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將訪法國 與馬克龍有甚麼好談?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中國外交部周一(18日)終於為傳聞已久的習近平訪歐之行定調:習近平將於周四(21日)開展一連六日的歐洲國事訪問,其中除了因參與「一帶一路」而在歐美掀起爭議的意大利外,他亦將到訪摩納哥及法國。
另一邊廂,法國總統馬克龍周日(17日)才因黃背心暴力騷亂再爆,而要取消度假,返回巴黎應變。此時訪問,馬克龍與習近平到底可以談甚麼?

歐盟對華新策略:是敵,還是友?

正當習近平即將訪歐之際,除了意大利將會簽署有關「一帶一路」備忘錄的消息外,歐盟委員會上周也公布了《歐盟-中國:策略性展望》(EU-China – A Strategic Outlook)的文件,似乎代表了馬克龍等親歐派歐盟國家領袖對中國的策略性轉向。

文件以關於和平與安全、海外投資、中歐經濟關係、5G管制、中國在歐投資安全風險等議題的10項建議行動為主體;其中更將中國定位為歐盟的「系統性對手」(systemic rival),備受外界關注。

諸如POLITICO及CNBC等西方媒體,都認為文件顯示出歐盟對中國的「擔心」,因而將採取「更強硬的行動」去應對中國挑戰。如果馬克龍所屬的歐盟建制如此視中國為敵,習近平此時到訪法國,與馬克龍還有甚麼好談?

周一(18日),中國外長王毅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盟外交政策主管莫蓋里尼(Federica Mogherini)進行會面。(路透社)

雖然文件直指中國是「經濟競爭者」(economic competitor),更是「推廣另一套管治模式的系統性對手」,然而兩者在歐盟的角度下都歸入「策略性夥伴關係」(strategic partnership)的層次,可見歐盟的對華策略,絕不能以「敵我二元」的框架作區分。

《策略性展望》望內多於望外?

細看各項建議行動的內容,歐盟「策略性展望」的主要對象更似乎並非中國,而是對於歐盟進一步整合甚有疑慮的成員國,諸如匈牙利、波蘭、意大利等。

即使在被外界認為明顯要對付中國的項目上──諸如「對歐盟公共採購市場海外投標者的管制」、「海外國家擁有權和國家資金對歐盟內部市場的影響」、「5G設備進入歐盟市場的安全問題」、「對歐盟關鍵性財產、技術及基建的海外投資安全風險」等──文件所強調的皆是歐盟要尋得一套「全歐盟」的統一機制去處理,而非要禁止風險國進入歐盟市場。

雖然美國警告若德國使用華為5G將限制兩國情報交流,歐盟的對華策略依然是要求「全歐盟適用的處理方法」而非進行禁制。(視覺中國)

其實,文件在稱呼中國為「系統性對手」後,就馬上指出歐盟所需的是「一套靈活、務實的歐洲整體進路」,更點明歐盟及其成員國要達至其對華關係的目標一定要「完全團結」,更舉出諸如「16+1」等有11個歐盟國家參與的對華合作框架為反例。

由此可見,歐盟並非要以中國為敵,而是在疑歐勢力崛起的形勢下,呼籲歐盟成員國要以「歐盟」為統一單位應付對外關係;中國,卻是這個「外」的最明顯例子。

在了解《歐盟-中國:策略性展望》的核心精神之後,我們其實不能看出習近平與馬克龍將會談論甚麼。

上周六(16日),黃背心暴力佔領香榭麗舍大道,有示威者焚燒雜物。(路透社)

「習馬會」的可能話題:非洲投資合作

自去年11月黃背心運動爆發後,馬克龍一直無力外顧。不過,自馬克龍1月開展「全國大辯論」,親身到各地與基層市民代表舉行長達幾個小時的討論後,其民望已有回穩,由12月的23%回升到今天的31%;而法國民眾對黃背心的支持民意也由12月的68%高位下降至今天的49%。

馬克龍見勢在外交上也積極起來,除了在3月初發布「歐洲復興」的宏願外,他上周又到訪東非吉布提(Djibouti)、埃塞俄比亞及肯尼亞3國,簽下30億元歐盟的合作協議,其中包括肯尼亞首都內羅畢(Nairobi)的地鐵項目。

上周三(13日),馬克龍參觀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鐵路站後舉行記耆會。(路透社)

雖然多有評論指馬克龍此舉是要抗衡中國在非洲飛躍上升的影響力──目前中非貿易已是法非貿易額的3倍以上──然而,對法國全球影響力頗有雄心的馬克龍,其實是想借法國從殖民地時代在非洲(特別是西非,以及佔地理關鍵的吉布提)的法語區優勢,重新建立法國的國際地位,與中國因素關係不大。

此外,馬克龍亦心知法國已並無足夠的經濟實力,去取代中國在非洲的地位;反而,如果能與中國合作在非洲的第三方國家進行投資,似乎更符合他投資非洲的雄心。

中歐投資合作的難關

在《歐盟-中國:策略性展望》中,其中一項重要議題正是要宣揚歐盟在國際投資項目上,對債務公開、可持續性、妥善管治等標準。由此可見,中國與歐盟在此等海外投資項目上正有合作空間。

從副總理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左)、副總理馬約(Luigi Di Maio)到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右),意大利官方對一帶一路皆持正面態度。(路透社)

同時,據路透社消息,意大利在「一帶一路」計劃上的合作,也將以歐盟多個成員國早有參與的亞投行作為融資機構,而非慣常的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等。由於亞投行的融資運作較符合歐盟的要求,此等安排也可見中方與歐盟合作的誠意。

然而,對於馬克龍此等以歐盟整合為首要政治願望的人而言,中國與歐盟國家合作還有最後一道關卡──那就是外界對「與華合作或威脅歐盟整合」的憂慮,例如「16+1」的建設,正是歐盟成員國不以歐盟為單位與他國合作的實例。

由此可見,如果中歐經濟合作正是習近平訪歐的首要議題的話,如何化解「中國與歐盟」與「中國與歐盟個別國家」兩種關係之間的拉扯,正是習近平與馬克龍將要解決的最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