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與貿易戰孰重孰輕 中美對峙讓越南學會韜光養晦

撰文:唐曉東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8月5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已經飛赴河內,要與越南簽署一份「歐盟危機管理活動」的框架協定。這對仍津津樂道於中國、越南的「南海對峙」的一些媒體人士來說,無疑是個頗具干擾能力的選項。

但在更多觀察家眼中,越南面前最大的問題或者挑戰恐怕並不在周邊安全問題上,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貿易戰威脅似乎變得越來越突出了。根據美國政府8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美國貿易逆差小幅縮小,進出口雙雙下滑。雖然由於中美貿易戰的持續,中國暫時不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可加拿大、墨西哥乃至越南仍舊佔據貿易優位。

隨着特朗普已經在8月1日發佈消息,稱要從9月1日起對剩餘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税,一時間,懸在越南頭頂的威脅就顯得越來越突出。

也就在7月29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已經發表了強硬立場,要求越南「必須採取行動」,減少美越之間「不可持續的貿易逆差」。考慮到越南對美順差在2018年已達400億美元,在2019年前五個月更達到了創紀錄的216億美元。這讓河內有必要在風波中繼續展現其韜光養晦的技巧。

南海的風波不過如此

對很多身處河內的西方觀察家和媒體業者來說,越南在2019年7、8月間似乎已經和中國在南海萬安灘一線再次「瞠目相見」。從BBC越南頻道到Facebook上的廣大越南語自媒體,某種「南海戰事急」的風頭就醖釀了起來。

但稍有知覺的觀察家們大都能發現一點關鍵細節,不同於海外媒體的「緊密關切」,河內方面對此有意壓低了聲調。雖然越南外交部先後在7月19日和25日有過表態,但當河內強調一切問題都要在和平基礎下展開時,越方的平心靜氣就讓西方觀察家們有點不開心。BBC越南頻道就接連發表了幾篇評論員文章,強調當下是越南「展開南海國際仲裁」的合適時機。

必須承認,南海島礁對越南仍是利益攸關的話題,中越在南沙萬安灘的對峙從2019年7月初持續至今,雙方仍沒有要撤離的迹象。在7月31日的東盟外長會上,越南外長也抱怨了中國石油勘探船在越南近海的過激行動。但總的來說,越南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已經不像他在2014年面對中國「海洋石油981」鑽井平台時那樣激烈。

必須承認,越南在南沙諸島上仍有想法。也就在2019年4月,根據美國披露的衛星資料顯示,越南在其控制的南威島、畢生礁、舶蘭礁、奈羅礁等四個島礁進行了設施擴建。這些擴建工程持續時間較長,工程量小,其低調行動尚未遭到類似中國的反制。目前,越南已在南威島上建成了一處立足點,越方已將該島上的機場跑道擴建到了1,000米上下,可以起降中小型軍用飛機。

隨着中國把永暑礁改造成為永暑島,並在南海中部的永暑、渚碧和美濟三島均配置了導彈、戰機、軍艦等設施,越南在南海所希望的可能就只剩下「維持現狀」。(新華社)

不過,越南在南海上的小範圍造島行動較之中方在南沙中部的大規模造島仍顯得小巫見大巫。中國還在南海永暑、渚碧和美濟三島一線配置了「鷹擊-12B」型反艦導彈與「紅旗-9B」型地對空導彈,以及戰機、軍艦等作戰裝備。考慮到南威島的實際地理位置就在永暑島西南側,而中越之間的軍力對比又差距過大,這就讓越南有必要面對現實,進而嘗試「維持現狀」。

河內眼下的一盤大棋

事實上,在2017年之後,中越之間不時出現的海上摩擦已對兩國間政經大局無礙。考慮到在2018年期間,中越兩國雙向貿易額即已超過1,000億美元,這一數額遠超過中、印計劃在2019年達成的目標。因此,當中印已經以大局為重時,河內方面面對北京採取韜光養晦就顯得很有必要。

而就2017年至今的局面來看,越南當局也從這種「維持現狀」的態勢中發現了新的利益點。資料顯示,到2018年年底,中國已在越南開展2,149個項目,協議資金為134億美元。在「中美貿易戰」不斷促使以中國為首的各國企業前往越南南部地區興業之際,河內方面也以「越南自2016年已超過馬來西亞成為中國在東盟中的第一大夥伴,是中國第八大貿易伙伴,是中國在世界上第五大出口市場和第九大進口市場」等指標鶴立雞群。

不可否認,越南的棉紗等部分產業已經從2018年8月開始在中美貿易戰影響下受到衝擊,這當中不僅有貿易戰引發的關税問題,也有貿易戰伴生的匯率戰。

由於在2018年度,人民幣匯率一度下跌9%,印度盧比下跌12%,越南盾只下跌2.2%,這使越南紗和印度紗相比,失去了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而今,隨着人民幣匯率在8月5日前後突然下跌,越南的類似產業難免會遭遇類似衝擊。此外,當中國迫於美國關税影響,改出口為滿足內需時,依賴中國原材料的越南成衣等企業甚至會面臨停產危險。

目前,來自美國的貿易戰威脅也讓很多企業選擇進一步避險。於是,到2019年下半年時,很多此前進入越南辦廠的企業也突然調轉風頭。譬如為耐克等公司代工的台灣儒鴻鞋廠就決定「在未來三年內不會在越南擴張或者增加工廠」,由於鴻儒鞋廠的一半產能都集中在越南,該企業的態度就頗具代表性。

峴港APEC之後,胡志明市、河內等大城市湧入了大批越南人尋夢,當地人的思維在大城市國際化的思潮影響下逐步呈現激烈衝突,這對於缺少經驗的越共也是一大沖擊。(VCG)

越南在貿易戰風頭正勁時,就有必要積極自救。這一方面有越南高層與歐盟各國的對接,譬如越南已在6月30日和歐盟簽署了《歐盟與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和《歐盟與越南投資保護協定》(EVIPA)等重要文件,確認了越南產品未來打入歐盟市場的可能。歐盟在8月5日簽署的「歐盟危機管理活動」的框架協定也成了這一關係的延伸。

但總的來說,越南與中國市場的對接仍是更重要的一環。當下,越南電商產業發展迅速,該國目前有3,000萬人投身這一交易額超過80億美元的產業,當中國的「一帶一路」相關建設有望改善越南交通狀況,降低其物流成本時,河內方面對於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國建設企業的倚重就變得可以理解。

此外,進入社會轉型期的越南也需要一個相對穩健的國際環境用於應對複雜的國內外政治環境。越南總理阮春福已稱「在國際局勢複雜難料的背景下,越中應聯手合作,對敵對勢力分裂兩黨、兩國關係的陰謀保持高度警惕」。這意味着在越共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或許尚不至於見小利而忘命,繼續「韜光養晦」,維持現狀將成為河內最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