮表示,最重要是讓學生去經歷,他認為本地學界有需要反思,因為不少學校還停留在傳統的課室設施,難以推行親身體驗式的教學活動。雖然,STEM教學回應科技發展和時代需要是學校應該推行的教學內容,但鄭景亮重申:「培正以均衡教育為基礎,STEM教學只是其中一個需要關注的領域。」他認為STEM有幾個元素,包括創意、親身經歷和數據支援學習。

不過,鄭景亮質疑:「現在很多學校一窩蜂推STEM,可能只是買很昂貴的器材,給學生看看VR,然後便以為自己推行了相關教學。」他強調校方必須反思,學生在參加活動後可以學到什麼,在知識上有什麼增進。

除了組裝機械人的技術,同學還需懂得撰寫操作的電腦程式。(黃寶瑩攝)

他見過有小學舉辦扔雞蛋比賽,看看誰人可以在七樓高的位置扔不爛雞蛋。他表示校方未有向學生教導任何相關的科學知識,如空氣中的流體力學或避震理論。只是任由學生發揮,純粹運氣使然,過程中一無所獲,學生也未必知道勝出原因。他表示:「我經常說,做教育是做真教育,千萬不要『掛羊頭賣狗肉』,這樣對社會和學生都不健康。」

均衡教育更關鍵 堅持辦文科

近年,教育界開始討論STEM的不足,應否加入藝術或宗教元素亦存在爭論。鄭景亮不認同加入兩者便等於完美,他強調:「任何年代的教育都應具備科學和人文精神,若學生不認識自己的歷史及社會架構,都對他們不利,所以兩者同樣重要。」他認為學校在這方面要懂得把關,思考如何做到均衡的教育。

培正中學設有多個科技實驗室,並添置不少科技設施,助學生進一步發掘興趣。(黃寶瑩攝)

鄭景亮坦言理科一向較受歡迎,主因是社會更側重理科人的技術能力。但他以學校參加機械人比賽作為例子,比賽除了需要技術層面,懂得編寫程式做機械人之外,還需要做一份engineering logbook,整個過程有記載及演講介紹。因此校方找來精通英文和寫作的學生加入團隊。

他強調:「我相信社會需要均衡,文科生一樣有出路。這個例子其實是一個交互學習過程,理科生會見到文科生的優秀技能,起到互相學習和刺激的作用,做到各司其職,在比賽中發揮自己的天分。」

鄭景亮續指,培正今天還有文學科,雖然報讀人數少、資源花費大,但校方認為值得便繼續辦。「培正並非只有STEM,我們是一間均衡教育的辦學機構。」現時,文理科各有三班,學校公開考試的優秀成績也證明了學生不只專注在理科範疇。

中學投入大量資於機械、物理及技術等實踐教育之上,但要學生學有所用,絕不簡單。(黃寶瑩攝)

蘇栢揚補充,應給予機會讓學生發展所長,校方不需要集中在某一方面投放所有資源。他說:「部份學生可能真的對科學、數學接受能力不強,若強迫他們也沒有意義,因此STEM真的不用在全校推廣。」

必須先拆牆鬆綁 為課程留白

鄭景亮又重申教育局應在課程上「鬆一鬆,留些白」,否則,現時DSE的框架很難做得到。他認為現時的教育制度更多是用來篩選有能力讀大學的學生,他指出:「我們認為這種教育未必是最好的,最理想是讓他們百花齊放,指引他們走適合的路。」

本身是校友的蘇栢揚(左一)是負責STEM的專責老師之一,包括機械人、數學和電腦的教學活動他指出。實踐STEM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們的興趣變得廣闊,在學習方面也有所提升。(黃寶瑩攝)

他認為,教育界要反思如何拆走一些不必要的框架和牆壁,讓學生可以得到實際的學習,這方面還需要努力。

說到底,STEM的概念雖然早於九十年代出現,當時由美國國家基金會提出,後來被全球不少國家爭相引入、仿傚,並大力發展。但在香港,它只不過是一個教育指引,教育局真正想要達到的是5C目標,即學生具備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團隊協作(collaboration)、批判思維(critical thinking)、創新能力(creativity)、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這也是全球發展的方向和重要指標,而這決不可能單憑STEM教育去滿足。

無論是科技或人文教育,只有兩者的充分配合,才能真正培育出能夠追尋真善美的品格和懂得獨立思考的人。不應盲目追求所謂主流和標準,讓學生能夠建立正面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

上文節錄自第17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8月5日)《實踐教育理念 不應重理輕文》。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