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身份政治:兩黨手中的利器 加劇撕裂的種子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女性投民主黨,男性投共和黨;少數族裔投民主黨,白人投共和黨;年輕人投民主黨,老年人投共和黨。這樣的投票取向雖說是美國政治的ABC,卻不曾被民主、共和兩黨放大。但如今,這樣的身份差異,卻愈發成為政治動員的主軸。

今年6月,29歲的拉丁裔女子科爾特斯(Alexandria Cortez)在紐約州第14國會選區民主黨初選中,擊敗了黨內元老,計劃接任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一職的克勞利(Joseph Crowley),震驚美國政壇。

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出生於紐約布朗克斯(Bronx)一個勞動階級的家庭。不足一年前,她還是一名調酒師。(Getty Images)

候選人身份重過立場

科爾特斯屬民主黨內左派,認同桑德斯(Bernie Sanders)主張的民主社會主義理念。與此同時,她又是一名拉丁裔候選人。不少觀察者都想知道:究竟是她的意識形態,或是特定身份,令其爆冷勝出。

如今的候選人名單,似乎證明了身份的力量。在自由主義盛行的羅德島州,主張溫和路線的現任女州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以懸殊差距擊敗了立場偏左的布朗(Matt Brown)。在麻省參議員初選中,左派代表卡普阿諾(Mike Capuano)亦敗給了立場溫和的黑人女性普雷斯利(Ayanna Pressley)。

美國中期選舉女候選人數創紀錄:針對特朗普政府的種種不滿、大法官卡瓦諾性侵風波等議題,不少女性出席遊行,呼籲選民用選票踢走共和黨人。(VCG)

事實上,今次中期選舉,兩黨候選人名單都展示了鮮明的「身份特徵」。

民主黨推舉了首位女性穆斯林,及首位女性原住民眾議員候選人,亦大膽讓跨性別人士競逐佛蒙特州州長。各層級候選人中,男性白人的比例首次更首次跌破50%大關。

而共和黨一方,則推舉更多中年白人男性,意圖推出更多「卡瓦諾式」的人物,同民主黨分庭抗禮。越來越多選區出現男性vs女性;少數族裔vs白人;乃至年輕人vs中年人的較量。

美國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監誓下,卡瓦諾宣誓就任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路透社)

民主黨:特定族群貢獻鐵票

政黨派出特定身份候選人,自然想借助其形象吸引更多支持。近年來,美國不同族群間政治取向分歧漸深,更鼓勵兩黨「走捷徑」:只需鞏固特定族群,便可坐收選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月初的一份民調顯示:將近65%受訪女性支持民主黨候選人,是對共和黨支持率的兩倍。同樣,接近六成男性將把票投給共和黨候選人。如此懸殊的性別差異,過去前所未有。

與此同時,少數族裔對民主黨的支持率也不斷攀升。2016年總統大選時,66%的拉丁裔及91%的黑人傾向支持民主黨。目前,這一數字已攀升至75%和93%。當人們的政治取向因身份產生分野,派出同樣面孔的候選人無疑是成本最低的選擇。

另一方面,女性、少數族裔、年輕人這三個民主黨有意塑造的「身份認同」也是過去投票率和政治參與較低的群體。選派他們出戰,也能有效推高民主黨支持者的投票率。

今年8月,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騷亂事件一周年,上千名Antifa成員在美國華府舉行游行示威,與少量白人至上主義者的集會針鋒相對。(視覺中國)

共和黨:身份政治始作俑者

但如今高舉「身份政治」旗幟的並非只有民主黨。2016年總統大選前夕,特朗普便毫不掩飾將白人和男性作為催票對象。更肆無忌憚展現大男子主義作風:譏諷黨內對手杰布布殊(Jeb Bush)需要「媽咪」幫助才能當選。畢竟,贏得大選的關鍵是工業區的白人男性,只要取悅他們便達成目標。

即使當選後,特朗普亦未放棄「身份政治」這把尚方寶劍。無論是推出穆斯林入境禁令,或是近來向即將湧入境內的拉美移民放話,都旨在動員境內白人,營造出「我們vs他們」的身份對立。

美國政治學家福山(Francis Fukuyama)今年8月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撰文指出:左派的身份政治「以族群劃分比此」,令社會碎片;而右派的身份政治則敵視多元化,只求鞏固主流社群。

當社會以種族、宗教、性別等因素區分彼此;只會令國家如「部落割據」般分裂,侵蚀民主制度。

法蘭西斯・福山新書《身份:尊嚴需求與怨恨政治》

民粹浪潮促成身份政治

如今美國「身份政治」盛行,既源於全球化下,貧富差距擴大的「大環境」;也由於美國政治制度的「小環境」。

身份政治興起之前,共和民主兩黨的主要衝突便是意識形態。前者支持「小政府、大市場」,主張禁止墮胎,維護持槍權等保守主義價值;後者則支持更多福利支出,在墮胎和禁槍問題上持正面態度。

但面對全球化下發達國家貧富差距擴大的現狀,左派重拾社會主義大旗,要求對富人資本再分配;右派則以排外為號召:要求重回政治和貿易上的保護主義,原本二元化的政治光譜已不復現。當意識形態的衝突被模糊,身份特徵自然成為新衝突的來源。

班農雖然曾為馬林勒龐(右)站台,不過後者似乎卻不願加入由他主導的歐盟右翼民粹聯盟。(路透社)

另一方面,美國的政治體制亦加重了這樣的現象。在歐洲,類似的民粹主張往往被新興政黨代表:無論是法國的國民陣線和社會主義黨,或是德國的另類選擇黨和左翼黨,都在近期選舉中攻城掠地。但由於美國政治制度限制,這樣的思潮只能在兩大黨內蔓延。

如今,兩黨內部仍就路線問題爭執不下:「特朗普主義」雖在共和黨內佔上風,但建制派仍保持一定勢力;民主黨內,中間派和左派也各佔半壁江山。既然無法在意識形態上凝聚共識,「身份政治」便成為唯一區分敵我的辦法。

只要民粹浪潮不消,政治制度不改,身份政治相信將在一段時間,成為美國政壇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