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影響不如前 奧斯卡90屆頒獎禮 性騷擾風暴中掙扎求變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對於美國名嘴Jimmy Kimmel來說,當地時間星期日(3月4日)晚的奧斯卡頒獎禮肯定是一大挑戰。一輪性騷擾風暴,加上美國政治氣氛熾熱,Jimmy Kimmel要在鎂光燈下主持好這場頒獎禮,注定不會容易。

3月4日晚的奧斯卡頒獎禮來到第90屆,無疑是一次里程碑。不過美國文化雜誌《名利場》形容,這是最不容易的一次。正如在奧斯卡頒獎禮舉行地點,即荷里活杜比劇院外,近日已經豎立了一座韋恩斯坦銅像,提醒眾人這次頒獎禮還是未走出性騷擾風暴。

洛杉磯荷里活設置一座銅像,諷刺製片人韋恩斯坦性騷擾多名女星。(美聯社)

遮醜布揭開 奧斯卡如危機處理

由金牌製片人韋恩斯坦開始,針對荷里活的性醜聞指控接二連三,仿如揭開一塊遮醜布,讓人看盡荷里活電影界背後的種種黑暗。英國影評人繆爾(Kate Muir)指出,荷里活給拆穿表象後,今屆頒獎禮有如一次危機處理。

縱然頒獎禮肯定會依舊衣香鬢影,場內場外總能假裝一切正常,但當中第二次主持頒獎禮的Jimmy Kimmel可謂身負重任。要主持一場長達三小時的頒獎禮,除了口若懸河之外,還得有點幽默感,令場面不致沉悶。但在目前高壓的氣氛下,女性議題提不提?總統特朗普的爭議政策說不說?當前社會熱議的槍械管制又如何?

美國名嘴Jimmy Kimmel去年開始主持奧斯卡頒獎禮,今次是第二次,亦適逢奧斯卡90周年。(美聯社)

議題敏感 主持難拿捏

事實上,這些議題在電影業界亦不無爭議。例如奧地利名導米高漢尼卡(Michael Haneke)上月表示,「#MeToo」的性指控有如獵巫效應,爭相指控而且未審先判。如此一來,主持Jimmy Kimmel即使提及敏感話題,但能否拿捏得宜亦成為問題。他亦坦言,相信即使幽默說笑話,台下觀眾亦不敢開懷大笑,因為怕給鏡頭捕捉到,被視為立場不恰當。

再者,頒獎者雖然表面上一切正常,但台下的人看見台上的得獎者,可能想起的是一些黑暗面。正如文化雜誌《紐約人》的布羅迪(Richard Brody)指出,在目前我們看見的入圍名單以外,其實業界有很多受害人、邊緣人。

隨紅地氈展開,亦象徵新一屆奧斯卡頒獎禮即將來到。(路透社)

抗議組織不發黑服行動

早前在金球獎頒獎禮發起黑服行動的支援女性運動「Time’s Up」,在頒獎禮前幾天約見多名傳媒朋友,透露今次他們不會發起黑服抗議。黑人導演艾娃杜維奈(Ava DuVernay)說:「我們不是四出到頒獎禮抗議的團體。」但「Time’s Up」確認,今次頒獎禮將會有特別安排,確認他們支持女性的運動。

大會監製接受《名利場》訪問時強調,今屆奧斯卡頒獎禮將會有很多革新,讓人看見新氣象。

第90屆奧斯卡頒獎禮香港時間3月5日上午舉行。(美聯社)

爭議不絕 奧斯卡不得不求變

從數字來看,或許亦不到奧斯卡不求變。雖然奧斯卡頒獎禮至今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電影界盛事,但觀眾人數已由2000年的4630萬人,跌至去年的3290萬人,跌幅近三成。當中,部份原因可能是奧斯卡近年不只看電影叫座力,選擇的電影未必如以往那樣大受歡迎,但相信亦部份因為奧斯卡的爭議接二連三。

除了今年的性別不公之外,早兩年還有「Oscars So White」爭議,指控白人壟斷業界和奧斯卡頒獎禮。以數字來說,有權投票的電影學會中,多達94%是白人,76%是男性。去年奧斯卡提出改革,新增700多名新成員,令白人降至87%,男性亦略減至72%。

最近上演、無緣今屆奧斯卡的英雄電影《黑豹》(Black Panther)製作團隊亦曾經表示,他們是受早兩年的「Oscars So White」影響,致力製作這套以黑人演員為主,還黑人應有的一席位。

角逐最佳電影的《戰雲密佈》講述水門事件中,《華盛頓郵報》捍衛新聞自由、與尼克遜政府角力。(Niko Tavernise/20th Century Fox via AP)

回看今屆入圍電影,角逐最佳電影的《戰雲密報》(The Post)或多或少亦反映出當下文化氣氛。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憑飾演報館發行人的角色,最佳女主角呼聲甚高。製作團隊曾經解釋,他們刻意在男性在主導的報館加重梅麗史翠普的氣氛,讓女性佔他們應有的一席位。

不論如何,今屆奧斯卡頒獎禮注定會成為焦點。主持怎樣說,觀眾掌聲多熱烈,以至哪套電影獲獎,全部都會給人解讀一番。有電影學會的成員甚至向媒體Indie Wire坦言,同儕選哪套電影獲獎,其實都會考慮政治正確的問題。