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選】西方民粹風氣下 加拿大是「希望燈塔」?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加拿大過去在國際舞台上並非亮眼領袖。當下,民粹思潮衝擊主流西方民主社會,加上美國往單邊主義的方向走,令歐洲一體化及全球化受到衝擊。一向低調的加拿大,如今上位成為自由民主的「模範生」,不能不反思自身在世界政治上定位。加拿大在10月21日(周一)舉行大選,自由黨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競逐連任,口號是「選擇前進」(Choose Forward)。然而,這位形象年輕的進步派領袖人氣已難與四年前相比,他領導的自由黨與保守黨選情旗鼓相當,近日更爆出「塗黑臉」醜聞。這位美國左派的「夢中情人」真的失寵了嗎?他能否帶領加拿大恪守多邊主義、多元包容的政策路線?

說到「民主」、「自由」,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美國和英國。可是,近年民粹主義升溫,成為衝擊歐美傳統政壇的洪流,政治領袖的單邊主義作風即使與全球化趨勢南轅北轍,卻仍然獲民眾青睞。像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移民、環保、外交等方面極力推崇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方針;英國在脫歐問題上也反映其保護主義思維之濫觴。另一方面,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波蘭等國的極右政黨日益壯大。

庫爾茨再度入主總理府,可見極右派在奧地利政壇聲勢並未減退。(美聯社)

最近的例子是奧地利前總理、保守派人民黨的庫爾茨(Sebastian Kurz),即使他領導的右翼聯合政府因「奧版通俄門」風波被國民議會罷免,但人民黨依然能夠在9月底的議會選舉中再度獲勝,庫爾茨再度入主總理府。右翼民粹勢力膨脹,警醒着歐美民主國家的左翼政府,當中包括擁有多元文化歷史源遠流長的加拿大,杜魯多在西方社會眼中頓成了進步派、自由派的政治風向標。

「自由燈塔」非一天建成

加拿大擁有和平、多元的社會,其移民及種族政策可謂世界上成功的範例。杜魯多之父、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兩度執政的老杜魯多(Pierre E. Trudeau),任內致力提倡種族共融,希望消除國內主流英裔、法裔與其他少數族裔之間的分歧,並於1971年將「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定為國策。加上在六十年代左翼反戰情緒盛行,盼望和平、友愛的烏托邦思想在廣大歐美青年之間流傳,加拿大在這期間孕育出注重多元價值的傳統,延續至今。

當然,加拿大除了有中間偏左的自由黨,也有中間偏右的保守黨輪流執政。但來到今天,杜魯多的自由進步主義、多元包容的施政理念,成為西方社會民粹主義下的「清泉」。

多倫多速龍今年贏得NBA總冠軍,為加拿大創下籃球界歷史,球迷不分膚色,一同慶祝。(Getty Images)

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助理教授Sean Starrs接受《香港01》訪問時提到,杜魯多這四年正在走一套「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的施政模式,當中很重要的,是他成功增加不同種族和性別在政府裏的比例。上任之初,杜魯多政府的31名內閣成員中,有15名是女性,成為首個做到性別平衡(gender-balanced)的加拿大內閣。

基於多年來的多元文化主義國策,加拿大過去均會正面回應種族、性別平等問題,但Starrs指出,現實情況是,女性權益在該國仍未受到平等對待。譬如在職場上,男性與女性仍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情況;部份人依然覺得女性應該待在家中照顧小孩;政府給予女性的社會福利制度也不夠完善。Starrs認為,杜魯多過往四年在消滅歧視方面做得不夠。

杜魯多的聲勢遠遜於四年前,也許只能勉強連任。(路透社)

兩宗醜聞連累杜魯多民望

另一方面,杜魯多爆出涉嫌干預司法獨立的醜聞。今年初,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披露,杜魯多向時任司法部長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施壓,要求她協助建築公司SNC-Lavalin免遭貪污檢控。SNC-Lavalin被指在2001年至2011年期間,涉嫌向利比亞政府行賄4,800萬加元(約2.8億港元),希望取得當地的工程合約,加拿大警方在2015年開始立案調查。王州迪頂住杜魯多及其他高層官員的施壓後,被降職為退伍軍人事務部長,其後請辭。另一位女性部長、國庫委員會主席費普真(Jane Philpott)亦跟隨王州迪辭職 。

杜魯多政府解釋,遊說王州迪與SNC-Lavalin達成補償協議、放棄審訊的做法,只是為了保障當地就業市場。SNC-Lavalin在全球擁有約五萬名員工,單在加拿大便僱用超過8,700人。但是,醜聞令杜魯多的支持率在短期內急瀉,當時甚至有民調顯示,杜魯多會輸掉接下來的聯邦大選。

兩位女部長在SNC-Lavalin事件中辭職,使杜魯多備受反對派批評。(Getty Images)

