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菲律賓油氣勘探新步伐:兩國如何由敵對走向合作

撰文:鄭悅
出版:更新:

周三(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兩日訪問菲律賓的行程,這是時隔13年,再有中國國家主席到訪菲律賓。回想起2016年南海仲裁案之後,中菲兩國陷入惡化狀態,如今中菲兩國的友好局面實在是令人矚目的變化。

2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談及中國與菲律賓簽署《關於油氣開發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稱這是雙方在油氣勘探、開發合作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雙方就繼續就有關具體事宜做進一步探討。提及能否公開有關諒解備忘錄的內容上,耿爽強調,文件公開與否,取決於雙方在協商過程中達成的諒解,以及文件本身是否有明確規定。

一份具有特殊性的協議

此次油氣開發合作是中菲兩國在密切溝通的基礎上達成的重要共識。雙方在今年年初就進行相關事宜的工作,具體框架如下:

●在中菲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BCM)之下建立油氣事務工作組
●根據《聯合國憲章》、1982年《聯合國海洋公約》以及2002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等文件,在依據國際法的基礎上進行合作
●雙方設立政府間聯合指導委員會和企業工作組,有關合作不影響雙方各自法律立場。

此前,中菲兩國雖然在2003年和2008年有過油氣共同開發的探討,但是菲律賓方面以「不符合菲律賓憲法」以及「中國必須先承認菲律賓在南海某些海域的主權權利」的態度擱置合作。

雖然中國此次與菲律賓在聯合開發南海油氣的合作上只是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但是回望中菲兩國的關係,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令兩國關係陷入惡化。兩國的劍拔弩張,暫且拋開共同開發的議題,即便是兩國坐在一張桌上對談,都是難以想象的局面,如今雙方領導人簽下合作備忘錄更顯得難能可貴。

那麼兩國又是如何走到今天?

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結果公布,新華社怒斥為「一張廢紙」。(新華社)

中菲關係大轉變

南海仲裁案後,外界對中菲關係走向多持負面態度。杜特爾特的上台是中菲關係發生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杜特爾特放下前任總統阿基諾三世(Benigno Aquino III)對中國的敵對態度,尋求改善與中國關係的方式。

另一方面,中方存異求同,不求速效,不記前嫌的方式,亦是一大促因。

2016年10月,杜特爾特訪問中國,受到了北京最高規格的歡迎,兩國領導人在會談中同意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處理南海爭端。雙方都認識到南海爭議不是中菲關係的全部,只要不觸碰底線問題,中菲兩國可以擱置爭議,而不是以此為着力點引發衝突。

杜特爾特出任菲律賓總統之後,中菲關係越來越親密,近日中國向菲律賓贈送四艘12米長船艦和30個榴彈發射器。(美聯社)

杜特爾特一再對外表示對習近平的尊重,說到「他能夠理解我的困難,並願意伸出援手,我想對中國說謝謝。」可以說,中菲關係改善,很大程度是因為中國能夠了解到菲律賓的需求,以此找到雙方合作的契合點,存異種求同。

中國同意為菲律賓提供基礎建設的資金,鼓勵中國遊客前往菲律賓,進口更多菲律賓熱帶水果等農產品,促進雙向貿易的平衡。隨着中菲貿易的持續增長,中國已經穩居菲律賓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

謀求長遠合作才是關鍵

西方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質疑中國對菲律賓的投資只限於承諾,而沒有實質上的行動。

實際上,在確保中菲兩國能夠敲定落實具體項目的政治前提下,中國需要優先考慮兩國長期合作戰略的穩定性,這是中國落實與菲律賓合作的重點。此次,中國與菲律賓簽下29項雙邊合作文件,涵蓋了油氣開發、「一帶一路」等項目的合作,中菲兩國的合作關係又走上新一層台階。

22日,越南外交部副發言人阮芳茶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菲律賓與中國的油氣開發合作只能在兩國按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各項規定擁有主權和主權權利的海域上進行。

中方在與菲律賓未完全敲定南海油氣開發合作的情況下,不公開文件亦是考慮到越南的顧慮,減少南海爭議區內國家的反彈聲音,亦顯現中方追求與菲律賓長期合作,共同謀求區域內穩定的決心。

此次,中菲雙方簽訂《關於油氣開發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是一個新的突破,在互相不觸碰底線的前提下,擱置爭端甚至化解爭端,能夠和平共處、實現互利共贏的,才是當今多極化世界格局下的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