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送馬 美國拒帶回家有原因 「動物外交」害動物?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美國與蒙古國愈走愈近,蒙古國總統不久前才訪問白宮見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最新又有美國新任防長登門造訪蒙古國。兩國外交打得火熱,還不忘找來動物助慶,蒙古國先後向美方送贈兩隻馬匹,但美方的回應均大致是:謝謝、很感激,不過讓禮物留在當地吧。
為何美國不把禮物帶回家?現今政壇上的「動物外交」見怪不怪,但隨着大眾更關心動物權益,這種政治手段也愈引起爭議,回看「動物外交」歷史,也可見最早期送到外地的熊貓,往往遇上適應問題,下場未如人意。

動物外交:動物外交:美國新任防長埃斯珀(Mark Esper)獲蒙古國送贈一匹馬,但他決定讓馬留在蒙古。(美聯社)

美國不願接收蒙古馬

蒙古國最近兩次提出向特朗普政府送贈馬匹,一次是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Battulga Khaltmaa)7月底到訪華盛頓時,提出向特朗普的小兒子巴倫(Barron Trump)送贈一隻名為「勝利」(Victory)的馬匹,另一次則是美國防長埃斯珀(Mark Esper)8月初到訪蒙古國,主人家向他送上馬兒做禮物。

美國一邊道謝,一邊卻對這些禮物「敬而遠之」。美國白宮發言人格里沙姆(Stephanie Grisham)在社交網站貼出馬匹在蒙古國的照片,向該國致謝,但又指會讓馬匹留在當地。美國防長埃斯珀也是當場先向蒙古道謝,然後表示會讓馬兒留在蒙古,他自己留着照片就好。

「動物外交」傷害動物?

美國為何有禮物也不收取?這當中既可能有美國官員收禮的申報問題,另一方面,把動物作為「禮物」,確出現愈來愈多的批評聲音。政客向國賓送上禮物,本來算是好意,又可讓媒體多拍幾張漂亮的新聞相,但動物的權益問題近年更愈受到關注,正如每逢復活節、聖誕節,關注團體都會呼籲民眾不要送兔仔、送貓送狗當作禮物,「國家級」的送動物行動,也不受歡迎。

尤其是動物往往面臨實際問題,牠們本已適應身處的環境,但獲送到的新地方,往往是遙遠之地、甚至是地球另一邊,溫度、濕度相差大,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隨時「活受罪」。

動物外交: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Battulga Khaltmaa,右)提出向特朗普的小兒子巴倫(Barron Trump)送贈一匹馬,起名為「勝利」(Victory)。圖為他與特朗普會面。(美聯社)

熊貓外交先鋒「平平」

無法適應新環境的動物例子,有中國向蘇聯送出的第一隻熊貓「平平」,1957年,牠離家千里入住莫斯科動物園,但當時蘇聯作為飼養熊貓的初哥,技術水平可想而知,加上當地氣候環境與中國大不相同,「平平」到埗後一直水土不服。在現代,熊貓的平均壽命為20歲,圈養熊貓的壽命通常會更長,但「平平」當時1961年就離世,當年僅6歲。動物園也是在「平平」過身後,才知道原來一直誤會了牠的性別,牠其實是一隻男性熊貓。

《中國日報》2017年報道,按統計,在1957年至1982年之間,一共有23隻熊貓作為外交禮物送至9個國家,牠們全數在海外離世,報道指,不少熊貓到海外後出現適應問題,出現不同病症甚至是「英年早逝」。而在80年代之後,中國開始改變制度,不再送熊貓,改為租借到各地,也更強調繁殖與保護。

🔻哪些動物參與過「動物外交」?想看更多例子,請點擊圖輯🔻

小布殊把動物轉送朋友

愛狗的前美國總統小布殊(George W. Bush),便曾因考慮到氣候問題,決定把「禮物」轉手。2005年,保加利亞領袖向他送出一隻牧羊狗Balkan,小布殊最後以估值430美元買下牠,最初打算把Balkan帶到自己在德州的牧場,但之後還是發現牠可能無法適應當地炎熱的天氣,要把Balkan轉送給朋友。

護理動物成本不菲

到了今時今日,護理動物的技術大幅進步,動物園更加能夠以科技改善問題,飼養環境隨意打造,變得可以克服氣候不同的問題,不過伴隨而來的是金額不菲的開支,丹麥哥本哈根動物園(Copenhagen Zoo)2019年新建的熊貓館,耗資2400萬美元,《紐約時報》便指,雖然此館是私人資助,但還是有民眾不滿該項目的成本,由此引來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