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情緒持續低落有損健康 學習哈佛開心方程式改變生活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這個多事之秋的時節,留給港人不可磨滅的抗爭印記。連日來的多次遊行示威、警民衝突造成社會人心惶惶。各方輿論夾雜憤怒、對抗、煽動情緒滿天飛,令香港這個原本快樂指數不高的金融重地增添一層久散不去的抑鬱陰霾。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從今年聯合國公布的《2019年全球快樂報告》中可以知道,在全球156個國家及地區中,香港僅排名第76位。遠低於台灣(第25位)、日本(第58位)、南韓(第54位)等國家或地區。經修改《逃犯條例》一事,相信香港市民的快樂指數會再急劇下跌。無可否認,市民的快樂指數往往與生活環境、學歷、工作、政府政策、政治環境等因素緊密扣連。但香港市民到底有沒有思考過,除了外在的社會因素影響外,難道其他不是造成個人不快樂的真正原因?

工作、讀書等等壓力,年輕人還沒懂得面對就排山倒海地壓在肩膀上。(《何者》劇照)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類作為自然界最高級的生物,我們有情緒、有情感,當然更有自我調適的能力,透過個人內在和外在的改變,為何不能從而獲得恆久的快樂?本文無意討論政治話題,筆者關心的是市民自身的快樂指數,為此,本文為讀者整理八個哈佛大學推介的培養快樂習慣的方程式,重新學習做個開心快活人。

哈佛大學建議8大開心方程式(按圖了解):

+20
除了外在犒賞自己,還有些信條能令自己變得開心一點。(《我要準時下班》劇照)

一、學會解決問題(Become a problem solver)

容易感到快樂的人往往是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他們不會在遇到難題時,選擇鑽牛角尖或以極端的方式化解問題,以致得不償失。在各類難題中認識自己、建立自我價值和信心、改進自己。同時亦須明白,不是每個問題都有如願以償的解決方法,有時謀求折中方案也未嘗不可。

二、做你想做的事情(Do what you love)

我們明白,人生實在太短,個人光輝的時期不過是在20歲至40、50歲的20、30年間,一旦虛度光陰,年老時只會感到無盡的遺憾。趁年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尋自己的理想,中途可變道,只求不後悔。

三、關注你在做的事情(Focus on what you're doing)

當一個人選擇全心投入一項事業、學業或興趣時,他就處於一個開心的狀態了。因為他是為自己的喜好而做,而不是礙於家人的意見或外在的目光,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說句俗話:「付出未必有回報,但是不付出就肯定沒有回報」。

當一個人選擇全心投入一項事業、學業或興趣時,他就處於一個開心的狀態了。(《交響情人夢》劇照)

四、做最好的自己,然後放手(Do your best and then let go)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力和局限性,有些人得過且過,只求輕鬆安然面對生活上的每一件事,這樣雖無不好,但是當你盡力而為地完成每一件事,你會遇到更好的自己。拋開得失觀念,我們會更容易專注於事情本身,從而獲得快樂、獲得期望之外的驚喜,而不是期望之外的失望。

五、學會給予(Give back)

有時候,我們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容易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定位,習慣從自己出發、為自己而活,忽略了身邊的人,之後難免會讓人身陷自私的泥沼。例如在追尋理想的生活中,有人會選擇放棄很多珍貴的東西──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斷絕和朋友的聯繫等等,我們都知道這些是不對的,畢竟現實生活從來不是個人單打獨鬥就能安然度過的。學會給予,無論是物質上的給予還是言語上的給予,你會獲得更多歡喜,比從不關心別人的人更快樂。

試着給朋友多一點愛,自己也會開心一點。(《閨密》劇照)

六、守承諾(Keep you agreement)

一個願意守承諾的人,往往是一個有原則、誠信可靠的人。他不會受外在的風吹草動、流言蜚語就改變自己的定向和看法,屈從轉變。守承諾不僅是對別人,對自己守承諾同樣重要。下定決心要改變的事情、要努力達成的目標,這些都是赤裸裸的承諾。所謂「一諾千金」,其中正反映着個人自尊與人生處事的修養。

七、冥想(Meditate)

日常生活的壓力和忙碌,讓我們很少意識到與自己真心對話的重要,有沒有人能肯定地告訴自己,「我已經很了解自己了!」筆者相信有這樣的人,但為數不多。有時,我們連自己生氣、憤怒都察覺、控制不了,又何來了解自己的真實心性呢?透過靜坐冥想,了解個人內在思維習慣,訓練平復自己躁動不安的思維,是一個不俗的方法。長期的冥想能讓大腦產生結構性變化,如海馬記憶體、前額葉皮質、後扣帶皮層等,提升個人記憶和學習能力,讓人更能反省自己和培養同理心。

透過靜坐冥想,了解個人內在思維習慣,訓練平復自己躁動不安的思維。(Gettyimages/視覺中國)

八、學會原諒(Practice forgiveness)

學會原諒別人,其實是學會放過自己。要明白,個人的憎恨或生氣是對自己身心的懲罰,而不會使對方受到任何傷害。當然,互相傷害最是得不償失,選擇原諒是化解衝突的最好辦法。另外,想要透析一個人心量的大小,很簡單,聽聽他日常言語是不是無時無刻都在抱怨別人就知道了。

學會原諒別人,其實是學會放過自己。(Gettyimages/視覺中國)

外在環境毫無疑問會影響個人的情緒起伏,快樂與否,但我們能從內在改變自己,透過上述培養快樂的方程式,學習強化心的韌力,杜絕外在環境對我們直接的影響,自己操控自己的快樂人生。

內容提供:蝦你先生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快樂方法】哈佛大學推介 8個培養快樂習慣的方程式」​】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

立即下載《香港01》,緊貼公務員職位空缺、勞工處筍工推介,了解CV、面試致勝技巧!下載網址: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