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沒吸煙及女性患者趨升!5個常見症狀頭痛骨痛或已第3期

撰文:醫護隨筆
出版:更新:

肺癌是香港的頭號致命癌症,2017年死於肺癌的患者,佔癌症總死亡人數逾四分之一(27.1%),十分驚人。肺癌初期病徵不明顯,大部分患者在癌細胞擴散、出現骨痛或頭痛後才求醫,確診肺癌時已達第三至四期,而期數愈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愈低!幸而,近年肺癌治療方案推陳出新,除了已有的放射治療、化療,亦可選擇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大大提高存活率。
撰文: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

吸煙是導致肺癌的一個主因,就算不是吸煙者,但如長期吸食二手煙,患肺癌的機會亦一樣較高。(GettyImages)

肺癌是香港第二常見的癌症,醫管局的今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新症高達5178宗,較十年前飆升21.5%。當中,肺癌是男士常見癌症第二位,個案按年增加5.2%;亦是女士常見癌症的第三位,升了4.4%,故男女都不能掉以輕心。

肺癌相關資訊(按圖了解):

女性及年輕趨勢增

愈早吸煙、吸煙愈多,患上肺癌的風險愈大,常吸二手煙的人風險亦較高。肺癌亦與ALK或EGFR基因變異、空氣污染和年齡有關,而沒有吸煙習慣的年輕人、女性,患肺癌的趨勢亦慢慢上升。

肺癌的常見病徵包括長期咳嗽和體重下降等(詳見表),若症狀持續超過三星期,應盡早求醫。

肺癌常見病徵(按圖了解):

+1

不過,肺癌初期病徵不明顯,通常在癌細胞擴散後才較容易被察覺,當癌細胞擴散至骨骼或腦部,患者出現骨痛或頭痛求診才發現。近三分之二的肺癌患者首次確診時已達第三至四期,五年存活率相對較低。

第三期肺癌患者的腫瘤雖然已經擴散至頸部淋巴,但未有轉移至遠端器官,仍有機會長久控制,可先做手術,切除腫瘤,再配以輔助治療如放射治療和化療,但事實上,只有約三分一的第三期患者適合手術。另有三分一的較嚴重個案,做手術都未必能將腫瘤清除乾淨,會先做放射治療及化療,縮細腫瘤後,才考慮進行手術。

治療新趨勢:標靶藥、免疫治療

最後的三分一患者,則根本不適合做手術。傳統上,醫生會建議同步進行屬於根治性的放射治療和化療,但根據臨床數據,患者通常五至六個月後便開始有復發情況。近年有新選擇,在同步放化療後,加入一年的免疫治療,能大大提升整體存活率,亦可減低死亡或惡化風險47%。

至於第四期患者,因為有腫瘤轉移,不適合做手術。幸現時已進入「標靶藥年代」,患者可進行基因測試,選擇合適的標靶藥作為一線治療藥物。以往第四期肺癌患者的存活中位數僅9至12個月,服用標靶藥下,則大幅提升至28至38個月。

肺癌爸爸免疫治療後再無復發

一名男患者年僅51歲,為家庭支柱,更育有一女,但抽煙多年,去年4月確診第三期肺癌,腫瘤已轉移至鎖骨淋巴,由於腫瘤直徑達8厘米大,亦有頸部淋巴轉移跡象,故不考慮做手術,轉為同步進行根治性的電療及化療約6至7周,再開始為期一年的免疫治療。

僅半年後,這位爸爸的腫瘤指數已由80多回復至正常的個位數字水平,淋巴位置腫瘤已經全部消失,肺部腫瘤亦持續縮細,整個療程完成後已再無復發跡象,目前已回到工作崗位,繼續照顧家庭。

臨床腫瘤科專科梁廣泉醫生(撰文者授權提供)

相關文章:【體檢】3種檢測發現早期癌症 有家族病史高危可及早驗癌指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