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九合一】外來勢力介入? 美國表明立場 支持民進黨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台灣地方選舉已於11月24日塵埃落定,國民黨在多個縣市奪回執政權,成功翻轉藍綠格局。台灣人民已做出自己的選擇,而身為台灣「傳統盟友」的美、日兩國,似乎也有了自己的選擇。

11月10日,美國在台協會主席(AIT)莫健(James F. Moriarty)訪問台灣時,針對台灣大選做出評論。他表示:「顯然有外界勢力,在改變台灣輿論並散播不實資訊,這是很危險的」。一段時間來,民進黨都指控中國「網軍」散播假消息,國民黨則批評蔡政府借「外來勢力」抹紅國民黨。

蔡英文批評,選情因假新聞「烏煙瘴氣」,籲民進黨要有信心不被抹黑栽贓影響。(中央社)

美日皆對藍營不滿

一天後,採訪莫健的TVBS電視台或許因擔心影響選情,將受訪片段下架。沒想到,AIT在選前一周的11月19日於Facebook頁面重新上傳了相關片段,引發軒然大波。如果說莫健訪問時表態只是無心之言,挑在選前再次上載影片,無異於選邊站隊。另邊廂,前AIT高雄處長杜維浩(Robert C. DeWitt)更公開表態支持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

不僅美國,臨近的日本似乎也態度鮮明。今次伴隨地方選舉投票的,還有10項公投案。其中「禁止進口來自福島地區食品」一案更獲八成支持通過。日本駐台代表沼田幹夫除了表示遺憾外,還稱進口食品問題被作為「政黨鬥爭的工具」,矛頭直指發起公投的國民黨。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在台北出席反核食遊行,表達反對日本核災區食品入台的決心。(中央社)

模糊表態到旗幟鮮明

事實上,過往AIT官員亦時常對台灣政治發表評論,並試圖影響選舉。2012年總統大選前,《金融時報》引述美國國務院人士所言:「蔡英文並無意願與能力繼續維持過去幾年兩岸享有的穩定關係」。相關報導當時重挫了蔡英文選情。外界普遍相信,這一消息由國務院有意放出,但官方仍澄清:相關評論絕不代表奧巴馬政府意見。

而在陳水扁執政時期,亦以「讓陳水扁在阿拉斯加過境方式」,表達對當時民進黨政府激進兩岸政策的不滿;但在選舉前夕,華府仍保持克制。相比之下,今次美方評論在選情關鍵時刻釋出,顯然試圖影響選舉;且評論者為美國現任外交官,層級也比過往高出許多。體現美國已在藍綠兩黨間選邊站隊。

AIT主席莫健。(中央社)

台灣對美戰略意義已變

美國一反過往「保持曖昧」態度,堅定站在民進黨一邊,自然因為中美關係近年生變,令台灣對美價值發生改變。過往,美國擔憂台海兩岸生戰生亂,令美國被迫捲入兩岸衝突,因而採用「雙重震懾」策略:一方面向台灣出售武器,降低大陸物統意願;另一方面,當台北挑起爭端時,美國也通過「懲罰時任執政黨」的方式迫其收手。

但當特朗普上台後,中美結構性矛盾全面爆發,美國對台灣這一籌碼的使用更為大膽:除了特朗普上台初期同蔡英文通電外,更通過《台灣旅行法》和《國防授權法案》,強化美台政治和軍事交流。相較於擔心兩岸生亂,華府如今更擔心「台灣倒向中國一邊」,自然冷落「友中」的國民黨。

《台灣旅行法》解除了台灣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等原來的「黑名單」上的台灣高官訪美限制,同時也解除了美國相應等級官員的訪台限制。(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民進黨則「抓住機會」向華府示好。除了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立法院內宣誓自身為「支持台獨的政治工作者」,獻上對北京強硬的投名狀;蔡英文更多次提及「民主、自由和人權是台美共享價值」,強調美台屬於同一陣營。今次大選前,民進黨元老游錫堃更放話:「如果民進黨這次選不好,會讓國際以為台灣不支持美國」。兩廂比較下,美國自然態度鮮明。

如今看來,中美關係短時間逆轉的可能性甚微,而美國對台灣政治的介入,也只會越來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