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在手中的安全感 拆解日本「現金至上」情結

撰文:鄭逸雯
出版:更新:

人工智能、機械人、自動化生產……提到高科技成果,日本在不少世界前沿的領域也如數家珍。然而,走進日本大街小巷,卻不難窺見與「科技大國」不甚相稱的一幕—當地民眾愛用現金,鮮有人在購物時拿出手機付款。若想理解此情此景,則要由日本的「現金至上」主義說起。

日本人對現金的信任與依賴,很大程度上源於使用上的安全感,這離不開日本社會的低犯罪率。日本犯罪率自2002年開始逐年遞減,單計去年,刑事案件數量減至81.7萬,被檢舉的罪犯人數則為20.6萬(同年日本總人口為1.26億)。社會治安良好,意味着民眾大可放心攜帶較大額的現金上街,而不必擔心遭盜竊;另一方面,日本過往極少出現假鈔,也是現金值得信賴的原因。

日本電子支付:日本社會安全,也是民眾傾向保留現金的原因之一。(Getty Images)

與現金相比 網上交易隱患叢生

反觀電子支付,不少日本人對電子貨幣、手機支付等利用網絡進行的資金交易持懷疑態度,由最單純的「手機不見怎麼辦」的疑問,到擔憂洩露私隱、或是落入金融詐騙的陷阱,可謂顧慮重重。這一謹慎態度也體現在數字上:2018年,日本非現金交易僅佔消費總額的18%,這一比率在香港為60%。

日本人對新支付模式抱着懷疑心態,這或與當地近年發生過數次網絡安全事故有關,當中涉及公共機構和大企業。例如2015年,政府旗下的養老金機構(即日文「日本年金機構」)線上系統遭到外來攻擊,導致125萬個人資料外洩。企業層面,索尼、三菱日聯證券、教育出版業公司倍樂生(Benesse)均發生過顧客資料外洩事件,7-11也發生過手機支付賬戶被盜用的風波。

日本電子支付:日本便利店巨頭7-11於7月推出手機支付服務「7Pay」,之後爆出大量非法盜用賬戶的情況,被迫於9月30日廢除這項功能。(VCG)

儘管當局嘗試在立法、執法層面加強監管,希望建立公眾對網絡金融服務的信任,但這些努力的成效有限。政府官員談及網絡安全問題時還曾鬧出不少笑話,例如曾擔任國務大臣、負責網絡安全工作的櫻田義孝,面對議員質詢時稱「我不用電腦」、「對USB不太了解」,令公眾譁然。這無疑影響公眾對網絡金融的信心。

實際上,日本利用非接觸式支付技術的IC卡,例如Suica、PASMO等交通卡的應用相當普遍,可見人們並不抗拒這類電子結算方式。不過,這些支付方式能否得到大規模接納,一條明顯界限在於,它們是否允許現金參與。舉例來說,IC卡能夠用現金充值,銀行卡可以存取鈔票。相比之下,大部份手機結算方式與現金並無直接關聯。

日本電子支付:日本前國務大臣櫻田義孝,2018年曾負責籌備2020東京奧運會,其中包括更新網絡安全法的工作。櫻田於2019年4月辭職。(VCG)

「零利率」時代成長 年輕人更愛現金

普遍認為,年輕一代更易接受高科技、新鮮事物,應較願意使用電子支付,但日本的情況恰恰相反。當地網絡服務提供商BIGLOBE於3月進行相關調查,58.5%受訪者稱自己使用「非現金」結算服務,這一比率在20至29歲人士當中僅49.5%,在所有年齡層中最低。

被問到愛用現金的原因,年輕人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手機支付服務的選擇太多,登陸賬號也相當麻煩;用信用卡、手機結算難以看到賬單,沒有「花錢」的實感;聚餐結賬時,要照顧到不使用電子支付服務的人,因此用現金更加方便……

日本電子支付:有調查顯示,日本年輕一代對非現金支付服務的接納程度不高。(Getty Images)

從這些回答中不難看出,在不少年輕人心目中,電子結算遠不如現金來得便利,自然缺乏使用前者的動力。這種觀感也許根植於這一代日本人的成長環境。

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為對抗通貨緊縮、重振經濟,日本中央銀行在1999年至2006年實行零利率政策,一方面減輕企業負債、為商業運作提供資金;另一方面卻變相令存款人士蒙受損失。在千禧年代出世的日本年輕人,正正目睹該時期「存款無用」的社會現實,將現金放在手上似乎並無損失,甚至更安心。

若想扭轉這種觀念,關鍵一步或許在於讓日本人切實體會到電子支付帶來的高效率與附加價值,例如為各種手機支付服務統一規格、加強互用性及提供購物優惠等刺激方法。

上文節錄自第18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30日)《握在手中的安全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