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業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一成 時裝周變眾矢之的 洗底工程艱鉅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聯合國氣候峰會舉行在即,全球多個地方都有民眾響應瑞典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的呼籲,發起罷工罷課示威,促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在另一個「平行時空」,四大時裝周先後於9月舉行,世界頂級時裝設計師雲集紐約、倫敦、米蘭和巴黎。時裝界一向被視為是破壞環境的其中一名「黑手」。「反抗滅絕」組織(Extinction Rebellion)的示威者上周便趁倫敦時裝周開幕到場抗議,但也有人認為環保團體找錯了對象。

時裝與環保:「反抗滅絕」組織(Extinction Rebellion)的示威者上周於倫敦時裝周舉行期間到場抗議。(美聯社)

時裝業是世界對環境構成最大傷害的行業。根據聯合國的研究,時裝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部的一成,排放的污水佔全部的兩成,並且比起航空業和航運業合計使用的能源還要多。

以英國為例,根據樂施會(Oxfam)所指,英國人是歐洲最大的時裝買家。製造一件棉質襯衣的碳排放量,相等於駕車56公里。而英國人購買時裝的習慣,每月碳足印比起駕駛環繞地球900次還要多。

時裝與環保:倫敦時裝周是業界四大時裝周之一,多個品牌於倫敦展出2020年春夏季的最新時裝。圖為英國著名球星碧咸妻子維多利亞(Victoria Beckham)的品牌時裝展。(路透社)

時裝界終醒覺?

時裝品牌一邊廂要顧客有奢華的幻想,另一邊廂向顧客保證不會進一步破壞環境,要取得平衡顯然不容易。但消費和氣候危機之間的張力,已提升至國際層面。

七國集團峰會(G7)舉行期間,在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推動下,32間時裝公司簽署《時裝條約》(Fashion Pact),強調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奢侈品牌龍頭Chanel、Ralph Lauren、Prada,以及速食時裝(fast fashion)的代表如H&M和Zara均有參與。

設計師開始朝環保方向作出新嘗試,包括採用創新物料、推出回收計劃等。旗下擁有巴黎世家(Balenciaga)、Gucci、Alexander McQueen和聖羅蘭(Saint Laurent)的開雲集團(Kering)自2015年起發布環境損益表(environmental profit and loss),讓人了解業務對環境的影響。部份時裝公司亦有跟隨,發表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報告。

瑞典時裝協會(Sweden Fashion Council)甚至作出驚人的決定,取消原定8月底舉行的時裝周。行政總裁羅森(Jennie Rosen)解釋,時裝業要繼續生存,就必須作出改變,提供獨特的體驗和新平台,而非製造更多衣服。

從採用普通棉到改用有機棉並不能讓時裝界繼續生存。舉辦另一個時裝周亦不能。我們要擾亂整個行業,推動全面的系統改變,需要立即行動。
羅森
時裝與環保:紐約時裝周是業界四大時裝周之一。著名品牌Marc Jacobs於紐約展出最新作品。(路透社)
+5

環保人士批:膚淺「洗綠」行動

消費者和環保人士又是否「收貨」呢?環保人士質疑,時裝公司的改變只是膚淺的「洗綠」(greenwashing)行動,未能針對根本的問題。有人亦認為,相對於瑞典時裝周,取消四大時裝周的影響將更為重大。道德時裝品牌People Tree的設計師明尼(Safia Minney)曾呼籲取消倫敦時裝周,但主辦單位英國時裝協會(British Fashion Council)拒絕。

對於時裝周的爭議,時裝社企Birdsong共同創辦人斯萊特(Sophie Slater)就指環保人士找侮氣的對象錯了。她表示,大部份參與時裝周的品牌都是工匠設計師,比起中價品牌,通常都已經優先考慮可持續的因素。

或者到最後,「買少啲買好啲」是時裝和環境之間的最大公因數,讓消費者珍惜和重用現有衣服,不再追逐潮流。時裝商業評論公司(Business of Fashion)分析員布蘭克斯(Tim Blanks)指,高級時裝當然超出大部份消費者的預算,但背後的原則卻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