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致命武器 東京為何對首爾痛下殺手?

撰文:徐秋夢
出版:更新:

日韓的爭端正在持續發酵,韓國近段時間也顯得十分焦慮。

韓國青瓦台7月18日宣佈,韓國青瓦台國家安保室室長鄭義溶稱,韓國將視情況評估是否會繼續與日本分享情報。

同日,韓國央行突然宣佈,將利率下調25個基點,這也是該國近三年來首次降息。與此同時,韓國總統文在寅在青瓦台會見朝野五黨領袖,與會者有可能就應對日本限貿發表聲明。

7月17號,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洪楠基再次敦促日本撤銷對韓出口管制。洪楠基説,日方的這一管控措施動搖了韓日經濟合作的根基,同時「進一步削弱全球價值鏈,從而損害全球經濟增長」。

韓國的焦慮,源於在日韓貿易上出現了糾紛。日本政府7月1日對外宣佈,對出口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並將韓國排除在貿易日本政府制定的安全保障貿易友好對象國清單的措施。該措施在7月4日正式生效。

對於日本的「制裁」,韓國毫無還手之力。半導體是韓國首要的產業支柱,佔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0%。而日本企業在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上所佔的份額達到約52%,更是韓國半導體材料的主要進口國。

此次日方限制向韓國出口的半導體材料主要是用於有機EL面板生產的氟聚酰亞胺、抗蝕劑和高純度氟化氫。

它們是智能手機、芯片等產業中的重要原材料。根據韓國貿易協會發行的最新報告,韓國半導體及顯示器行業在這三類材料對日本的依賴度分別是91.9%、43.9%及93.7%。

有預計,如果日本材料斷供,韓國企業的庫存最多也只能撐3至6個月,這對韓國經濟可以説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和傷害。

從2017年開始,韓國一直在慰安婦問題上譴責日本,讓兩國關係一度緊張。日本也並沒有因此對韓國「祭出」半導體的殺招。如今,日本突然宣佈對韓國半導體材料下此「狠手」,到底意欲何為?

日本此時出招極有可能出於三大考量。首先是現實因素。其一是與日本7月21日的國會選舉中的參議院選舉有着莫大的關聯。日本參議員任期6年,每三年改選一半,此次的選舉新增3個議席,預期324名候選人爭奪124個議席。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此前6月27日在例行記者會曾説:「從政府運行角度看,首先確保過半數(議席)極為重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6月22日首次提及這一次參議院選舉是「勝負線」,説要確保執政聯盟「過半數」。

由此看,此次的選舉對安倍來説尤為重要,日本在日韓關係上必須要表現的強硬也是為了拉選票,為執政聯盟在選舉過程中獲得更多支持的一個手段。

其二,除了選舉,日企強徵勞工也是日韓關係過不去的心結。2018年10月30日,韓國大法院就4名二戰時期遭日本強徵的韓國勞工索賠一案作出最終判決。判決結果要求涉事的日本企業新日鐵住金公司向每名原告賠償1億韓元(約合66.4萬港幣)。

對於日本的「制裁」,韓國毫無招架之力。(AP)

對此,日方拒絕履行,並提出多次外交抗議。其理由是1965年兩國恢復邦交時,簽署了《韓日請求權協定》,並基於該協定向韓國提供5億美元經濟援助,韓國當局政府承諾可視為對被強徵受害者的補償,相關問題已得到徹底且最終解決。如今出爾反爾,日方不會接受。

但日方的抗議並沒有作用。韓國法院下令查封凍結日本企業在韓資產,對日本製鐵持有的韓國合資公司股份進行出售,以此作為強徵勞工案的補償。

這一舉措顯然會對在韓的日本企業造成一定的衝擊,韓國國內「抵制日貨」的情緒也在日益高漲,多個日企產品成為韓國民眾拒絕採買的「黑名單」,這顯然給在韓的日企蒙上了巨大的經濟陰影。

日企的經濟利益在韓國受到了如此影響,政府當然不會袖手旁觀,日本此時對韓國半導體材料祭出殺招也是該國反制韓國的一個施壓手段。

最後,這關乎着日本作為東亞強國的「體面」。

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此前佔據着亞洲第一強國的位置數十年。然而,隨着中國的崛起,日本經濟的衰退和萎靡,其第一強國的身份發生了動搖。中日之間結構性的變化,讓曾經高高在上的日本難以馬上接受,中日關係也因此經歷了十年的磨合和適應期。

如今,日本已經逐步接受了中國的強大,並重新調整了它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兩國關係也出現了回暖。值得注意的是,接受中國的日本,並不意味着他會丟掉此前的「驕傲」,更不意味着會讓韓國對自己「予取予求」。

從文在寅撕毀慰安婦協議,到韓國大法院重翻韓國勞工的舊賬,再到有意凍結在韓日企資金,韓國在各大問題一直和日本作對,給它難堪。

這讓曾經是「亞洲第一大國」的日本難以接受,即便韓國目前在半導體產業上已經超越了日本,已佔全球75%半導體芯片市場份額,但日本對世界半導體設備、材料的掌控還是成為了韓國半導體產業最大的「命門」。

日本此時對韓國發起「狠手」也是為了讓它認清現實,儘管日本在東亞的政治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但日本在東亞經濟、政治上的影響力依舊存在,日本還是可以掌握者韓國的「命脈」,給予韓國經濟沉重的打擊,這也是日本以此挽回國家顏面、民族自信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