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全面收復」印控克什米爾的三個原因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印度政府8月5日宣布廢除當前執行的憲法第370條,取消此前憲法賦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同時印度將查謨和克什米爾邦重組,分為兩部分——新建立一個擁有地方立法機構的「查謨-克什米爾直轄區」,和一個沒有地方立法機構的「拉達克直轄區」。

克什米爾涉及中印巴三方領土爭端,印度的措施一經公布立刻引發連鎖反應。中國外交部在8月6日夏季休會期間連續回應此事稱對局勢嚴重關切,對印度損害中方的領土主權的做法不可接受。7日巴基斯坦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說,巴方決定降低與印度的外交關係級別並中斷雙邊貿易。聲明宣布採取其他三項行動,包括檢討雙邊安排;將情況向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呈報;將在今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獨立日當天,聲援克什米爾地區民眾「爭取自決權利的正義鬥爭」。

目前印度向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增派大量準軍事部隊,數目有8萬之眾。伊姆蘭汗總理(Imran Khan)也已命令軍隊保持警戒狀態。局勢趨向緊張。

從事件發生的脈絡來看,此事因印度而起。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早在70年前就已經奠定。1949年,印度當局在憲法中新增第370條,讓克什米爾擁有自己的憲法和邦旗,並對外交、國防和通訊以外所有事務有自主權。莫迪政府緣何更改70年前的憲法決定?在做出這項決定之前,印度總理莫迪沒有考量過此事將引發的國際效應嗎?

印度安全人員為穩定克什米爾局勢已經下沉到各個街道巡邏。(VCG)

首先,這是莫迪贏得連任選舉大勝利後做出的兑現選舉承諾舉動。

莫迪所在的人民黨以「印度教民族主義」為根基,這是當代印度一種帶有強烈教派主義色彩的社會政治思潮,強調印度教至高無上。而克什米爾地區人口以穆斯林為主,約佔75%。憲法第370條,禁止印度其他邦的人在克什米爾永久居留、購買房地產、取得獎學金和在克什米爾邦政府工作。只有「永久居民」才有權買賣房地產。人民黨不只對穆斯林佔據主導地位不滿,還認為此類法律阻礙了該邦與國家其他區域的融合。

自2014年執政以來,莫迪政府一直試圖廢除授予印控克什米爾「特殊地位」的憲法第370條。今年5月大選時,人民黨的政見之一就是廢除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

莫迪在第一任期不能落實自己的這一主張緣於印度人民黨當時在國會不是絕對多數,無法簡單推行自身主張。今年5月莫迪以壓倒性優勢再次當選總理後,印度人民黨在印度議會下院獲得強大的絕對多數席位,這賦予他採取行動的權力。8月5日出乎外界意料的「突然廢除」行動,跳過了印度國會多數同意的民主程序,是以憲法第370條為臨時條款為由,用總統行政命令加以廢除的。

儘管印度人民黨的宗教政策過於激進備受爭議,但莫迪兑現了自己的選舉承諾,在切實落實自己的政治理念。這從印度國內的政治程序上來講沒有任何的不妥。

莫迪使用總統令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VCG)

其次,印控克什米爾接連發生重大安全事件,導致莫迪政府必然在邊境問題上有所行動。

今年2月以來印巴之間互相擊落戰機的糾紛源於2019年2月14日,載有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安全部隊人員的車隊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遭遇汽車自殺式襲擊,造成46名安保人員殉職,施襲者亦同告身亡。活躍在巴基斯坦的伊斯蘭武裝組織穆罕默德軍承認策劃襲擊。印度雖然遷怒於巴基斯坦,但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在印控地區,這是印度自身安全管理的漏洞。

印控克什米爾以穆斯林為主,無論是民族情感還是生活習慣都傾向於巴基斯坦,印度政府對這一地區管控的弱化導致了針對印度的恐怖襲擊屢禁不止。2015年起,以巴基斯坦為基地的武裝分子在克什米爾高調地發動越來越多針對印度安全部隊的自殺式襲擊。2015年7月,3名槍手襲擊古爾達斯普爾的巴士和一處警察局。2016年初,4至6名槍手襲擊帕坦科特空軍基地。2016年2月和6月,武裝分子在帕姆波雷發動襲擊,分別造成9名和8名安保人員身亡。2016年9月,4名施襲者在烏烈的印度陸軍軍旅總部發動襲擊,造成20名士兵喪生。今年2月導致46名印度安全部隊人員死亡的襲擊是近年來性質最為惡劣的一次。

印度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施政,無法有效影響當地的意識形態和輿論的狀況必須得到改變。莫迪政府取消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將其由高度自治的「邦」變為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聯邦屬地」,是從改善內部治理的視角,尋找解決邊境安全困境的方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年內將訪問印度會晤莫迪。(Getty)

第三,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位於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具有極高的戰略意義。印巴兩國曾為此兩次發生戰爭,中印兩國也在1962年有短暫的邊界衝突。莫迪連任後就在這一地區加強管控,是印度展現大國姿態的象徵,是給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警告與下馬威。

以強大的政治權威和超高支持率連任的莫迪目前對於印度的內政外交有着超乎尋常的自信。自2014年莫迪上任後,印度經濟保持着年均7.5%的增長速度,成為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2017年印度GDP逾2.597萬億美元,超過法國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今年還很可能史上第一次超越英國。信心滿滿的印度,口號是2030年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二,2035年成為全球第一。

5月27日,莫迪對印度媒體表示:「我們必須團結一致,擁有同一個目標,朝着同一個方向努力,以便在未來5年內重拾印度在世界秩序中應有的地位。」5月28日,印度副總統文卡亞·奈杜(Venkaiah Naidu)對印度駐外使節喊話:印度必須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一個常任理事國席位,以確保印度在國際舞台上能有「適當的代表」。

無視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擔憂果斷採取行動,印度就是要讓中國和巴基斯坦明白,印度是一個大國,印度有能力在邊界問題上推行自身的主張。印巴之間的紛爭已經不是美國或者俄羅斯可以調停的。印巴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的懸殊對比,都決定了印度在博弈中佔據絕對的優勢地位和行動自由權。最關鍵的是,中美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的國際局勢亦讓中國對印度挑釁行為的容忍度上升。

五年前十年前印度斷然沒有在邊界問題上做出如此改變的國際空間,而現在國際連鎖反應已經不是莫迪考量邊界問題的痛點。現在則是採取行動的最好時期。尤其在中巴經濟走廊試圖改變邊界經濟格局的情況下,印度在邊界地區的行動是在向中國和巴基斯坦示警與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