加拿大的國會選舉中,政黨只要取得170個席位,就可組成多數派執政黨成立政府。目前自由黨擁有177席,保守黨擁有97席,其餘64席則由新民主黨(New Democratic)、魁北克集團(Bloc Québécois)、綠黨(Green Party)等瓜分。

新民主黨:現時加拿大國會的第三大黨,現任黨魁是信奉錫克教的少數族裔議員辛格。他支持向富人加稅、全民藥物補助、廣建公營可負擔房屋,提高聯邦規定的最低工資,由現時的每小時11.06加元,上升至15元等。魁北克集團:主力提倡魁北克省脫離加拿大聯邦的魁北克民族主義政黨,致力捍衛法語區在加拿大的地位。該黨的候選人只會在魁北克省內選區競逐議席,而議員在國會中亦堅持只說法語。綠黨:主打環保議題的左翼政黨,同時推動種族多元、社會公義、社區非暴力化等普世理念,黨魁是梅伊(Elizabeth May)。

印度裔的新民主黨領袖辛格力搶進步派票源。(美聯社)

主要反對黨、保守黨領袖希爾(Andrew Scheer)批評,杜魯多在稅項減免、控槍、打擊罪案等手段不夠強硬。他承諾上台後推動全民減稅,還富於民,正是針對杜魯多過去四年令人失望的理財政策。杜魯多帶領自由黨參與2015年大選時,曾承諾會在2019年達致國庫收支平衡,但至今未能兌現。加上杜魯多在保護原住民權益、減少石油及天然氣開採等環保措施上都流於口頭承諾,實際施政成效不彰,政府在年中更不顧部份環保團體反對,堅持投放45億加元(約266億港元)擴建國內油管系統,在對抗氣候暖化問題上倒行逆施,令左派環保分子失望。

加拿大民調機構Nanos Research在10月11日發表的民調顯示,自由黨以35%支持率稍稍領先保守黨的33%。相比四年前自由黨在選舉中一舉取得大半數議席,擊敗執政九年多的哈珀(Stephen Harper)保守黨政府,自由黨在今次選舉明顯遇上很大的民意暗湧,即使最終取得最多議席,也可能未過半,需要與其他政黨合組聯合政府。

「黑臉」過後再思多元文化主義

雪上加霜的是,《時代》(Time)雜誌早前刊登了數張杜魯多早年任職教師時,在派對上塗黑皮膚扮成「阿拉丁」的照片,涉嫌種族歧視。杜魯多的競選對手、新民主黨領袖辛格(Jagmeet Singh)及希爾等,都群起批評杜魯多的照片對棕色人種有侮辱成份,斥他高舉種族共融旗號是虛偽。

杜魯多2001年曾於温哥華西點格雷學校(West Point Grey Academy)任教,時年29歲的他還未踏入政壇。圖為杜魯多(左四)當時以「黑臉」裝扮參加「阿拉伯之夜」晚宴。(Reuters)

「塗黑臉」風波及早前涉嫌干預司法的指控,進一步打擊杜魯多的聲望。著有《Promise and Peril: Justin Trudeau in Power》、記述杜魯多過去四年政績的作家Aaron Wherry認為,塗黑面醜聞若在2015年競選期間爆出,肯定會嚴重打擊杜魯多選情。 不過,杜魯多的競選團隊在照片流出後迅速回應事件,杜魯多連番向全體國民道歉,承認犯錯,總算為事件止血。

美國《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在10月3日刊登了作家Stephen Marche的文章《醒覺總是令人心碎的》(The Woke Will Always Break Your Heart),文中形容杜魯多政府是現今世上最成功的進步派政府(the most successful progressive government),並指杜魯多的左翼理念在過去四年體現在多項內政之上,包括放寬海外難民政策,還有娛樂用大麻合法化、開徵碳稅(carbon tax)等,都是合乎西方自由進步派的倡議和理想。至於杜魯多爆出「塗黑臉」醜聞,反映出「任何人向你推銷道德規範時,他們總有所隱瞞」。

杜魯多應對黑臉事件的策略是,開誠布公不逃避。(美聯社)

Marche續指,反對派馬上就事件批評杜魯多未有實踐自己提出的進步派理念。然而,根據一項20多名加國學者聯合進行的獨立調查,杜魯多在任內兌現(部份或全部)了92%的競選承諾,比率為三十五年來歷屆政府之最。Marche強調,多元文化主義正在全球枯萎,「若相信這個理念的選民無法原諒(杜魯多的)塗臉事件,多元文化主義的政策也許生存不下去。」

按目前選前形勢,杜魯多的自由黨政府或許能獲加拿大人「續約」,險勝保守黨,這情況讓人聯想到2012年勉強連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四年過後,加拿大政治鐘擺會傾向哪方,還是難以預料。

上文節錄自第18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0月14日)《加拿大是移民的「希望燈塔」?》。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