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襲擊再起 脫歐風暴恐令愛爾蘭重現「菠蘿危機」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時隔二十餘年,愛爾蘭再傳爆炸聲。當地時間1月19日晚,北愛爾蘭邊境城市德里(Derry)發生汽車炸彈爆炸,索性無人傷亡。當地警方表示,襲擊可能由「新愛爾蘭共和軍」所為。

如今的倫敦德里是一個典型歐洲城市:300年歷史的古城牆依然拱衛著城市;鐵橋倒影在福伊爾河上,同夕陽構成絕美畫卷。廣場、教堂、咖啡廳,這裡的一切都難令人聯想起血腥的恐怖主義。

如今的祥和畫面卻來之不易。1998年,愛爾蘭同英國政府達成《貝爾法斯特協議》後,愛爾蘭才擺脫持續不斷的武裝衝突,至今不到30年;愛爾蘭共和軍宣布停火,也只是在1997年,同香港主權移交同年。年紀較長的人應該還記得:在9-11事件爆發前,「恐怖襲擊」一直同這個歐洲國家,而非中東扯上關係。

愛爾蘭多尼戈爾郡(圖)與北愛的倫敦德里是名副其實同一個生活圈。(網上圖片)

愛爾蘭傷疤被揭開

儘管今次被懷疑製造事件的「新愛爾蘭共和軍」同當年出盡風頭的愛爾蘭共和軍(IRA)不可同日而語,卻仍然揭開了北愛爾蘭,尤其是德里人心中的傷疤。作為北愛爾蘭地區中,天主教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德里在1998年《貝爾法斯特協議》簽署前曾經歷數十年混亂。

1972年,支持同英國統一的保皇派,及同愛爾蘭共和國統一的共和派各自擁有民兵武裝,相互對峙。當時前來維持秩序的英國陸軍本該維持中立地位,隔絕雙方衝突。未料卻在1月30日當天,對正進行和平遊行的共和派人士開槍,打死14人。此後,共和軍勢力廣獲支持,北愛爾蘭更陷入持續十餘年的恐怖主義戰爭,數千人因此喪命。

今次爆炸懷疑由激進共和派組織新愛爾蘭共和軍策劃。(VCG)

德里不過是北愛爾蘭那個時期的縮影。17世紀初,英皇詹姆斯一世為加強對愛爾蘭的掌控,將大量英國退役軍人及新教徒移民至此,並改地名為倫敦德里。隨後兩個世紀,倫敦政府出台一系列歧視性法律,賦予愛爾蘭新教居民特權,並持續掠奪天主教者的土地及財富。自此之後,北愛爾蘭新教徒的身份,在共和派看來便成為「原罪」。

1998年的《貝爾法斯特協議》對緩解兩派矛盾居功至偉。條約規定倫敦政府向北愛爾蘭地區下放權利,由當地統一派及共和派政黨共享。與此同時,條約也保證南北愛爾蘭相互開放門戶,不設硬邊界。

一個反對設立與北愛爾蘭邊境檢查的宣傳路牌,愛爾蘭極力反對在英國脫歐後設置邊境。(Getty Images)

儘管協議簽署緩和雙方矛盾,但如今的北愛爾蘭仍未形成統一國家認同。共和派的新芬黨至今不承認倫敦政府對北愛的主權,而自2017年北愛議會選舉後,佔多數的民主統一黨(DUP)仍未同新芬黨達成組閣協議,造成北愛爾蘭地區政府懸空近兩年。如今北愛爾蘭的和平看似理所當然,卻只是權宜結果,並不穩健。

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Leo Varadkar)在文翠珊國會大敗後,繼續堅持現有愛爾蘭邊境的「補底方案」(Backstop)。(路透社)

邊境問題非單純利益糾葛

愛爾蘭問題可謂本輪脫歐困局的核心障礙。早前北愛民主統一黨(DUP)在脫歐協議中投下反對票,源於其反對北愛爾蘭被視為英國給予歐盟的「租界」。愛爾蘭共和國方面企硬島上不可存在硬邊界,旨在保護愛爾蘭島的統一性,不令北方天主教同胞同共和國割裂。

在外人看來,雙方立場強硬互不退讓實在「不考慮大局」。但回顧歷史後便能發現,任何一方的退讓非但無法「海闊天空」,反會改變現狀,令己方支持者反彈。

英國脫歐:有報道指文翠珊考慮修改1998年達成的《貝爾法斯特協議》的條款,嘗試避免英國脫歐後要實施「補底方案」,以換取北愛民主統一黨的支持。(美聯社)

今次爆炸案正值英國首相文翠珊計劃同都柏林當局單獨協商前,不少評論認為文翠珊意圖向愛爾蘭當局尋求讓步,為邊境「補底方案」設置期限。如果成事,英國可在未解決愛爾蘭邊境問題的情況下,先行離開英歐關稅同盟。襲擊一方面旨在抗議這種「可能造成硬邊界」的讓步,另一方面也向愛爾蘭政府敲響警鐘:一旦讓步,愛爾蘭局勢恐怕會重回《貝爾法斯特協議》簽署前的狀況。

對倫敦人來說,脫歐意味著失去大量工作機會;對蘇格蘭人來說,脫歐意味著失去大量來自歐盟的補助和就學機會;而對愛爾蘭人而言,脫歐意味著不容易擺平的民族矛盾重回檯面。27年前,正是由於英國歐盟成員國的身份,才令到愛爾蘭問題找到破解辦法:「統一派,共和派,我們都是歐盟人」。如今,除了通過二次公投撤回脫歐決定,「回到歷史」似乎成為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