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孟晚舟】美國起訴時機「巧逢」劉鶴訪美:三種解讀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美國聯邦政府周一(28日)正式刑事起訴並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後者將面臨銀行、電匯詐騙等罪名。
適逢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於同日已抵達華盛頓,準備周三(30日)開始進行的中美高層貿易談判,期間更會與特朗普會面。
起訴事宜的記者會,更似乎挑好了劉鶴飛往華盛頓之機同時開展。
兩者時間的「巧合」,到底背後有何玄機?

解讀一:事有湊巧

首先,美國在上周五(25日)才正式結束35日的政府停擺,而司法部正是其中受影響的部門。由於及後兩日正是周末,司法部在周一才真的正式恢復正常運作。

孟晚舟在12月1日於溫哥華被捕,其60天的引渡提請限期,將於本月30日屆滿。加上孟晚舟事件政治優先性極高,美國司法部恢復正常運作後,馬上趕在限期之前正式起訴並提出引渡,其實是慣常事。

而且,司法部的運作,在停擺中的確受到嚴重影響。有聯邦政府人員因停擺欠薪問題控告政府的官司,也極其諷刺的因為司法部無人上班,而要延後處理。

不過,事有湊巧的解讀,似乎難以說明何以孟晚舟上月的被捕,以及今日的引渡,都分別「剛好」碰上中美貿易談判的關鍵處:阿根廷習特會及劉鶴訪美。

華府公布起訴華為及孟晚舟的記者會。美國署理司法部長惠特克(Matthew G. Whitaker,左二)、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左一)、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右一)及國土安全部長尼爾森(Kirstjen Nielsen,右二 )皆有出席。(路透社)

解讀二:分拆處理

有見及此,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在起訴華為及孟晚舟等人的記者會上,也高調指出有關起訴是「執法行為,而且與我們跟中國的貿易談判完全無關」。

雖然羅斯在對華貿易立場上一直較為溫和,不過他的說法似乎確實代表了特朗普政府的立場,因為美國政府此時此刻,確有將孟晚舟事件與中美貿易談判分拆處理的重大誘因。

劉鶴美國時間周一已抵達華盛頓,為周三展開的貿易談判作準備。起訴孟晚舟的記者會,似乎是在劉鶴尚在飛機上舉行。(視覺中國)

貿易戰:特朗普急於求勝

首先,特朗普因停擺威脅無果,大敗於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手下;根據部份民調,他的支持度只餘38%,而反對度則達至58%。在民主黨操控眾議院的情況下,他在國內發揮空間極其有限,在外務取勝已是唯一出路。

特朗普政府近日連番積極介入委內瑞拉「兩個總統」的政治亂局,便是一例。如果他能解決對華的貿易爭端,那更將是更大成就,可讓他挽回支持。

中美貿易談判勢將要在3月1日的大限前「功成」,若把孟晚舟牽扯進來,將使談判更為複雜,令成功機會大減。

特朗普因政府停擺開年首仗敗陣於民主黨手下,如今求勝之心只會愈加急切。(路透社)

「孟晚舟」難作籌碼

另外,要「操作孟晚舟事件作籌碼」,難度極高。首先,正如剛被辭任的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John McCallum)所言,特朗普的政治介入若太明顯,或會使加拿大法庭認定孟晚舟的引渡要求有政治干預,而拒絕配合美國;到時引渡不成,丟臉之餘,更會造成極差的公關形象。

更重要的是,孟晚舟事件雖然在政治上象徵意義極大,但對中國,以至於華為本身的實際影響甚微,要中國純粹為了孟晚舟一事,在開放美國監督中國改革進展的機制等難題上作讓步,根本是天方夜譚。

因此,美國暫且將孟晚舟事件與中美貿易談判作分割,也是理所當然之舉。

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將於周二(29日)出庭,討論有關她的保釋條件變更。(路透社)

解讀三:「孟晚舟」是一張牌

然而,如果美國要將孟晚舟事件與中美貿易談判分割,何以要在此時此刻提出引渡孟晚舟?

首先,美國既然已將孟晚舟推進了司法程序,如果不繼續跟進下去,於法、於情都說不過去,更會惹來外界質疑美國上月要求加拿大逮捕孟晚舟的政治動機。

而且,孟晚舟若在美國手中,無論如何也是一張牌。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緩和,將會是關稅及貿易逆差上的調解,而不會觸及中美之間在科技發展層面、地緣政治層面的各種無可避免的競爭性關係。這種關係在未來只會愈加浮上枱面。

孟晚舟的司法程序,動輒要數載之久。此時,有孟晚舟在手中,美國手中就多了一點談判籌碼,用與不用尚是其次,最重要是有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