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美國在執行機制上承認中國立場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上周六(4月13日),美國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透露,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接近結束。雙方正努力通過談判達成一份由七章組成的協議。他還特意提到,這份協議將得到雙方的切實執行,如果美國未能履行協議中的承諾,它願意接受懲罰。「我希望執行機制能雙向進行。」
當前,中美貿易談判的文本磋商进入最后階段。姆努欽強調「執行機制雙向進行」、「美國願意接受懲罰」,這相比於之前美國的立場來說,是一種重大變化,也是更貼近中國立場的說法。

美國:從單方面到雙向

4月10日,姆努欽接受CNBC采訪時,在有關執行機制問題上透露,雙方基本在這一問題上達成了一致。「我們同意雙方將會設立執行機制辦公室來處理相關事務。」姆努欽的言下之意是華盛頓和北京都將設立辦公室,這同樣是雙方面的。

有關「覈查機制」的說法,首次出現在1月9日中美副部級談判之後美方聲明中,當時,美國的聲明稱,「雙方還討論了全面落實各項協議的必要性,對落實情況必須不斷地覈查和有效地執行。」

之後,包括BBC、《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等西媒稱,中國落實承諾是美國關註的關鍵,未來協議包括「覈查和執行機制」,如認為中國未遵守協議,美國則可重啟關稅懲罰措施。

4月10日,姆努欽接受CNBC采訪時,在有關執行機制問題上透露,雙方基本在這一問題上達成了一致。(路透社)

姆努欽在1月30日稱貿易談判中國同意需協議覈查機制。「我們要確保達成協議之外,還要能實際執行……要做到這個細節是非常覆雜的,需要談判。」

2月27日,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做聽證會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強調,美中談判達成的貿易協議,一定會包括強而有力的執法機制,不只是中國購買更多美國商品。未來美中協議的執法機制將包括與北京的定期磋商,並保留美國在評估中方沒有履行承諾時採取關稅措施的權利。磋商將按時間及層級分別進行,工作階層每個月一次,副部長級每季度一次,部長級的磋商則每六個月進行一次,重大問題由雙方貿易主談人協商。

按照萊特希澤的說法,如果中國違反協議,那麽華盛頓仍有權力對中國商品發起單邊的懲罰關稅。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3月28日也強調,美國想要安排定期的會晤以評估中國是否遵守了承諾,也希望能夠對中國徵收關稅——而中國則不能發起反報覆威脅。

由此不難看出,從萊特希澤到庫德洛等美方官員一直渲染的是該執行機制主要是約束中國的行為。如果中國違反協議,美國就有權「懲罰」中國。

中國相對克制

相比於美國方面不斷釋放有關「執行機制」的消息,北京則顯得比較克制。

1月30日至31日,劉鶴訪美,當時中方發布的通稿中稱雙方討論了「貿易平衡、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實施機制以及中方關切問題」,「雙方一致認為,建立有效的雙向實施機制十分重要,有助於確保協商一致的各項舉措落地見效。雙方已就實施機制的框架和基本要點達成了原則共識,將繼續細化」。

圖為劉鶴於2019年1月31日前往白宮與特朗普會面。(路透社)

北京強調的是「雙向」實施機制,至於機制的詳細細節,北京方面並沒有解釋太多。

在2019年兩會期間的記者會上,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回應「中國是否會接受美國的執行機制」時,也只是強調了「任何實施機制必須是雙向的、公平的、平等的」。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2月27日接受《南華早報》采訪時對美方要求表示,需要立法促成的變革要求,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過程」。

曾在2010年至2012年任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中國清華大學教授、經濟學家李稻葵3月23日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論壇」時對CNBC表示,華盛頓應當用平等的姿態同北京建立強制機制,這份約束力應當是針對雙方而言的。「問題在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美國要求建立協議強制機制,如何設計和談判都應當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機制不能含有淩駕於一方人民或制度之上的意味。」

至於姆努欽4月10日提及的美中將設立執行機制辦公室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稱:「至於磋商文本中涉及到的一些具體領域和環節的具體問題,我們註意到美方時不時會有一些評論,建議你向中國主管部門去了解。」陸慷回應的話外之音似乎是協議執行機制目前只是文本上一個具體的可能性問題,在磋商懸而未決之時,美方表態只是一面之詞。

圖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於4月1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記者問題。(中國外交部)

同樣,4月11日,在中國商務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談到中美貿易談判的遺留問題時,證實了「第九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結束以後,雙方牽頭人已進行通話,討論遺留的問題」,「遺留問題」是什麽、是否包括「執行機制」,他並沒有做過多解釋。

沒有絕對優勢的一方

執行機制留給美國寬闊的想象空間,美媒對構想中的執行細則翹首以待。《紐約時報》4月11日刊文稱,特朗普對華貿易戰成敗關鍵在此一舉,是打贏了還是宣告投降,就看協議強制執行辦究竟管轄何種範圍的貿易領域及對北京的懲處辦法是否強有力。

在姆努欽稱美中將設立執行機制辦公室之後,《華爾街日報》評價稱「美中基本解決了貿易談判中的一大障礙(hurdle)」。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關於兩國所達成任何協議的執行過程一直是談判的一個關鍵難點。

執行辦公室制度給了美方可進可退的選擇權。寬泛地看,退則是給談判常規化、制度化一個外殼,對雙邊談判無法一蹴而就、涵蓋的問題,一個長遠的回答,即以後我們還可以談。在關鍵難題上照顧到了美國對華鷹派的強硬立場,因為辦公室建在那裏,進則一旦中國違反約定,雙方可以談、可以懲罰、可以撤。

執行辦公室制度給了美方可進可退的選擇權。圖為美方談判代表團。(路透社)

很顯然,美國的要求比較「霸道」,新加坡《海峽時報》分析稱,美方一直在尋求突破、期待固化權利,但中方對這個議題做出讓步顯得勉強。《金融時報》也提到,中國一直警惕在此處做出太多讓步,擔心這會危及自己的主權,並可能被北京的對美鷹派人士解讀為過分讓步。

因此,中國不斷強調「雙向實施機制」就是要終結一方要價、一方退讓的局面。特朗普政府既想要維護自己談判優勢的同時還想要給外界一種「美國贏得漂亮」的印象,這不僅僅是讓中國丟面子的做法,更是要北京完全處於對美國俯首稱臣的地位。對此,中國恐怕難以說「同意」。如今,姆努欽終於提到「美國也很可能遭到懲罰」,說明美國想要約束北京的同時,北京也對美國豎起了警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