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北極】俄羅斯海上核電站 「切爾諾貝爾」標籤下的虛實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俄羅斯首座海上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Akademik Lomonosov)於8月底正式啟航。這座核電站一方面被稱為「冰上切爾諾貝爾」(Chernobyl on Ice),讓人憂慮到其核安全風險;另一方面,這座移動核電站將是俄羅斯開採北極資源的一件利器,對於各國逐鹿北極將有什麼影響?

花逾十年時間建造的「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於8月23日由三艘拖船拖離北極港口摩爾曼斯克(Murmansk),將展開長達5,000公里的航程前赴遠東的楚科奇自治區(Chukotka Region),預計在三周內到達俄國最北城鎮佩韋克(Pevek),代替當地的燃煤發電廠及老舊的核電站,為50,000人口供電,進而用於協助鑽探及採礦工作。

遠東地區佔據俄羅斯國土的三分之一,主要是大陸性氣候,長年極端嚴寒,被凍土覆蓋。不過,當地稀有金屬儲藏量豐富,包括金礦、銅礦等。海上核電站可以為這片電網以外的地區提供電力,協助當地開採資源及發展經濟。

俄羅斯在過去十年於北極建造多個科研考察站。(VCG)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副主席Dmitry Alexeenko表示,「海上核電站對當地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在山脈、凍土、泥漿火山的地勢下,基建及電源都難以有效地連接當地。」

俄羅斯計劃在北岸及北極圈內設置這些海上核電站,目的顯然是要開拓北極地區市場。同樣重要的是,「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是一個「銷售樣版」,俄羅斯希望可輸出這個新的核能模式。目前,Rosatom正籌建另外六台海上核電站,部份或售予海外,如拉丁美洲、亞洲或非洲,協助開發偏遠地區及供電。

「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擁有兩座核反應堆,發電量合共逹70兆瓦。(VCG)

美國卡內基研究院大氣科學家Ken Caldeira指,浮動核電站能紓緩發展中國家基建不足及能源安全的問題,「像尼日利亞這些國家,電力需求大,但欠缺良好的管治去減低民眾對於核能安全的顧慮。一個可行辦法是,把船載核電站停泊於最大城市拉各斯(Lagos)附近,為市民供電。」

西方媒體稱為「冰上切爾諾貝爾」

至於在地球的最北端,主權誰屬從來是北冰洋各國的爭議點,莫斯科宣稱對北極擁有的主權區域超過100萬平方公里,由現時俄羅斯的北極海國界伸延至北極點,是一眾「主權國」中宣稱擁有面積最大的,當中包括海底的羅蒙諾索夫海脊(Lomonosov Ridge)。

「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未塗上最新紅白藍三色前:

俄羅斯科學家估計,單是羅蒙諾索夫海脊的石油蘊藏量已達750億桶,高於俄羅斯國內的石油證實存量(proven reserve)。「羅蒙諾索夫院士」號作為近代海上核電站的雛型,其正式啟航對俄方的北極戰略意義重大。

事有湊巧,俄方北極軍事基地於8月8日發生了一宗致命火箭爆炸事故,導致五名核子科學家喪命,區內輻射一度大幅上升。《莫斯科時報》引述專家報道,事發後在北德文斯克(Severodvinsk)發現殘留的放射性同位素,顯示該宗意外涉及核反應堆爆炸。

「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正式出巡,令外界格外關注俄羅斯核安全問題,不少環保團體及西方媒體都將之稱為「冰上切爾諾貝爾」,憂慮這座移動核電站會帶來像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爾(現烏克蘭境內)的核災難。

「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搭載兩座KLT-40S核反應堆,每座發電量可達35兆瓦,船上擁有健身室、泳池、酒吧供船員使用。整座海上核電站造價大約4億美元(逾31億港元),並可在停泊點停留十年。其造價比在陸上建核電站來得便宜,但對外來威脅,包括地震及海嘯等天災的抵禦能力較弱。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核子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Michael Golay向半島電視台表示,某程度上,海上核電站如果規格設計得當,或者比陸上核電站更安全,因為近年的核事故往往並非由核子連鎖反應引致,而是反應堆過熱、降溫系統失當引起。以地心吸力及海水降溫的創新設計,可令冷卻反應堆的操作萬無一失。

Golay指出,「羅蒙諾索夫院士」號的規模遠比陸上商用核電站小,「這是漫長旅程的第一步,但若果取得成功,將為核能使用開拓不少可能性。」

普京多年來為北極軍備競賽投入大量資源。(VCG)

然而,俄羅斯的「核往績」不佳,於2000年及2011年曾先後發生核潛艘沉沒及核動力破冰船洩漏輻射的事故,也令環保團體及反核能人士格外質疑「羅蒙諾索夫院士」號的安全性,Rosatom則堅稱說法「毫無根據」,指「羅蒙諾索夫院士」號不會翻沉,能抵禦冰山碰撞及七米高巨浪衝擊。

其實,積極研發海上核電站的絕不僅是俄羅斯,麻省理工學院核子工程教授Jacopo Buongiorno近年亦率領團隊,開發了一款浮動核電站。Buongiorno提倡這種浮動核電站可用作開採石油及天然氣,在經濟成本與安全性上都能跟風力發電、太陽能等一較高下。對於「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正式啟航,他形容俄羅斯「比我們快了幾個光年」。

去年,中國完成了第九次北極考察。(VCG)

中國兩大核能公司亦正在研發海上核電站,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鄭明光認為,「小型反應堆將是未來核電發展的方向。其中,海上浮動、核動力平台對於海岸線漫長的中國而言,市場前景廣闊,將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節錄)

閱讀文章下半部:普京十年打造冰上艦隊 靜待浮冰消褪時

上文節錄自第17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2日),文章原題為《冰上核電站啟航 俄羅斯開打北極爭奪戰》。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