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壓印度 冷對亞太 特朗普「印太戰略」還能走多遠?

撰文:卓朋序 吳迪
出版:更新:

上周三(9月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與國防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一同訪問印度,參加「美印2+2部長級會議」。乍看上去,兩位美國國安界重量級人物同時到訪,無疑體現了華府對美印關係,乃至「印太戰略」的重視。不過,若細看今次訪問的議程,以及特朗普早前的表態,便會發現這樣的想法有點過於天真。

經歷重重坎坷,美印首次「2+2」對話會議終於召開。會議此前因蓬佩奧尚未得到國會確認為新任美國國務卿,加上兩國產生貿易爭端,一度兩度延期。兩天的會議中,雙方簽署了《通信、兼容與安全協議》,為印度進口美國高科技武器鋪路。兩國互相承認對方為「戰略夥伴」,並就進一步軍事交流達成共識。但是,外界最為關注的軍購及伊朗石油問題,卻似乎沒有結果。

發展盟友為表 倒賣軍火為實

彭博新聞上周一(9月3日)引述美國國防部官員指,「美印2+2會議」旨在加强兩國戰略合作,而非敲定一單單軍火生意。然而,這樣的表態反而給人欲蓋彌彰的感覺,畢竟特朗普隨後便表示,印度對美國的軍火裝備進口總額已在過去10年增加至150億美元,到2019年更可能達到180億美元。

2017年,印度國防開支達到639億美元,超越法國躋身全球前五。印度軍工產業較為落後,每年軍購需求極為可觀。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蘇聯為制衡中國而向印度提供第一批軍援以來,印度三軍中俄制或俄國制式武器數量佔逾七成。2004年,俄國更將一艘基輔級垂直起降航母轉讓給印度,供後者改造為常規航母。

2016年9月30日舉行的俄印聯合軍事演習 (視覺中國)

然而,近年印度似乎在軍購上「左右逢源」。針對印度空軍有大量米格戰機要汰換,早前美國波音(Boeing)、洛歇馬丁(Lockheed Martin)等企業放料,宣稱與印度達成初步共識,將向印度出口先進戰機。今年3月及4月,洛歇馬丁與波音更先後與印度達成協議,將分別在印度境內建立F-16全球生產中心及在印度生產F-18大黃蜂戰機。波音更已和印度塔塔集團合作,在印度生產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機身,供應全球。

美國「兩巨頭」此番訪印,相信會與莫迪政府商討關於印度購買俄制S-400防空導彈的事宜。早前印度已向俄羅斯表達意向,將購買價值60億美元,可裝備五個團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去年8月,美國以俄羅斯干預大選為由,通過《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定明購買俄國軍火將受美國制裁。即使如此,印度方面似乎仍不為所動。

對美國來說,把這筆防空導彈生意搶到手,既是面子問題,也關乎實際利益。儘管早前通過的《2019國防授權法案》中已賦予總統權限,可在必要時豁免他國因購買俄制武器而受制裁。可是,華府顯然不希望有國家開了先例,影響「美國威信」和制裁法案的威懾力。另一方面,對特朗普政府而言, 賣軍火乃現階段美印關係中重要一環。聯想到特朗普與韓國、台灣、沙特阿拉伯政府交往過程中屢屢提起軍購,這位被視為軍工利益代言人的總統,可謂「三句不離本行」。

計劃在印度生產的F-18大黃蜂戰機 (視覺中國)

施壓制裁或令印度更反感

特朗普與俄國曖昧不已,加之印度與俄國長久以來結成「準盟友」關係,常年維持密切軍事合作,即使購買S-400最終成定案,預計也不會招致美國報復。然而,面對特朗普不斷放話威脅的伊朗,事情便沒那麼簡單了。

石油貿易乃伊朗經濟的生命線,也是美國對伊制裁重點。早前,北美及歐洲企業為規避美國制裁,紛紛宣布減少或停止進口伊朗石油。法國達道爾公司更忍痛放棄伊朗南部的天然氣田,轉手給中國石油。然而,對不產石油、且需求量飛速上漲的印度而言,伊朗反而成了可靠且成本低廉的石油貿易夥伴。以2017年為例,印度進口佔伊朗每天出產250萬桶石油中的18%,僅排在佔25%的中國之後。

一名工人在Devon號運油輪上工作,該船將由波斯灣開往印度。(視覺中國)

