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輪對華交手無果 美鷹派再次調整談判方向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就在國安會內部傳出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和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關係不斷惡化之際,白宮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納瓦羅(Peter Navarro)則在強調他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立場和政策的一致性,體現出美國貿易鷹派的團結。

納瓦羅9月8日在福克斯新聞(Foxnew)「周日早間期貨」(Sunday Morning Futures)節目中提到,美國和中國將在10月份的貿易談判中重點討論「重大結構性問題」以及「市場準入」。就重大結構性問題,美國主要是抱怨中國國有企業補貼政策,尤其是在鋼鐵產業的補貼,促使中國企業享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就市場準入而言,納瓦羅認為中國對外貿易時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使得中國成為一個不可預測的場所。

就美中兩國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或前景,納瓦羅強調了兩點,一是萊特希澤的規則,即所有談判將以閉門的形式舉行,絕對不會將談判內容泄露給媒體;二是納瓦羅規則,即媒體曝光的任何和貿易談判有關的消息,如果不是出自萊特希澤,都是假新聞。

納瓦羅的貿易立場注重迫使中國改變經濟政策和制度。(VCG)

同日,在美國雅虎財經(Yahoo Finance)的新聞直播節目「最後一輪」(The Final Round)中,納瓦羅再次明確了10月份中美談判的目標或期待值。他強調,中國必須回到5月份達成的初步協議條款,美國絕對不會放棄當時協議談判時對中國的各種要求。納瓦羅還說,特朗普總統上台以來已經改變了美國對「中國問題」的主觀認識,並且在直面中國挑戰方面得到了兩黨及公眾的強烈支持。

9月1日開始,美國對1,12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15%的加税舉措開始生效,受影響商品包括服裝、鞋子、台式電腦等電子消費品。作為反制措施,中國將對約75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5%、10%不等的關税。另一部分包括筆記本及手機等產品的關税,預計12月15日起加徵。總體來說,9月份美國預計將對中國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税。

從納瓦羅的表態來看,美國鷹派絲毫沒有妥協和讓步的意味。他在兩次採訪中都沒有提到特朗普一年來一直看重的農業購買協議,而是強調美國要求中國做出結構性改革的必要性,主要圍繞知識產權保護、強制性技術轉讓和網絡攻擊等議題。而今年5月談判破裂後,中美曾達成一些初步的協議,確切說是農業商品購買協議、放鬆或取消對中興及華為業務限制的協議,而非全面貿易協議。

關於購買農產品的協議,中國之前曾做出讓步,但特朗普要求向中國出口更多農產品,中國沒有有求必應,導致特朗普判定中國反悔。

10月的談判預計又會回到5月份的狀態。(AFP)

但是,如果回到5月份的協議,雙方也存在很多分歧。對於中國而言,中國反對將涉及中國經濟體制和中國法律的要求納入協議。對於美國而言,協議的執行機制是關鍵。按照媒體的報道,當時美國希望將一個「懲罰性的執行機制」寫入貿易協議,確保中國能夠履行協議。這種分歧有些是技術性的,有些則完全是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層面差異所導致的,短期內不可能發生改變。

納瓦羅提到的產業補貼問題其實涉及到中國的產業政策。按照納瓦羅的要求,美國贏得這場貿易戰的標準就是迫使中國改變產業政策,徹底改變中國經濟運行模式。而特朗普在今年的貿易談判中則主要聚焦農業貿易。只要中國答應買美國農產品,特朗普就會非常滿意,就會說談判取得重要進展。

現在,特朗普似乎不再強調中國儘快更多地購買美國農產品,反而更多地強調中國正在為加徵關税「埋單」。納瓦羅也基本上保持這一觀點。他認為,關税貿易戰讓中國經濟遭受更大損失。

根據美國勞工部9月6日發佈的報告,2019年以來,美國就業月均增加值為15.8萬個崗位,低於去年的22.3萬個。8月份失業率仍維持在3.7%,連續三個月持平。路透社分析稱,8月的就業數據與美國經濟放緩相符,但並未顯示出經濟衰退的迹象。但《華盛頓郵報》形容8月就業數據「令人失望」,將加劇人們對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以及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周期的擔憂。

分析認為,從9月份的談判計劃被推遲至10月初,再到現在納瓦羅出面對10月談判提出期待,都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當中鷹派依然佔據主要話語權。中美如果重新回到結構性問題的討論,雙方的分歧可能會再次被凸顯,彼此陷入之前僵局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