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倒】32歲救護員測體能跑圈昏迷!5個徵兆心臟超負荷運動猝死

撰文:鄭秀賢
出版:更新:

一名32歲救護員於體能測試期間暈倒,情況已由危殆轉為穩定。其實運動時或之後出現任何不適,也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運動期間覺頭暈、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面青唇白等,可能已是運動過量的警號!

這名梁姓救護員,在將軍澳百勝角消防及訓練學院參與周年體能測試,跑圈時陷入昏迷,其間同袍為他急救,及後先送往將軍澳醫院,再送入聯合醫院,現時情況已經穩定。

相關文章:32歲救護員體能測試期間昏迷 今早仍情況危殆

32歲救護員周年體能測試期間昏迷,情況危殆。(郭倩雯攝)

頭暈、胸悶顯示運動過量

運動猝死的個案看似來得突然,其實事前未必毫無預警。心臟科專科醫生張誠謙表示,很多時人們會把一些身體不適視為運動的正常反應,其實運動期間出現以下徵兆,已是運動過量的警號:(按圖👇👇👇):

+1

出現運動過量的警號時,便應即時停止運動,坐下或躺平休息,減低心臟輸血需用的力,之後亦要調整運動強度。

不少人誤會運動量越大,對身體就越有益,但其實運動量大小需要視乎心臟的負荷能力。(GettyImages)

應注意運動後不適反應

除了留意運動時的身體反應,他亦建議平日多留意運動後的情況,「若感覺身體難以恢復,如持續數天有疲倦、肌肉酸痛、精神欠佳、反應遲鈍,甚至有食慾不振、噁心等情況,亦是運動量超出心臟負擔的反應」。

他提醒,運動要循序漸進,少做運動的人不宜馬上參與馬拉松等高強度運動,應先讓身體適應後才慢慢增加運動量及強度。

關於運動前後的注意地方,張醫生就有以下貼士(按圖👇👇👇):

+4

除了頭暈外,有以下症狀亦不能忽視:(按圖👇👇👇)

+2

相關文章:【頭痛頭暈】跑步後感頭暈、頭痛? 解構成因及預防方法

運動量過大或會令心臟負荷大,可能是誘發猝死的成因,了解猝死的先兆:(按圖👇👇👇)

+6

相關文章:【猝死】心臟病發猝死年輕化10先兆!天氣變高危救命黃金5分鐘

心肺復甦有多重要?

若不幸發生在身邊,當下我們又是不是束手無策?張醫生指,在出現心律不正或心臟停頓的危急關頭,旁人如果有相關知識,應即時採取心肺復甦,如能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則更理想。

他解釋,大部分猝死起因是心臟的某條血管阻塞,無法供血到該處的心臟肌肉,導致心肌梗塞,但這並不會即時致死,因其他血管有機會可以補上,維持心臟跳動,但受影響的心肌會打亂心跳,導致心律不正,心臟不能有效泵血到腦部及身體各處,病人就會暈倒、休克,甚至因腦部缺氧或其他器官衰竭而死,「因此,出現心律不正時,我們希望盡量打斷這個混亂,令心臟能夠自行回復正常節奏,心肺復甦就有這個作用,而AED更可以偵測到病人心律問題,輸送電擊電走心律不正。」

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又被稱「救心機」,儀器操作簡單,設計予未曾接受專業醫護訓練人士使用。現時,康文署轄下場地已安裝超過300部AED,多個政府部門和救護機構均有舉辦相關的急救課程,教授AED使用方法,包括衞生署、醫院管理局、消防處、醫療輔助隊、紅十字會及聖約翰救傷會等。

香港消防處去年成立社區應急準備課,推廣心肺復甦法和俗稱「救心機」的自動心臟除顫器(AED)應用方法。(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把握黃金4分鐘搶救

急救除了要知道方法,亦須分秒必爭,張醫生表示,不少研究都指心臟停頓後4分鐘內是搶救的黃金時間,若得到正確心肺復甦急救,約有五至六成的病人能夠存活;相反,一旦超過6分鐘,生存機會只剩兩成,超過10分鐘更只有1至2%。

不過,張醫生強調,根本性的心肌梗塞問題未解決,病人即使恢復正常心跳,亦要即時送院就醫,而且如果血管阻塞情況嚴重或持續時間長,心肺復甦亦不是萬試萬靈。

心臟科專科醫生張誠謙(受訪者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心肌梗塞】秋冬清晨或睡夢中病發高危 心口劇痛感氣促或先兆

秋冬心肌梗塞最高危(01製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