考慮到中美當下糾纏於貿易戰的緊張關係,以及中國與伊朗兩國政府長期的友好關係,美國想讓中國配合制裁伊朗是不可能的。印度作為伊朗石油的第二大買家,自然成為特朗普政府主要的遊說對象。面對美國的強硬態度,今年6月雖然有傳出「印度石油部已要求煉廠準備自11月起大幅減少或零進口伊朗石油」的消息,然而按當下情況來看,印度方面能在當下進口伊朗石油的水平上減半,已是最大的讓步。綜合上述原因,蓬佩奧和馬蒂斯此行真可謂擔負「不可能的任務」。

一邊想改善美印關係,一邊卻採取這樣「扮黑臉」的方式,其中的矛盾顯而易見,這也是特朗普外交的一貫問題。

無論對象是歐盟、加拿大、日本、韓國還是印度,這屆美國政府在處理手法上皆存在自相矛盾的情況。不知華府是因為對自身影響力太有自信,抑或是在追求「美國優先」的過程中丟失了方向。早在蓬佩奧及馬蒂斯啟程前,白宮剛剛宣布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將代替特朗普,出席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東盟峰會,以及隨後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舉行的APEC領導人峰會,引起不少人質疑:特朗普是否打算坐鎮白宮,應付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

就任總統以來,特朗普一直沒有停止舉辦支持者集會。(視覺中國)

不過,翻開特朗普的行程表:APEC峰會召開同時,他將應法國總統馬克龍之約,遠赴法國巴黎,出席一戰結束100周年紀念活動。緊接着,他將前往南半球,循例參加在阿根廷召開的G20峰會。可見,特朗普並非「忙到無時間外訪」,只是將原本的行程從亞太地區調整到了大西洋。

事實上,這兩次會議是特朗普接觸區域領袖、傳達美國意見的重要平台,缺席會議無異於將舞台平白讓給中國。去年APEC峰會期間,習近平與特朗普均發表了公開演講,習近平主打「人類命運共同體」,訴諸合作與理想主義;特朗普則在演講中強調國家主權,強調「當下現狀不可接受,美國不會再讓其他國家佔便宜」。儘管立場無高低之分,但前者收穫的掌聲顯然更多。

對於並列行走都要搶在他國領袖前的特朗普,失去「舞台中心」的滋味並不好受,這或許是他選擇前赴巴黎「取暖」的原因。但缺席東盟和APEC領導人峰會,有更深層含意。

去年7月14日,特朗普訪問法國巴黎,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一同觀賞巴士底日的閱兵儀式;自始特朗普就一直想在美國搞閱兵。(視覺中國)

馬蒂斯倘離職 印太戰略恐終結

回顧歷史,2011年11月,奧巴馬趁APEC峰會在美國夏威夷召開,提出「重返亞太」概念。進入第二個任期後,時任國防部長帕內塔(Leon Panetta)更在香格里拉會議上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宣布將軍事力量和戰略資源轉向亞洲。兩次重大宣誓均藉由亞太區域的國際會議推出,積極程度與如今的特朗普政府形成鮮明對比。

放眼特朗普政府過去數月的「外交成就」:與歐盟就貿易協定達成初步意向,與墨西哥達成共識,如今更着力於與加拿大談判,「先歐後亞」已成為既定戰略。至於亞太地區的議題,無論是朝鮮核問題、中美貿易戰,以至今次訪印商討制裁事宜,大多屬於單一事件,與宏觀戰略無關。顯然,「亞太」作為整體,在特朗普如今的外交議程中無一席之地。

回顧印太戰略提出之時,特朗普已非忠實擁躉,這一概念更多由時任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提出。隨着他和前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R. McMaster)相繼離職,遺留在國安團隊內的唯一老將馬蒂斯便繼承了他們的政治遺產。今年5月,馬蒂斯主導將美國「亞太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並在今年6月的香格里拉峰會再度提起「印太」。若真如外界所言,白宮幕僚團隊仍能制衡特朗普,印太戰略或許還有轉機。

只是,當馬蒂斯與特朗普之間的分歧漸增,他會否步上蒂勒森與麥克馬斯特的後塵?近來關於他將辭職的傳言四起,增加了外界的疑慮。如果馬蒂斯真的離職,「印太」這一「舊時代的遺產」也可能畫上句號。

有傳指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特朗普背後,形容他對軍事、外交的認識只得一個「五、六年級生」的水準。(視覺中國)

上文節錄自第128期《香港01》周報(2018年9月10日)《施壓印度 冷對亞太 特朗普「印太戰略」還能走多遠?》。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