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是什麼 特朗普會再度「引爆笑點」?

撰文:陳博悟 許懿安
出版:更新:

第74屆聯合國大會9月24日在美國紐約召開,全球百多名國家元首和領導人聚首一堂,相討各國對世界事務的看法。到底聯合國大會有何重要?它又有什麼傳統?今屆會議將有什麼看點?香港01為讀者整理新聞,將您在短時間內快速掌相關資訊。

什麼是聯合國大會?

聯合國大會(The General Assembly)簡稱「聯大」,是根據《聯合國憲章》在1945年成立,現時由全體193個成員國的代表組成。大會是聯合國的主要審議、監督和審查機關,是專門為討論《憲章》所涵蓋的國際問題而設。

什麼時候舉行?

聯大會議於每年9月至12月舉行一次常務會議,分為「一般性辯論」和「審議議程」兩個環節。

處理什麼事項?

會議上會處理各項關於聯合國機構運作的事宜,例如委任聯合國秘書長、選舉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討論聯合國預算及成員國攤分會費的比例等等。會議上亦會根據安理會的推薦,批准接納新會員國的加入。

如何投票?有何效力?

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均有一個投票權。在決策過程中,每個成員國均有平等發言權。一般問題採用簡單多數通過方式產生,在重要議題上則需經出席並參與投票的成員國,以三分之二的多數通過。聯大會議通過的決議只是建議,與安理會決議不同,不具法律約束力。

↓↓↓2019年聯合國大會期間高級別會議宣傳片:

聯大會議環繞人權、發展、氣候以及和平與安全等議題討論。第73屆的會議主題是「使聯合國與所有人都息息相關:通過全球領導力和責任分擔,建設平等和可持續社會」。

我們在看過聯大會議基本資料後,再看看今屆的會議又有何值得注意的地方吧。

第74屆聯合國大會將在美國紐約舉行,紐約加強會場保安。(VCG)

(一)發言次序

會議一般依次先由聯合國秘書長、聯大主席、巴西代表,之後到美國和其他成員國發言。或許讀者會好奇,巴西為何會排在美國之先。

根據聯合國禮賓處解釋,聯合國成立之初,成員國都不願意成為首個發言國家,而巴西則屢次自告奮勇「打頭陣」。結果自1955年起,巴西作為首個發言國家就成了傳統,當中僅有3次例外。

美國作為東道主,理論上應該是第2個發言,但上屆特朗普卻是第三位發言的講者。取代他的是坐在輪椅上的厄瓜多爾總統莫雷諾(Lenín Boltaire Moreno Garcés),原因是大會先為他調整講台方便他演講,而特朗普則姍姍來遲成為第三名講者。

會議發言的次序一般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大主席、巴西代表,之後到美國和其他成員國。圖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018年9月25日在聯大會議一般性辯論會上發言。(VCG)

(二)特朗普再發「笑彈」?

馬拉松式的會議上難免會讓與會者感到沉悶,但特朗普的發言卻令聽眾為之精神。2017年9月特朗普在聯合國大會上指朝鮮金正恩是「小火箭人」,這種出格的外交措辭造成另類的、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2018年他剛站上台,便對自己的政績「自吹自擂」,稱讚其政府比美國歷屆政府取得的成就更多,惹來台下陣陣笑聲。他愣住一下,補充「沒想到有人會有這反應,但沒關係。」全場更報以響亮的笑聲和掌聲。

特朗普今年在聯大現身,明顯不再是焦點之一,但外界仍然不能予以忽視。例如他有可能再度重提自己的政績,或是重申美國的偉大。外界估計這些對與會者來說,都有可能成為「笑位」。

特朗普2018年在聯合國大會演講時自誇政績,台下傳出陣陣笑聲。(視覺中國)
+2

(三)會議看點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今屆聯合國大會有幾點值得觀察,美國財長姆努欽會在場邊跟中國相關官員會面,料討論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特普可能提出人權議題;沙特阿拉伯石油設施14日受襲,美國及沙特將趁機對伊朗施壓;日本與韓國因為二次強徵勞工賠償問題失和,兩國領袖應不會見面,以外就是美國不出席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

看過有關本屆聯合國大會的看點後,讓我們簡單回顧聯合國成立的歷史:

1942年元旦,中英美蘇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共同宣言》(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首次用上「聯合國」一詞。

1945年2月,英美蘇3國舉行「雅爾塔會議」,就安理會的五大國一致原則達成共識,為制定《聯合國憲章》召開會議。同年4月25日,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期後各成員國簽定《憲章》。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